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台
越王台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卧龙山东南麓,系后人为缅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雪耻而建。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所败,勾践夫妇入吴成人质,被迫受辱三年后复归。为雪耻复国,勾践委派大夫范蠡以龙山一带为中心修筑越国都城。并依靠文种、范蠡等大夫,采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奋发图强措施,终成灭吴大业。
越王台背依青山面对长街,建筑庄严稳重,富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缓缓推开那两扇高大厚重的乌漆大门,犹如郑重其事地翻开了一本沉甸甸的史书。穿过越王台那幽深大门,放眼望去便是与越王台遥遥相对的越王殿。越王殿位于龙山南麓高处,端丽中不失雄伟之气。殿内正中有巨大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两侧是文种、范蠡、西施等人的画像。这一上一下两处古建筑依次直往龙山深处延伸,飞檐翘角在四角绿阴的衬托下,更显得古雅别致。一株高达十多米的近千年古柏,兀自傲立在越王台和越王殿之间。
据《超绝书》记载:越王台规模宏大,有“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以后屡废屡建。如今的越王台上半部分,是1981年在南宋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绍兴知府汪纲所建越王台遗址上重建的,下面高大的砖砌台基系宋代旧物。1939年3月,周恩来总理回绍兴时,曾在越王台向各界代表发表抗日演说,还亲笔写下了“生聚教训,廿年犹未为晚”的题辞。
越城遗址
越城遗址位于苏州市郊石湖北越来溪东,是春秋时越王勾践进攻吴国所筑屯兵土城的遗迹,尚有残存于城址南北两面长约30米、高约4米的城垣。
据(苏州府志)记载,越城“-云越王城,又云勾践城。越伐吴,吴王在姑苏,越筑此城以逼之。”春秋晚期,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越王勾践率军大举攻吴,从太湖挖渠(即越来溪)北上,并于石湖东北筑土城屯兵,隔水与西面磨盘山上的吴军对峙。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军乘太湖水涨之机,由越来溪入胥江,直逼姑苏城下,一举灭亡吴国。
吴越相争时留下的这座土城,直到南宋还比较完整。范成大《吴郡志》说它“雉堞宛然”。《苏州府志》所载更详:“城堞仿佛具在,商者犹丈余,阔亦三丈,而辐员不甚广。”
考古学家卫聚贤早在1936年就作过专门调查。195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其作了测量,发现土城呈不规则圆形,城址南北两面残留着断续的夯土城垣,俗称黄壁山。
西子故里
西子故里诸暨位于浙东会稽山脉西麓,原名暨阳,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历史名城。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唐大诗人李白诗句中所说的苎萝山,位于诸暨城南的浣纱江畔。早在唐代,当地乡人为纪念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西施,在这里建有西施祠,明、清两代曾多次重建修茸,叠廊宏宇,颇具规模,清末以后渐次荒废。今天所见的西施殿重修于1986年,内有门楼、西施正殿、古越台、映荷轩、沉鱼池、红粉池、美苑、暨阳先贤阁、郑旦亭、西子碑廊等景观。整个建筑依山而筑,结构精巧、古朴壮观,被誉为明、清建筑雕刻艺术的博物馆。殿内栽有中日人民友谊象征的合欢树,配有日本徘圣松尾芭蕉先生的徘句“象泻蒙蒙雨,淋打合欢树上花,楚楚赛西施”。?在诸暨,有关西施和古越文化的名胜古迹众多,如:四眼井、白鱼潭、范蠡岩、金鸡山、浣纱溪、施姑坪等不胜枚举,其中尤以苎萝山下浣纱江畔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的浣纱石最为引人遐思,浣纱石上镌有“浣纱”两字,笔势飞搴,传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石旁浣纱亭和由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题的“西施浣纱处”倍添风采。错落有致的回廊与浣纱江水相映成画。
无锡蠡湖
无锡蠡湖位于无锡市西南。相传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灭吴之后,携佳人西施于此泛舟,后人为了纪念范蠡,便以其名命名此湖。蠡湖的湖面狭窄,面积约有10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的1.7倍。三百多米长的宝界桥将蠡湖一分为二,其湖景以逸、以苍凉、以浩荡为胜,雪月烟雨各有佳景。早在民国初年,就建有简朴的“梅埠香雪”、“柳浪闻莺”、“南堤春晓”、“曲渊观鱼”、“东瀛佳色”、“桂林天香”、“枫台顾曲”、“月波平眺”等景点,号称“青祁八景”。
