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闽中八府
6359200000086

第86章 奠基闽学罗从彦

说起两宋理学,我们不得不提到它的一个重要学派——闽学。闽学是程朱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因其主要人物均为福建籍学者,故名。闽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可谓人才济济,大师辈出,其中最让人们所熟知的就是被后世称为“闽学四贤”的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

杨时因“程门立雪”的故事,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作为理学思想集大成者的朱熹,更是名垂千古、光照万代,他的学说甚至成了以后800余年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而李侗虽然潦倒一生,但是因为是朱熹的老师,了解其生平的人也并不在少数;唯独罗从彦,恐怕知者甚少。其实,罗从彦是闽学发展史上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奠基人。

罗从彦,字仲素,宋熙宁五年(1072年),生于福建南剑州剑浦县(今南平市延平区),后随其叔迁居沙县城西洞天岩。因其祖籍豫章(今江西省南昌),故人称豫章先生。

罗从彦少年师从乡人吴仪,后于宋元符三年(1100年)前往将乐拜“程学正宗”、闽学创始人杨时为师。初学三日,罗从彦便为杨时的渊博学识所折服,感慨道:“此生不来将乐,几乎就是虚度一生啊!”同时,杨时也对罗从彦的聪颖好学大加赞赏道:“我弟子千人之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罗从彦”。

学海无涯,后来罗从彦在老师杨时的推荐下,变卖家产赴河南洛阳向程颐请教。返回福建后,罗从彦又先后三次登门求教于杨时。就这样,有了名师的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罗从彦终于“尽得(杨时)不传之秘”,成为名动一时的大儒。同乡陈渊(杨时女婿)就曾这样说道:“其(罗从彦)奥学清节,真南州冠冕也!”

成名之后的罗从彦为了潜心修学,不受外界的太多干扰,于是隐居山中,一边设馆授徒,一边著书立说。一时游者甚众,李侗、朱松(朱熹之父)、邓迪等都是罗门弟子。于是,二程理学在经历了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的代代相传之后,终于形成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罗从彦在其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身虽在野,心系天下的罗从彦于靖康元年(1126年)写成了著名的《圣宋遵尧录》8卷。全书以“释言”的形式讽谏了自宋朝开国以来至宣和末年的种种国家大事,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心忧天下苍生的爱国思想。另外,罗从彦还认为,治学需“静心”,要不断地进行内心的省察,才能最终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

绍兴二年(1132年),罗从彦以特科进士授广东惠州博罗县主簿。三年后,于返闽途中卒于汀州武平县,终年六十有四。嘉定六年(1213年)、淳祐六年(1246年),南剑州太守刘允济、福建提刑杨栋先后上书朝廷,为罗从彦请谥。淳祐七年(1247年),朝廷下诏赐罗从彦谥号文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朝廷赐罗从彦以“先儒罗子”之尊从祀孔庙。

罗从彦一生虽著述颇丰,有《诗解》《春秋解》《春秋指归》《语孟师论》《遵尧录》等等,其中“多湮没而无闻”,今有后人《罗豫章先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