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导读旅游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是在旅游学和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既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又是旅游专业中的基础学科。在绪论中,首先概括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心理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主要涉及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把握。
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学的概念、研究任务及发展历史。
(2)掌握现代心理学三大流派的基本观点。
(3)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意义。绪论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作为心理学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尽管才问世20余年,体系也并不十分完善,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 心理学概述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它是把心理学的原理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运用到旅游业中而产生的,因此,要理解并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首先应对心理学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1.1.1 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所谓心理现象,就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
心理现象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人在有意识状态下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人们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伴随着各种心理现象,而且正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下,人们的各种活动才能得以正常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1.1.2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2.1 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是指决定着人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好的心理现象系统,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在某种内部驱动力的推动下完成的,这种引起与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之朝向既定目标和方向进行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动机。个体在动机的作用下,产生行为并使其朝向既定目标,在行为进行过程中不断调节行为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方向,使个体最终达到预定目标。
动机的内在心理基础是需要,需要是个体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应。这种需要,既包括人体内的生理需要,也包括外部的社会需要。兴趣,是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一种需要,是需要的体现。世界观,则是人对需要进行调解和控制,并由此确定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与基本态度。
1.1.2.2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即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并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获取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情感过程是指由客观现实引起的、以各种情绪或情感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意志过程是指人为实现预定的目的,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动的心理活动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三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构成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其中,认识是基础,情感和意志是动力。这三部分都是人的主观活动,是人所共有的。
1.1.2.3 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介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统一的表现。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展开的。在睡眠状态下,脑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心理激活程度极低,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意识不到。从睡眠状态到觉醒状态以后,人开始能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并能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觉醒状态存在不同的性质和水平,如振奋状态使人的心理活动积极有效,疲惫状态则相反。注意状态使人的心理活动积极有效,是意识活动的基本状态,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
1.1.2.4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显示人们个性差异的心理现象。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条件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也不同,因此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产生时总是带有不同的具体特征,这样就形成了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的不同。如不同的人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方面会有差异,有的能力高,有的能力低;不同的人情感体验的深浅度、表现的强弱以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的大小也不同。所有这些都是个性的不同特点。人的心理现象中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称为个性的心理特征。
1.1.3 心理学的发展
任何学科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心理学也同样如此。
1.1.3.1 从哲学的心理学到科学的心理学
自从有了人类,就存在着心理现象,但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只是近一百多年的事。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起,就开始把人类的本性、本能、心灵、感觉、意识等问题作为哲学上的主要观点进行讨论。但他们讨论这些问题时,都只凭主观的设想,而没有建立客观的研究方法和系统的理论。所以,在那一段漫长的时期内并没有形成科学的心理学,只能称之为哲学的心理学。
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关于人体的知识。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启发了人们的思维,刺激了人们寻找研究心理的新方法。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威廉·冯特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主持开展了对感觉、知觉、情感等系统的研究。自此,心理学才真正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1.1.3.2 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学派
现代心理学的历史不长,流派却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1)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从心理治疗起家的,是心理治疗中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上的病态是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的结果。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冲动严重地违背了“做人的原则”时,他就会压抑这些冲动。压抑的结果是:虽然再也意识不到这些冲动,并且已经可以心安理得地相信自己“没有”这些冲动,但这些冲动依然存在于意识不到的内心深处。他认为,这种“冲动”与“对冲动的压抑”之间的冲突,就是导致心理失衡的病因。他还发现,病人的那些被压抑的冲动,往往会有所改变地表现在他们的梦境中,他认为治疗者应该通过深入地分析去破译梦的含义。1900年,他正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最有影响的著作《释梦》,同年他又着手编写《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把对病人的研究扩大为对一般正常人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推动人们去做各种事情的“原动力”是那些人与动物共有的本能欲望的冲动,其中主要是“性冲动”和“攻击的冲动”。人按本性来说,总是想不择手段地为所欲为,但社会不允许人这样做。他并不主张放纵,相反的,他认为对人的本能加以控制是完全必要的。如果人类放纵自己,必将自取灭亡。但他所从事的心理治疗又使他认为,一味地压抑人的本能冲动不仅会使人生活得不痛快,而且会使人生病,所以也是不行的。总之,他认为可取的办法既不是放纵,也不是压抑,而是“升华”,即把原本用于做坏事的心理能量用来做好事。人类的命运就取决于人类的文化能在何种程度上使人的本能得到升华。
人为什么会做梦
人在睡眠中,大脑仍然在活动。这种活动分两种情况:熟睡状态和半睡眠状态。熟睡状态的大脑是缓慢而有规律的,这个阶段不会做梦。半睡眠状态时大脑活动处于紧张、活跃的阶段,睡者会断断续续地做梦。