嘉兴范蠡湖
嘉兴范蠡湖位于浙江嘉兴市城南部,今嘉兴第一中学校园西侧。范蠡湖原与南湖相连,唐代筑城,将湖之一角围入城中。相传湖畔有范蠡故宅,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偕西施在此隐居,并由此发棹泛五湖,因名范蠡湖。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状元姚颖筑圃湖畔,名“景范庐”。在此之前,乾道年间(1165——1173年),郡僧万寿王在此建寺,开禧元年(1205),移海盐废金明寺额于此,遂称金明寺。明代,在金明寺后建“越相国范公祠”。清光绪年间,重建范蠡祠并建水阁,称“西施妆台”。相传西施每天在此梳妆,倾脂粉于湖中,螺食而成五彩,名曰五彩螺。宋张尧同诗曰:“少伯曾居此,螺纹吐彩丝。一奁秋镜好,犹可照西施”。清人朱彝尊也写过这么一首诗:“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低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说的都是这件事。
1986年8月,嘉兴人民政府重修范蠡湖,辟为文物园林。现范蠡湖园林占地5351平方米,园以水景取胜,景点环湖而筑。湖西北岸为西施妆台,即范公祠,北面墙中嵌有清光绪八年“范少伯祠”汉白玉额及文徵明书“浮碧”二字和许瑶光重刻苏轼马券石刻跋。妆台之东有九曲小桥,桥上有亭,可坐憩。桥东北土阜上新筑檇李亭,亭旁植嘉兴名果檇李10株。湖东畔有仿古建筑吴越轩,内设茶座。妆台之北为金明寺遗存前殿,殿中现为展厅,立有西施故事塑像三组。明万历时滇南口池郭斗书“陶朱公里”碑重立于此。
陶山范蠡墓
陶山范蠡墓位于安徽肥城市北部,属泰山山脉,中华商祖范蠡携美女西施曾在此隐居经商,是中国商业文化的发祥地。陶山主峰西麓为范蠡墓。范蠡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又是一位资财雄厚的实业家、商业家,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的开创者。早年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称霸,官至宰相。后激流勇退,开展经商贸易。因经商有道致富有方,赀累巨万,富甲天下,被历代称为“经商鼻祖”、“商家圣星”,死后葬于陶山。范蠡墓南20米处为范蠡祠,创建于汉代,人们为纪念范蠡这位中华商祖而修建。祠内有1米高的范蠡石雕坐像。
苏州阖闾城
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的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公元前514年,吴大夫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为吴王建造阖闾大城。四周城墙开有八座陆门,以象天之八风,八座水门,以法地之八卦。古城遗址至今依稀可寻。城内府衙、兵营、库房、作坊、市场、民居、和娱乐地布置井然。古城面积约为14平方公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整体呈长方形双棋盘式。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景色宜人。隋开皇九年,始名苏州。此名自隋唐沿用至今。
苏州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故而苏州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
武进阖闾城
常州武进阖闾城在武进市雪堰乡和锡山市胡场乡境内、闾江附近。此城为春秋时期,吴、楚、越三国争霸时,吴王阖闾为防御楚国和越国的进攻,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令大臣伍子胥所筑。为古代军事要地。
据勘察,此城四周皆河围绕,城墙仅遗存西南半个城。城为长方形,周约2420米,东西长约910米,南北宽约600米。城墙底部宽约20余米,现高2—4米不等。在城的断面并未发现砖石之类,说明此城纯用土筑。城的南面略偏东处有一宽约36米的洞口,可能是当时的门洞。此城形势险要,城后有胥山、濮射山、龙山作屏障;前方远处是南山山脉,左边是太湖。山上烽燧墩,山下土城,进可攻,退可守。
虎丘阖闾墓
虎丘阖闾墓,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一说“丘如蹲虎,以形取名”),有“吴中第一名胜”美名。虎丘,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距阊门3.5公里的郊外。
相传,春秋时期,这里就是吴王阖闾的离宫所在。公元前496年,阖闾在吴越之战中负伤后死去,其子夫差把他的遗体葬在这里。据《史记》等书记载,当时征调十万军民施工,并使用大象运输,穿土凿池,积壤为丘;灵柩外套铜椁三重,池中灌注水银,以金凫玉雁随葬,并将阖闾生前喜爱的“扁诸”、“鱼肠”等三千柄宝剑一同秘藏于幽宫深处。
