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与生俱来的依恋:走进艺术设计
6347000000006

第6章 从雾里看花到明明白白

四、为环境的设计不经意间,艺术设计的暗香默默吐芳,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或许正是因为太司空见惯,往往就忽略了它的真正的价值所在,朦胧是一种陶醉,读懂则是一种升华。艺术设计是生活的解释者、维护者、驱策者、鼓舞者。现代生活的丰富是由于混入了许多新的因素:自然科学研究的卓越成果,让我们对宇宙及其人类自身的认识有了新发现;生产的工业化将科学知识转变成技术,所创造新的人类环境对旧有的破坏,加速了生活的节奏;人口的增加与迁移,使城市不断扩张;大众传播的高效率,包围并牵制着人和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所以今天的艺术设计已远远超越艺术家对造物外表的美化修饰,解决工业生产的活动范围,更不仅仅是协调造型单方面的问题,与技术、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人类诸多方面都有瓜葛,涉及各种领域。产品、工具、用具不仅仅是科技的结晶,还是人类所有生物性与社会性的集合体。这一切使设计承载着除了它本身按某种特定目的,实现功能的意义之外,还有那么多的不同内涵与特征。

一、为艺术的设计

在谈论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时,有这样一种说法:“书画同源”,阐述的是二者的身世关系。用这句话概括艺术和设计同样贴切,它们也是同根同源的。追寻其发生,我们可以找到艺术本源是从非艺术活动中萌发,人类之初并没有今天的各行业之间明确的分工,一切似乎都混合着不分彼此。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寻求发展,劳动成为“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英国现代雕塑家亨利·摩尔的作品《卧像》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这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在此过程中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等诸方面得到锻炼、丰富、提高,主体蕴涵的潜质受到催化,逐渐释放。在长期的实践中,人类熟悉了自然的规律与秩序,有了美的需要,逐渐掌握表现事物的形式规律,即美学意义上的各种形式法则,如调和、均衡、对比、节奏、韵律、连续等,并把它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依据人的理想和生活需求塑造出不同的物体,将审美和实用紧密结合起来。从古代中外对艺术最早的解释来看,都包含技艺或专门形式的技能之意,与今天艺术偏重形式美有距离。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各行业的分工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具体,艺术从实际的技术中分离,艺术的观念也发生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故有人称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因为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也有人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设计,因为艺术的创造过程是对艺术进行运筹、计划的过程。无论哪种表述都非常精辟地道出设计和艺术之间似分似合,相融相生的关系。古往今来艺术对设计的影响,设计对艺术的启发屡见不鲜。例如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艺术思潮,试图在科学的基础上,用理性解释艺术。像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风格派、构成派,不同于以往的写实、唯美、叙述传统审美,采用全新的视觉语言——几何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为现代设计打开新思路。而现代雕塑那种单纯抽象的形体表现同样也闪耀着现代设计表达的动机。艺术与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实用与需求而进行的有目的性的视觉创造,即解决精神功能与使用功能,美的要素与实用要素之间相互抗拒而又相互统一的矛盾。简单地说,两者在谋求能够体现人类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方面不相驳,不同的只是所强调的角度。

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新石器代的彩陶盆例如,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设计,借助造型满足了人们使用的要求,利用色彩和纹饰在视觉上给人美的享受。在这里可用是目的,美观是该前提下的赏心悦目。这充分地体现出人既具有物质性的一面,又具有精神性的一面的双重品格。现代人类的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产中艺术与设计的结合依然延续,没有断绝,而且向更深、更广、更高的方面发展。从全方位地为人类服务的设计看,所有的制作无一不是在功能设计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体现完美的艺术形式。就是说,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有艺术成分,有了它,人们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去美化自身,完善人格;将美的形式诉诸人的感官,提高生活的质量,陶冶人的性情,以建设更新更美的世界。有了它,设计才能恰如其分地诠释人类精神世界的绚烂多彩。

