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的规则 办事的门道
6339200000014

第14章 一句话搔到对方的痒处

求人办事时,要先激发起他的自豪感和同情心,别忽视了这种铺垫,最终你必会从中获益。赞美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每种方式的赞美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只有将自己的需求与对方对应的能力相结合,这样的赞美才能使对方最大限度地满足你的需求。某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鲁利,今年三十多岁了,和妻子两地分居十多年了,钱花了很多,礼也送了不少,不知什么原因,妻子就是调不过来,这件事搞得鲁利筋疲力尽,但也无可奈何。在他妻子调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某局又换局长了,新上任的是从外地来的关局长,他听说这位关局长能急人之急,为群众办实事,他先了解了几个受关局长帮助的例子,然后登门拜访。他一开始没谈自己此行的目的,先是对关局长进行恭维,赞扬他比较突出的政绩,是真正为人民做实事的公仆。关局长也很谦虚:“哪里,哪里,的确他们有困难,有的已经分居好几年了,就是调不到一起,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到了这个关口,鲁利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关局长,我也有点小事需要麻烦您,我和妻子已两地分居十多年了,一直没有解决,本来不打算找了,听大家都说你政绩斐然,心中仰慕,来请您帮帮忙。”接着鲁工程师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关局长让他回去静候佳音。果然没过几天,一纸调令到手,鲁利全家团聚。在这个事例中,鲁利是有求于人的,他所求的正是这位局长的分内之事,并且这位局长也因之名声远扬。鲁利首先对局长进行赞美,使局长在兴头上轻松地解决了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像有些人,只知道自己诉苦,去让别人帮忙,只激发别人的同情心还是不够的。在问题提出之前,先行赞美是很好的铺垫。印刷厂的职工吕光下岗了,他参加的招聘会不少,但因他文化水平有限,都未能成功。这天他又看到一个企业招聘工人,决心去试一下。吕光从侧面了解到,这家企业的总裁最初也当过印刷工人,他是凭借手中的几百元起家的。吕光直接面见总裁:“您好!我是一名印刷厂下岗工人。我知道您以前也是一名印刷工人,我也希望能做得像您一样好,但没有机会,不知您能否提供?”这位总裁欣然聘用了吕光。在这则事例中,吕光并没有用太多的语言,只是一句“我也希望能做得像您一样好。”潜台词是,您做得真是棒极了,我很羡慕您,并且随之提出了要求,不知您能否提供机会?这样一来,总裁又想到了自己创业时的艰难,求职时的艰辛。于是,吕光用短短几句话就使总裁需要赞美的心理得到满足,又激发了其同情心,最后,吕光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