据说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丘。宋代苏州州学教授朱长文则认为,虎丘因形似蹲虎而得名,并说:“然观其岩壑之势,出于天成,疑先有是丘,而阖闾因之以葬也。”清乾隆帝弘历也表示赞同:“本来岩壑擅天成,虎踞偏称金气精。”相传,吴国灭亡后的数百年间,越王勾践、秦始皇、东吴孙权,曾先后来次探宝求剑,结果都一无所获,徒劳而返。
灵岩山西施洞
据《地方志》记载灵岩山在苏州古城西南13公里,木渎镇西北里许,距太湖约1.5公里。山高180米,面积1800亩。旧有灵芝石,故名。因山势右旋,遥望似巨象回顾,山麓蠖村产石可制砚,又名象山、砚石山。多怪岩奇石,又以富于古迹传说著称。《吴越春秋》载,“砚石山有馆娃宫”。相传吴王与西施游乐于此。
灵岩山旧传有十八景:馆娃宫、响履廊、佛日岩、琴台、吴王井、玩花池、披云台、灵芝石、望月台、划船坞、石城、西施洞、石鼓、石射棚、石鼍、石幢,醉僧石与采香泾。今除披云、望月二台(原在琴台下)、划船坞(旧在西施洞两侧)与灵芝石外均存。今灵岩山寺及寺西废基传为馆娃宫遗址。
吴王井在寺西部花园内,有二,一为圆井,又称日池;一为八角井,又称月池、智积井。二井虽据山巅,不盈不涸,古代泉水清冽,今稍逊。
出寺西行至山顶最高处即琴台遗址。四角有孔,传为西子当年鼓琴时立柱张幕用。所镌“琴台”与道旁石上“吴中胜迹”数字,俱明王鏊书。
西施洞在半山落红亭西,传说勾践作人质于此。民国32年改称观音洞,“文化大革命”中遭损毁,1982年重建。
太湖烽隧墩
太湖烽隧墩在江苏无锡至苏州一线。为春秋后期的吴国为防御越国进攻,沿太湖东北一带的山峰上所修筑。是研究春秋历史和建筑技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据古《吴郡图经续》记载和墩内出土文物证实,这些烽燧墩,大多顺着40—50米的山峰蜿蜒排列,表面为土筑,外形似圆锥体,平顶。高5—6米,底径约30米,顶径约10米。从苏州附近五峰山已揭开封土的3个烽燧墩看,土墩内部还有一个石窟。内部石壁光整,可用以藏兵和武器。是研究春秋历史和建筑技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天下第一剑山——湛卢山
湛卢山,位于福建省松溪县城南10公里,海拨1230米,山体由凝灰石、花岗岩组成,山势雄伟,树木葱茏,流泉不息,终年云蒸霞蔚。相传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奉越王允常之命,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湛卢宝剑,故山以剑名。
据《越绝书》记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肯求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已铸剑。欧冶子奉命之后,带着妻子朱氏和女儿莫邪,从闽侯出发,沿闽江溯流而上,来到了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湛卢山,这里发现了铸剑所需的神铁(铁母)和圣水(冰冷的泉水)。欧冶子在这里住下后,辟地设炉,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炼成了。“……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争耀,星斗避彩,鬼神悲号。”锋芒盖世的宝剑,欧冶子它献给越王。越王爱抚之下,命名“湛卢”。从此,欧冶子就同他的湛卢剑一起名扬天下。因此,湛卢山素有“闽山第一”、“天下第一剑山”、“剑山”等美称。
在湛卢山三峰十六景中,关于欧冶子铸剑的遗迹就有8处,包括欧冶洞、铸剑池、试剑石、炉坪、断碑、仙姑洞、欧冶祠等。
湛云峰:为湛卢山最高处,上有仙阁,供八仙塑像,并设仙忱,是古人许愿求仙之所,有欧冶子在此得梦驾鹤北上的传说。
剑池:传说是欧冶子淬剑处。
试剑石:如一巨石,有剑斫石痕。在续贤庵上,剑峰下,为欧冶子试剑之处。昔人书“试剑”二字于石上,传说宝剑初铸成时,寒光灼灼,挥剑试之,巨石应声而裂,其痕迄今清晰可辨。
炉坪:在湛卢山北,葡萄岩下,那里古树蔽日,涧泉清冽,为欧冶子铸剑之所。
断碑:唐贞观年间刻,以正楷书写碑文,记述欧冶子及湛卢剑、湛卢山名来由,是湛卢山最古老的文物之一。经1300年风雨侵蚀,现已字迹模糊,且石碑中部横裂,故称“断碑”。欧冶子和他的“天下第一剑”的神奇传说,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造访这天下第一剑山。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湛卢山麓筑“吟室”,并在此读书、著述、讲学、授徒。朱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吟室旧址建了湛卢书院,传授理学。
元朝时,宋代理学家杨时的七世孙杨婴到湛卢山担任湛卢书院院长,在剑峰之下建造“续贤庵”。杨缨后人在其址建扬氏书室,招聚杨氏子孙及外姓童生入山专心攻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这里已只剩一片废墟,但仍有碑刻、古臼、香炉等遗留在遗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