二、为科技的设计

科学技术给人类提供了知识和方法,改变着人的生产方式、生存形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活动,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简单地说,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科学的成就常常表现于对技术的指导,技术以物质材料为加工对象,它的成就常常表现在对科学的应用上。科学发现并揭示自然本体及其规律,但不能创造可感性的具体形象,只能提高物化的可能。技术则提供物化的现实,通过创造物品反映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一般不会随时代、民族、阶级变化而变化,表现出稳定性。技术要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审美还会受到时代、民族、阶级的影响,有变异性。设计是设计师根据现实的材料和工具,针对特定的目的,在意识与想象的深刻作用下,借助于当时的技术而进行的创造结果。如日本著名的民艺学家柳宗悦在其《工艺文化》一书中准确地说“材料是其(设计)天籁,其中凝缩了许多人工智慧难以预料的神秘。”

种目的。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手段,各种材料在表现上各有各的特点。这是一种技术活动。很显然设计中具备科学技术的要素是毋庸讳言的事实。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活跃在激烈争夺的游泳场上,这与他们身着一种凝聚着高科技因素的“鲨鱼装”不无关系,如虎添翼的出色发挥引起世人的关注。技术革命快速地淘汰着不久前或许还先进的产品,人们像穿上了红舞鞋,被拖进科学技术这个力量巨大的漩涡之中。

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通过设计表现出来,钻木取火技术引发陶器的产生,继而是金属冶炼出现,带动生产力进步,造物品种更多更精,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中国的四大发明给欧洲历史进程强有力的推进,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为精神的发展创造前提,重新认识人,引发科学、技术和产业的革命,设计的领域更宽广。就现代的艺术设计而言,这种表现尤为突出,现代艺术设计某种意义上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科学技术反过来引领现代艺术设计的事实屡见不鲜。比如服装设计,科技的发展使款式、色彩、面料质地变化快而且大,若想成功设计就必须按不同的季节、年龄、个性、职业、形体、肤色,推出符合市场潮流的服饰,才能合乎人们的需求。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技术需要设计的帮助来完成,尤其是将科学技术商品化时,设计可以用适当的形式把其转化成巨大社会财富,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如1879~1930年间的电力技术革命,为人类生活开辟了新纪元。人类的许多生产方式都有质的飞跃,还发明了电灯、电报、电话、各种家用电器等众多新产品。现在的技术更是呈现出令人瞠目的变化速度,科技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在产品的高效率和复杂性上。技术进步日益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的制胜法宝和重要卖点,从CPU的技术进步到个人电脑产品的变化就是佐证。家电类产品的技术革新,让每个现代人都亲身感知着,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彩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功能向多媒体发展;款式向大屏幕、平面化、超薄型方向发展;显像向高清晰度方向发展;产品更为人性化;技术追求环保节能。可以说技术决定产业的发展时间,市场决定产业的发展规模。当技术发展与社会消费需求产生互动时,新的产品就应时而生,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市场。可以说设计是科学技术找到与社会生活连接的契合点与纽带,科学技术使设计呈现出更多样、更新颖的面貌,设计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忠实实践者,三者共同为人类打造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形态。

三、为经济的设计

物美价廉的T型福特汽车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从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其实就是人对商品和服务的需要,并由于这些需要引发生产这一基本活动。人类造物的历史由此带来的经济活动已存在上千年,但惟有现在让人强烈地感觉到生活无时无刻地不受到活跃的商业活动的左右。今天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无孔不入,生活和工作日新月异。消费的多样化和产品的个性化,使我们进入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经济阶段。科技的发展使社会行为更有序,更系统,逼迫人们掌握运用更多的媒体了解空间、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诱导人对造物消费的热望,所有这一切都需设计介入才能完成。现代工业批量生产方式,让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尽管生产是经济领域中最基本的活动,是一个健全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但无论是开发新产品还是改良旧有的,都要赋予其适当的形式,因为任何造物都需要依靠技术、材料,通过设计把构思与计划用一定手段将其视觉化、具体化。