一般成年人在8小时的睡眠中,大约有20%的时间处于半睡眠状态。先是熟睡状态,接着是半睡眠状态,以后又是熟睡状态、半睡眠状态。每个周期平均大约90分钟,交替出现。
梦是在半睡眠状态发生的。当人处于半睡眠状态时,由于大脑活动紧张而活跃,白天的活动在大脑皮质中所遗留下来的印象以及睡眠中来自体内和体外的刺激传达到大脑皮质,就会构成梦境。有时我们会感到一个梦境经过很长的时间,但实际上只有1至20分钟,因为半睡眠状态一般只经历这点时间。而且做梦又是断断续续的,所以好像是做了几个小时的梦,其实仅仅是一种错觉。
(2)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创始人是华生。他反对研究意识,而把人和动物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他从人和动物行为中所找到的基本因素是刺激和反应,并断言“我们能将我们的一切心理学问题及其解决,都纳之于刺激和反应的规范中”。“刺激——反应”公式就成为行为心理学的基本公式。
在一批“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中,最著名的是创立“强化学说”的斯金纳。他认为通过动物实验也能揭示人的行为规律,因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服从于同样的规律。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各种各样的行为是由什么样的刺激引起的,而在于已经出现的行为有的能巩固下来,有的则不能。他用大量实验证明,已经表现出来的行为因为得到奖励而增加它重复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奖励能强化已经出现的行为。
(3)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国的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对于人来说,最本质也是最可贵的东西不是人与动物共有的那些本能,而是那些动物所没有的,只有人才有的潜能。1954年他所著的《动机与人格》一书问世,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所谓自我实现是通过发挥人的潜能来实现人的价值。
马斯洛所说的人所特有的潜能,如爱的潜能、创造的潜能,都是善的,而不像弗洛伊德所说人的本能是恶的,但人的潜能与人的动物本能相比要软弱得多,它们只有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由潜在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在恶劣的环境中,是很容易被摧残的。理想的社会就是能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
20世纪50年代末,马斯洛与弗洛姆、罗杰斯等人共同发起并于1962年成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会”,他们所确定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心理学应该关心人的尊严和人的提高”。
1.2 旅游心理学概述
旅游的主体是人——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要更好地发展旅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就要知己知彼,既要研究旅游者的心理,也要研究从业者的心理,于是旅游心理学就产生了,它是心理学众多分支中的一个。
旅游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有关原理及研究方法运用到分析、了解旅游这一现象上来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其产生不过二三十年。
1.2.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旅游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员工心理,这三方面构成了旅游心理学的主体。
1.2.1.1 旅游者心理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因此,了解旅游者心理及其旅游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是旅游心理学首先要研究的内容,也是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对旅游者心理的研究包括旅游者的行为动因、旅游者的知觉心理、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的情感、旅游者的个性以及旅游者的社会心理等内容。
从旅游业发展角度而言,了解旅游者是做好旅游工作的前提。要真正了解旅游者,就必须了解旅游者的心理规律和行为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正确理解并预测旅游者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开展旅游经营活动,发展旅游业。
1.2.1.2 旅游服务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把旅游产品解释为:旅游者花一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所获得的个人经历。从这个角度看,旅游服务实质上是旅游服务人员通过与旅游者打交道,以帮助旅游者构造其美好经历的过程。旅游从业者只有懂得旅游者的心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宜周到的服务,才能最终达到令旅游者满意的效果。所以,不了解旅游者的心理而进行的旅游服务是难以让旅游者满意的。
1.2.1.3 旅游企业员工心理
旅游企业经营成败取决于它的管理和服务。旅游产品包括两大类: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无形产品要通过员工与旅游者打交道来完成其生产过程,这类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其生产过程控制非常难,它的高质量生产只能依赖高素质的员工自觉完成。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把员工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善待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要做到这一切,就要了解员工的心理。
旅游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散见于一些学者在报刊上发表的关于旅游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的文章。1981年,美国CBI公司出版了由佛罗里达中心大学老迪克·波普旅游研究所所长小爱德华·J﹒梅奥和商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兰斯·P﹒贾维斯编著的《旅游心理学》。该书第一次从行为科学角度考察旅游和旅游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研究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由此揭开了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序幕。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学者也相继开展了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目前,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正处于开创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心理学的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勤奋工作、不断探索,先后有一些教材问世。这些教材在吸收、借鉴国外理论的同时,注意结合我国国情和旅游业的实际,为我国旅游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2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旅游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研究基础的,因此,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主要借鉴心理学特别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些方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2.2.1 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直接观察被观察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应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研究者不应去控制或改变有关条件,否则,被观察者行为表现的客观性将受到影响。
运用观察法,首先应有明确的目的,要制定研究计划,拟定详细的观察提纲。观察过程中要敏锐捕捉各种现象,并准确、详细地记录下来,及时予以整理和分析,以利于科学结论的产生。观察法的优点在于能保持被观察者的心理及行为的自然性和客观性,所得材料客观可靠;缺点是由于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地等待其所需要的现象发生,对所观察的现象不易做定量分析。
1.2.2.2 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类型。
实验室实验法在人为制造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其特点是精确,但也因此而失去了一定的真实性和普遍性,因为现实中很少有像实验室那样的环境。
自然实验法是由研究者有目的地创造一些条件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实验法兼有观察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由于自然实验法是在实际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所得到的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另外,自然实验法是由研究者有目的地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因此具有主动性和严密性,所得到的结果也比较准确。
1.2.2.3 测量法
测量法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对有关心理品质或行为进行测定、分析的方法。如能力测验、性格测验、人才测评等,都是旅游心理学中常用的测量法。
这一方法往往用在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测试上,用以研究员工的心理品质或服务行为的关系,对研究旅游企业员工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1.2.2.4 调查法
