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骗局离你有多远:人手一册的防骗秘笈
6364100000087

第87章 200元补助突变40万元银行贷款

2004年年初,有镇干部到玉下村居民家中宣传说,农村未婚青年凭身份证和户口本,就可以到海口领取“大龄未婚青年补助费”200元。

听到这个消息,曾大妈高兴得合不拢嘴:自己家在山上,交通不便,经济条件也不好,两个儿子都快三十了,还没有被哪个姑娘相中。今天政府居然有这个政策,确确实实是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啊!看到三个穿戴整齐的镇干部亲自前来,激动不已的曾大妈马上找出曾福贵和曾嘉宝的身份证、户口本,拿出来交给镇干部,并带领镇干部前往其他几户未婚青年的家里,帮忙宣传。

不到一个小时,该村7名大龄未婚村民都拿着户口本、身份证,跟随镇干部来到定安县城。当时不但有专人接待吃饭,还有专车送他们到海口办理相关手续。这对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曾福贵和曾嘉宝,真是一件破天荒的喜事。

路上,接待人员再三叮嘱,到海口后必须一切按他们的意思办才能领取到补助金,否则就领不到,曾家兄弟等人当时连口答应。大家受到那么热情周到的接待,本身甚是感激,况且,大部分村民的文化知识有限,一进入大城市,方向都分不清,不听这些热心为我们办实事的干部的话,还能听谁的呀?

到达海口后,干部先带领曾福贵一行人去银行开了户,然后又去了一家公证处。两个女接待员叫他们在指定的地方签字,还说签字单上的号码是有奖的,说不定你们还能中500万元大奖呢!

干部之前就一直提醒大家,要求他们声称自己是来福公司的员工,虽然谁也不清楚这是什么公司,但是由于他们识字很少,也看不懂那个单子是做什么用的,曾福贵心想,叫我们领钱,搞一些程序也是应该的,于是就按干部的要求签名按手印了。

很快,干部真的从银行工作人员手里拿出一叠钱来,去的人都领到200元,大家高兴地回到了玉下村。

骗局揭秘

事件结果:

2005年6月,曾家兄弟突然收到了两张银行的催款通知书,一看就吓坏了,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曾福贵的单子上写明欠贷款本金达39689074元。随即询问其他同去领钱的村民,全部都如此,只是具体数目略有差别。

所谓的“镇干部”,其实就是一群骗子,他们注册了来福公司,目的就是为了骗取银行贷款。他们找到偏远山区的数批农民冒充贷款人,由“镇干部”向中行海南省分行信贷科的两名工作人员疏通关系后,让曾福贵等多位村民以购买农用机械、车辆的名义,通过提供虚假的贷款人材料、首付款凭证等手段,向中行海南省分行申请个人汽车消费贷款。银行将贷款380万元划拨到来福公司账户,而后卷款潜逃。

骗局辐射场所:

偏远山区的村民居所,经济文化落后地区。

骗局辐射人群:

识字不多的村人,对信贷不了解的低学历人士,大龄未婚低学历者。

骗局诱饵:

到海口领取“大龄未婚青年补助”,尽职尽责的“镇干部”热情接待。

骗局进程:

1.到各偏远山区搜寻目标人物;

2.以镇干部宣传带领前往海口领取补助为由,骗取村民信任;

3.热情接待村民,带领他们前往银行开户;

4.要求村民以来福公司的名义办理贷款;

5.到银行取钱,分发承诺的200元“补助”;

6.撤资潜逃。

骗局预防:

对于“镇干部”提供的补助信息一定要注意啦!如果真是镇干部前来宣传,一般先通过村干部带领,这是防骗的第一次机会——没有村干部带领的镇干部,不可全信;政府财政发放补助,一般是直接下发,而不会那么麻烦,让村民千里迢迢跑到省会领取——假设每个村有十个未婚青年,一个镇的干部将要带领多少人前往啊;一定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便看懂一些基本的资料,初步了解领款程序与贷款程序的区别,这是村民防骗的基本。此案也说明银行风险内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小结:

原本想来合情合理的“未婚青年补助”,硬是被骗子做了手脚。曾福贵当时其实也略有疑惑,但是想着自己身无分文,难不成他们还能把自己给卖了吗?对了,就是把你给卖了——不卖你的身,而是卖你的身份。许多经济不宽裕的人都觉得自己的钱袋子是安全的,殊不知,作为一个合法的公民,我们还有信誉,而且,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必须慎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