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连锁门店促销技巧
6334100000009

第9章 2 折价优待促销的特点

2.2.1 折价优待促销的优点

1.促销的力度大

价格往往是消费者选购商品时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特别在产品同质化高、品牌形象与知名度不高时,价格的影响力就显得更大。折价优待促销能吸引顾客踊跃参与购买,因为它能直接带给顾客实实在在的优惠。相比其他促销方式,折价优待促销能给顾客现实的收益,省下来的是可量化的金额,而不是其他多余的赠品。所以,与其他促销方式相比,折价优待促销的冲击力最强。

2.处理存货,增加销售

如果设计上没有失误的话,折价优待促销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常被用作企业应对市场突发状况,或是应急解救企业营销困境的手段。如,处理到期换季产品,减少库存,加速资金回笼等。为了能完成营销目标,营销经理也常会借助于折价优待促销作最后的冲刺,不过,这样做只能在短期内增加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3.容易操作与控制

企业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品库存数以及允许的预算范围,设计折价优待促销的时间、方式及折扣率等,其先期的准备时间和准备工作量也比其他促销方式少,并较易于事先做成本估算。开展商品折价优待促销最受企业业务人员的欢迎,因为他们可以借助折扣加快商品出售速度,完成销量指标。

4.强有力的竞争手段

调整价格或折价优待促销毕竟是市场竞争中最简单、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为了抵制竞争者即将入市的新产品的冲击,及时用折价吸引消费者的兴趣,使他们陡增购买量,消费者家中囤货一多,自然对竞争者产品的兴趣锐减。这样可以使自己处于比较主动的竞争地位。

5.灵活多样,可以增强企业经营活力

折价优待促销形式多样,有“八折特价”“买一送一”、数量折扣、套餐折扣等,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商品、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主题,往往用作企业促销组合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方式对于企业运用价格策略,增强经营活力,提高竞争力有明显的作用。

2.2.2 折价优待促销的缺点

1.并不能有起死回生的效果

对于销售已连年不畅、市场地位岌岌可危的产品,折价优待促销即使能暂时使销售量回升,也无法扭转整个颓势。

2.不能解决企业营销的根本问题

这种方法虽能增加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但这些只是短期效应,且随着产品同类型折价次数的增加,效果会迅速递减。既不能解决影响产品销售的根本问题,又会因其繁华的假象使营销人员深陷其中,不思解决之道,致使企业营销实力弱化。

3.大多数情况下,折价后的产品难以恢复至原有价位

这是令营销经理们深感头痛的问题。不仅消费者会习惯于低价格,中间商们也会不断抱怨折价结束后的价格调整,甚至暂缓进货,因此,许多厂家对产品任何折价的行为都相当小心。

然而,时至今日,一成不变的价位已很难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竞争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将长期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战略与各个时期灵活及时的价格反应相结合。

4.有损于企业的利润

可能有些营销人员会认为由折价所增加的销量足以补偿企业的利润损失,然而他们不一定仔细算过:销量要增加多少才能回收折价的投资。

假设产品的利润率为20%,如果折扣为9.5折,至少需增加33%的销量才能收回投资;如果折扣为9折,则需增加100%的销量;如果折扣为8.5折,销量需增加300%。更何况,折扣促销过后,已囤积产品的消费者会离市一段时间,更会影响产品的正常销量。

5.过多的“折扣”易伤害品牌形象

消费者会怀疑经常打折的产品质量低于售价高的竞争产品,或认为产品原本的售价就过高,是不合理的。一个知名的品牌如果有30%以上的时间在打折,那就很危险了。

6.盲目打折,造成虚假需求,易误导厂商对市场的预测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有其需求规律性和周期性的,是量入为出的。而由于打折,消费者易产生超量购买等购买紊乱行为,甚至会买许多过些时候才用得上或者根本就用不上的商品。这种虚假需求往往给生产商一个错觉,以为产品有销路,可以尽量生产,从而不利于产品结构的调整。

7.折价优待促销并不能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折价优待促销吸引最多的是对价格关注度高的消费者,一旦促销结束,他们又会马上转换到价格较低的品牌。

8.折价优待促销对吸引新顾客试用的效果并不大

相对来说,免费试用、包装上附赠品、送优惠券等对新顾客比较有吸引力。尤其是知名度不高、品牌认同度差的产品,折价优待促销几乎对消费者没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