调查法指对不能直接观察的心理现象,通过调查、访问、谈话、问卷等方法搜集有关资料,以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方法。调查法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等。
谈话法是通过研究者与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收集口头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直接性、灵活性、适应性、效率高等特点,谈话者的谈话技巧、知识与能力、性格等会直接影响调查的结果。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谈话者,并加以培训。
问卷法是通过被调查者回答一定的问题来研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问卷法的优点是能同时进行大规模的群体调查,快速收集大量资料。但调查法不太适合对行为的调查,而且对涉及态度问题的回答未必完全真实,所以得到的材料的价值要酌情分析。
1.2.3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旅游业在我国是朝阳产业,正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前所未有的重视。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旅游产值居世界第8位,旅游者出入境人数居世界第6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入境旅游者将是世界第1位,出境旅游人数将是世界第4位。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研究旅游心理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3.1 有助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出售服务和风景的行业,了解旅游者对旅游景观的偏好,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要,是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首要任务。要发展旅游业,就要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所以其前提是如何能提供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这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旅游者的需要既有生理方面的需要,如食、宿、行等,又有心理方面的需要,如兴趣、情感等。特别是要满足旅游者心理的需要,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旅游心理学知识。
学习旅游心理学,有助于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预测旅游者行为的发展,有目的地引导其行为,进而帮助旅游者构建其美好的旅游经历,并通过旅游活动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业只有对社会有价值,为人们所必需,能为人类造福,社会才能对其有所回报,旅游业才能因此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1.2.3.2 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能够很好地把握和了解市场,对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及时地调整经营方针,改善管理措施,制定经营策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宣传和旅游招徕活动,并依据旅游者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及时调整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
旅游体验
著名未来学者托夫勒在《未来冲击》一书中写道:“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这种体验服务取胜。”旅游者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得的旅游收获与旅游享受是一种无形的体验,旅游体验是现代旅游者的终极目标。大多数父母带着孩子去迪斯尼乐园时,并不是为了这一事件本身,而是为了全家共同体验这个特殊的经历。虽然人们无法触摸这种经历,但是,人们依然珍视它的价值。一代又一代的旅游者走过了漓江,他们无法把漓江带回自己家乡,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流淌着一条自己的漓江。当旅游者离开漓江时,他们带走的是对漓江的体验,以及对这种体验的长久记忆。这正如徐志摩在《再别康桥》诗中最后一节写的那样:“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旅游从业者的使命则是要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员工管理是各项管理的重中之重,旅游心理学对旅游企业员工心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了解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共同努力。总之,旅游心理学能对旅游企业实施科学管理提供帮助。
1.2.3.3 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设施
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缺乏旅游资源和完备的旅游设施,旅游业就无法得到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安排都必须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并能为广大旅游者所接受为前提。旅游风景区的设计和开发首先要考虑是否会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依据旅游者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兴趣爱好、认知规律、知觉特点、审美习惯等。而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需要旅游者的光顾才能实现,旅游心理学的研究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心理依据。
旅游设施是旅游业必备的工作条件和服务手段,各旅游地区的旅行、住宿、饮食、娱乐和购物等地点都必须有相应的良好设施。旅游业的一切设施都只有在充分考虑到旅游者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论证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成功的旅游产品在其硬件建设上都十分注重旅游者的心理因素,使旅游者心理需求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科学的心理学产生于哲学中,其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现代心理学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个学派,即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派、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和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本章介绍了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习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旅游者的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员工心理,其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和调查法。学习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是:有助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能为旅游企业经营提供心理依据,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设施。
心理学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旅游心理学
一家网站在2002年“十一”黄金周前对3886名北京市民的调查显示:54%的人选择了“十一”黄金周期间在家睡觉。而其中热衷于旅游的消费者,往往也以出境旅游代替了原拟选择的国内旅游。2002年春节期间,出境游的增长较为突出。造成这一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内旅游企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落后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大多旅游者需要的是休闲度假型旅游,而目前,国内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线路设计,仍然是按照过去的大众旅游的模式设计为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缺乏专门的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问题:你认为旅游企业经营者应如何根据旅游者的心理来开发和设计旅游产品?
Ⅰ,判断题
(1)人在睡眠状态下,脑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心理激活程度极低,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意识不到。这是人的心理动力的不同状态。()
(2)精神分析学派是研究精神病人的心理,行为主义学派把人当做动物来研究,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是把人当做真正的正常人来研究的。()
(3)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是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旅游服务心理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
(4)测量法是在实验室里控制条件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Ⅱ,选择题
(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等部分。
A。个性心理B。心理动力C。心理状态D。心理过程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实验法B。测量法C。调查法D。观察法
(3)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华生C。斯金纳D。马斯洛
请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旅游心理学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