设计不仅为人类提供更合理的使用方式,也为消费者提供整体产品,更为企业赢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曾有过一场戏剧性的较量。1909年,福特汽车公司首创用流水线装配的方法生产物美价廉的T型汽车,很快几乎垄断美国汽车市场。为生存通用汽车公司想出一个高招,1927年招募10位设计人员成立“艺术与色彩部”,目标是让汽车好看舒适,价格不高于福特公司,结果很快圆梦。民众纷纷转向购买通用公司的新型车,给福特公司当头一棒,使之不得不放弃连续生产近20年的T型车,效仿通用公司组织外型设计部。企业利用设计打开市场,增加利润,使产品便于销售并增值,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另外设计在满足人们的同时,还促进了整个社会在经济支出和消费水平的增长,可以起到提高消费者品位的教育作用。难怪20世纪,英国前任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分析英国经济状况和发展战略时指出,英国经济的振兴,必须依靠设计。她认为,设计是英国工业的根本,如果忘记了优秀设计的重要性,英国工业将永远不具备竞争力,永远占领不了市场,只有人们具备了这种信念之后,设计才能起到它的作用。在为英国《设计》杂志撰文时她又说:讲到设计,我的意思不只是外观,我说的是全部的工程和工业设计,它从构思到生产的每一阶段都在研究每一件产品,它对保证生产是那么重要,以至于它就是保障,就是价值。简单地说,正是好的设计,使人愿意购买,并给予产品良好的声誉,设计是我们工业的根本。这足以见设计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满足填补人群物质和精神需求,推动整个社会进步方面,它的作用无可替代。

四、为环境的设计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客体,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的组合。环境一方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是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的“资产”,另一方面它承受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在过去一千年间,人类学会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许多方法,却也带来足以毁灭自身的隐患。今天在我们陶醉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现实生活时,却发现高度发展、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在给人提供近乎于自动化的社会环境后,并没有真正兑现人类所期盼的那种完满,相反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隔离或肢解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那份密切;紧张冷漠的机器文化带给人精神的压抑,加剧了物质成果与人心灵之间的矛盾,产生异化。从世界范围看,当代科技革命的确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进步,可由于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技术应用不当,引发出诸多全球性问题。目前环境、人口、能源并称为人类发展面临的三大困扰。人类却只有一个越来越小的地球,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危机。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大,冲突不断加剧,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并且对未来人类的生存发展直接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地球温室效应、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水土流失,臭氧层耗损过快,森林锐减,淡水供不足,洪水、地震、飓风、酸雨、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消息。这些灾难除了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外,许多都与人类活动相干,是人类自己的行为给自身生存造成威胁,给生活带来痛楚。

作为规划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活动的艺术设计,人们任何的设计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汽车、塑料制品、手机、电子游戏、电池……利与弊的双重性交织,让人莫衷一是,又爱又恨。全方位详细调查并评估,用冷静客观的态度,看待积极和消极的现实,是设计惟一正确的发展方向。这体现出设计对人类和环境的一种责任心。设计本身也的确能承担起造福环境的任务,在某些看上去似乎不太起眼的细节上,如原材料的使用、生产加工工艺、产品推广、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的处理等方面,应克制自我表现的欲望而照顾整体关系上发挥影响,带给人类福音。就拿绿色设计为例,它旗帜鲜明地提出“3R”核心,即Reduce(减少)、Recycle(回收)、Reuse(重复利用)。目的是要尽量减少对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分类回收、可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人类设计活动可以创造人类的物质环境,还可以构成人类生活的视觉文化景观。如果人类希望永居地球,那么作为人类群体的理智选择——整体的长期利益,只有维持资源的再生,最大限度地不破坏,实现合理的永续利用,这是人类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惟有如此在人类创造的第二自然里,人类方能对自然、对自身认识水平不断发现修正,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文化,对科学进行补充完善,不断地接近自己新的需求和新的愿望。通过它们的改变,人类自身和社会文明程度被得到不断地提升与完善。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从世界范围看当代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进步,可由于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技术应用不合理,又引发出各种各样的危机,诸多全球性的威胁问题,给人类生活带来太多隐患,这种近乎于自残性的失忆行为势必最终会终结人类自身。这让我们又不能不为人文环境建设相对弱化后,民众心理趋从浮躁与功能的现状进行反省,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未来。

(赵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