书城励志走好职场第一步
6368100000072

第72章 职场成功从令人绝望的打杂开始

广州爱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雁

作为多年的老朋友,林景新老师嘱咐我这个职场过来人,给他的新书《走好职场第一步》写一篇感悟,以给其他职场新人一些启示。写作虽非我专长,但这些年来在职场中摸爬滚打,观察了很多,感悟了很多,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可以与各位朋友一起分享。

经过四年大学教育的洗礼,即将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年轻的毕业生们大都充满激情,带着梦想与抱负,兴致勃勃地寻找为事业而奋斗的机会。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总是很远,不用说,大家都认为找工作就是头一项残酷的考验。但是,难道找到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吗?

当已经找到工作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很多新人都将面临极大的困惑,无论你来自哪一所名牌大学、学习的是什么热门的专业、分配到企业的哪个部门,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对企业了解不够深入,与团队还没有找到默契,所以首先做的工作就只能是“打杂”,这是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的事情。从“打杂”中,我看到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执行能力普遍比较弱。

我的公司跟几所大学都有合作关系,因此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四的学生来实习。有一次,我安排一个实习生用EXCEL帮我把项目预算核对一下,过了半小时他还没有交给我文件,我走到他座位想看看为什么这么慢,结果发现他正在用计算器加表里的数字,不用说,我当然对他不满意了!

还有一次我带着一个新来的员工出差办事,因为工作很多很杂,带一个人做助手会方便些。到了酒店房间,我赶紧安装好随身带去的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开始整理和修改文件。随口对带去的助手说:“打印机彩色墨盒用完了,箱子里有备用的,帮我换上!”她应了一声就去箱子里拿,结果我改完文件才发现她还愣在箱子旁,就问她怎么了。她拿着手中两个墨盒说:“我不知道哪一盒是彩色的?”不用说当时我有多郁闷了!怎么连简单的观察能力都没有啊!那两个盒子上明明写着“black”和“color”,就算不识字,两个盒子颜色也不一样,就算是色盲,也可以马上问我啊!怎么也不应该愣在那儿十几分钟吧?

一天上午,我给新来的员工一个号码,让他打电话联系对方。到了下午我问他联系得怎样,他说早上打了,电话关机了;我又问是一直关机吗,他说你没让我一直打啊!这些事实,说出来是不是让大家很惊讶呢?

很多常识性的工作,却给刚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最多的教训,这是由于学校里总是老师单向输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一些信息,书本上的知识也无法通过实践合理运用,因此到了真正工作时,他们认为很多事情都是小事,而没有带着头脑去做事,只能是听一做一。然而,职场不是学校,没有哪一位领导和同事会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事,这就让很多新人不知道该从何做起。

有一个曾经在我公司试用了一个多月的毕业生,有一次她大胆地向我提出建议说:“我认为我们公司应该请一个有经验的人来教教我们。”我惊讶地问道:“我们公司有好几个总监,他们都是在这个行业打拼了五至八年的专家,每个人都在业内有些影响力,难道他们还不算有经验的人吗?”她接着说:“他们都很厉害啊!可是他们太忙了,每个人都好多工作,没有时间来教我们。”我笑着对她说:“我们是一家运营的公司,不是培训机构,就算是培训机构,接受培训也是要交费的!”

这就是大学毕业生没有调整好心态的典型,企业招聘人才,是希望大家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新人的成长只能靠自身的努力、平时的观察、虚心的请教、多参与实践来实现。

前年我公司新来了一个大学毕业生,应聘时我告诉她:“要快速了解公司及同事,适应公司的工作状态,你必须先从前台做起!”她稍加思考后决定接受这份工作。可是正式来工作后,每天都重复着接电话、订快餐、发传真、整理公司物料等杂务,她心里就开始感到不满了。

她找到我说:“我也是来自有知名度的学校,学习的也不是服务这个专业,能不能让我换一个工作岗位,我想会更适合我些!”

我耐心地跟她做了一次沟通:“前台被很多新人看做是打杂,有些人对这个岗位不屑一顾,认为这样的工作无法体现自己的实力,更不能提高工作能力。其实打杂是最能表现出你是否细心、认真、条理清晰地工作,也是让你最快认识所有同事,并能通过你的聪明能干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途径,很多部门的领导都是通过观察打杂中的新人来发掘人才,谁能吃苦耐劳、仔细认真、团队服务意识强,谁很快就会赢得发挥能力的机会。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无法做好,公司如何敢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办理呢?”

从那天起,这个新人沉下心开始认真执行前台的工作,通过努力,她得到了全公司同事的认可,后来参与了很多项目的策划、筹备与执行。如今,她已是我公司重要项目组的负责人之一。

其实,打杂并不简单,更不是没有价值,这是一个能让职场新人的综合素质快速提高的岗位。我刚到广州时也是打杂的。通过帮公司举办的演唱会宣传到街上派传单,到广州各区联系售票点,我熟悉了广州的区域、地理及交通;通过帮各部门的同事加班,我了解了各项工作的分工与配合,更学会了合理安排工作进度;通过周末代替请假的同事接待外地客户,跟客户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友谊;通过跟在领导身边端茶倒水,我学会了管理与指挥。就是在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杂活中,我得到了快速的成长,结交了很多朋友。今天,原来跟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大多数还在各个企业继续打工,而我已经跟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所以,用正确的心态面对职场的一切挑战,只要你心中有信念,不甘于一辈子打杂,今天的打杂必将是你成长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