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闽中八府
6359200000024

第24章 荔城无处不荔枝

1962年,著名作家郭沫若来到莆田,看到漫山遍野的荔枝,喜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自己对莆田的第一印象:“荔城无处不荔枝,金复平畴碧复堤”不仅郭沫若,古代文人雅士对莆田荔枝更是喜爱有加。北宋大文豪苏轼有诗云:“轻红酿白。雅称佳人纤手掰。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苏轼的弟弟苏辙也作诗称赞:“红消白手香犹在,想见当年十八娘。”宋代著名书法家、莆田人蔡襄有对联:“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明代,位列“闽中十才子”之首的曹学佺在《荔枝歌》中写到:“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

莆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荔枝产区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荔枝种植历史。莆田也因此有了一个美丽的别称——荔城。蔡襄在他的《荔枝谱》中有这样的记载:“闽中荔枝,惟四郡有之,福、兴、漳、泉,而兴化郡最为奇特”。

莆田荔枝主要产于木兰溪下游两岸,品种繁多,比较常见的有陈紫、宋家香、状元红、绿砂等。

陈紫荔枝,多产于枫亭。一条叫枫溪的小河穿越枫亭全境,枫溪两岸雨水丰富,土地肥沃,所产的荔枝色泽略紫,肉质松软又富有弹性,香气更是清新宜人。

宋家香,目前仅存一株,位于今莆田军分区内。关于这棵宋家香蔡襄在《荔枝谱》中是这样记载的:“宋公荔枝……世传其树已三百岁,旧属王氏。黄巢过莆,士兵欲砍为薪。王氏媪抱树号泣,愿与树偕死。巢怜之,遂不伐。”说的是:宋家香在蔡襄创作《荔枝谱》的时候就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由此可见,这棵“宋家香”迄今为止,至少也有1200年的历史了。另外,传说黄巢大军经过莆田的时候,有士兵要砍下宋家香当做柴火,树的主人抱着大树,要与树共存亡,黄巢为之感动,随即下令不许砍伐。宋家香,虽逾前年,仍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所产荔枝被誉为“奇香异味天下无”“品中第一”,宋家香也被列为文物保护古树。

状元红,原名“延寿红”,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莆田县人徐铎和仙游县人薛奕分别高中同科文武状元,后来两家结为亲家。徐铎把家中的“延寿红”品种送给薛家,因两家都是状元家族,于是人们就把“延寿红”改为“状元红”。如今的“状元红”已经有930多岁了,产量多达1000多千克,平均每粒重25克,是福建罕见的大荔枝树,被人们称为“荔枝王”。

绿砂荔枝,和宋家香一样,仅存一株,在涵江区黄霞村。据史料记载,这株荔枝就是《荔枝谱》中所说的最早熟的品种。其他荔枝一般在农历六月左右成熟,而这株荔枝在端午节前便成熟了。绿砂荔枝因果肉落地不粘砂而得名,曾为明代宫廷贡品。

荔枝除了鲜食之外,还能加工成荔枝干、荔枝罐头、荔枝蜜饯、荔枝酒等。而且,荔枝全身都是宝,还可以入药。壳能治痔疮,能清热解毒;核能益气补血;花能治喉鼻肿痛……

荔枝,是兴化千年沧桑变化的见证,也是承载着千年兴化文化的重要载体。徜徉在莆田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扑面而来的是荔枝宜人的清香,更有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