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连锁门店促销技巧
6334100000017

第17章 4 优惠券促销的操作要点

3.4.1 精美的优惠券设计

1.有价值感

这里的价值感主要体现在优惠券的印刷质量上。根据调查显示,优惠券的实际使用率与其印刷质量存在正比关系。通常,印刷精美的优惠券的实际使用率比印刷粗糙的优惠券高出60%以上。优惠券本身的质量与消费者心理上从优惠券的获利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而也就直接影响了其实际使用率。

2.细则明晰

优惠细则的制订要与促销主题紧密联结,其信息的传达应清晰且响亮,以引人注目。晦涩难懂的条例不但难以起到促销的作用,还有可能会影响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优惠细则需要特别重视优化内容,即用最简单的文字说明优惠券的使用办法。

3.外形独特

优惠券可以设计成任意大小或各种不同的外形。比如,麦当劳、肯德基曾利用春节礼包的形式把优惠券派发给客人,形式上新颖生动,很好地表现了节日喜庆吉利的主题;有一次甚至还借助了银行存折的形式,颇有创意。

4.易于保存

要想优惠券发挥功效,首先要方便顾客保存,只有顾客保存方便才能谈得上去使用。在发放优惠券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尽量选用实用性较强的媒介,同时把优惠券做成能放进钱包的尺寸。

3.4.2 广泛的使用网点

优惠券使用的方便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促销效果。为达到良好的促销效果,商家应该尽可能地增加优惠券的使用网点,为消费者提供方便。根据调查,出售该商品门店的比率与优惠券的实际使用率有正相关关系。美国营销公司提出的一条建议指出,只有在出售该商品的门店比率超过50%时,运用优惠券促销方式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3.4.3 适当的折价比率

优惠券的折价比率是影响其实际使用率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优惠券折价比率的确定应该以商品的折价为上限。而因商品本身的性质不同,优惠券的面值也应有所区别。对具有高周转率的商品,如食品等,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在制订优惠券的折价比率时,可以相应略低;而对刺激持久性消费品,如服饰类商品等,其优惠券比率可以相应略高。根据使用经验,零售价10%~30%的折价率是较为理想的。

3.4.4 有价值的优惠券

“容易得到的不会太珍惜,不容易得到的反而更珍惜”,这就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感知。要让自己的优惠券有价值,就要让顾客觉得你的优惠券不是随意就可以得到的。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一是让顾客掏钱买(当然还有一个前提,你必须保证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忠诚客户群,他们是需要这些优惠券的),能让顾客心甘情愿花钱买的东西本身已经让顾客有价值感了;二是控制数量,物以稀为贵,这种规律在优惠券的应用上同样适用。优惠券数量适当,通常能对消费者起到刺激作用,而优惠券的数量过多,反而让消费者觉得这样的优惠券并没有真正带来优惠,因此对此类优惠券也不珍惜,使促销效果大打折扣。

3.4.5 相对准确的回收率预测

在计算并确定所使用优惠券的各种成本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考虑优惠券的实际回收率,这样才能保证优惠券战略的顺利实施。然而,优惠券的实际回收率是所有促销活动中最难以测定的,通常只能根据一般常规和经验法则进行判断。美国尼尔森促销顾问公司通过研究,发现以下因素会影响优惠券兑换比率:

(1)分发方式;

(2)商品等级大小;

(3)优惠券的到达率;

(4)消费者对商品的需要度;

(5)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

(6)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7)优惠券的面值;

(8)商品品牌的新老程度;

(9)广告的设计与表现;

(10)优惠条件;

(11)使用地区范围;

(12)竞争品牌的活动内容。

3.4.6 有效的发放形式

1.直接送予消费者

此种类型优惠券通常是挨家挨户递送,或通过邮寄方式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此外,也可在街上散发、置于展示台上任人自取、通过商店“欢迎取用”告示牌吸引顾客索取、委托促销或直销公司代送,或利用其他的直达消费者渠道送出。其最大优点在于:优惠券散发的目标群明确,也就是说,对目标顾客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优惠券的送予对象可以通过调查和准备,根据消费者的某种特征,由散发者控制。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如商家可以有针对性地向中学生、教师等不同目标顾客群发放。而且,由于是直接传递,省去了众多中间环节,可以较好地保证优惠券到达目标消费者手中。

2.通过媒体发放

通过媒体发放优惠券主要是指通过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进行优惠券的发放。如今,国内消费者在各种印刷媒体上,均可看到各类优惠券的踪迹。此类优惠券有两种形式:一是一般优惠券,通常为报纸、杂志正常广告的一部分;二是独立式优惠券,通常为夹在其中的单页或单份,是在报纸、杂志以外单独印刷的优惠券。针对传播媒体读者对象的不同,各种类别的优惠券也应选择对口的媒体。

(1)报纸

报纸上的优惠券可在某一共同主标题下,以统一格式排列刊登。此种联刊式优惠券既可争取较大的刊登篇幅,又可吸引消费者注意另一种商品,使彼此间产生积极互动的作用。例如,我国这几年兴起的不少“丽人卡”“名仕卡”等类型的优惠卡,就是把很多商店、旅馆和游乐场等联合在一起以吸引共同的目标顾客。报纸优惠券的优点:一是花费的成本较低,只需支付报纸刊登的广告费和制作费;二是选择性大,报纸的种类众多,且多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虽然各种报纸的发行量有限,但优惠券可针对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报纸刊登,以符合目标读者的需要;三是弹性极大,报纸上的优惠券可根据版面尺寸、构图设计、时机性和发行区域的不同,而灵活变通;四是时效性强,由于报纸的时效性,优惠券可以较快地传到消费者手中。一般情况下,在都市地区,经由报纸传递的优惠券,具有很高的到达率和最快的兑换率。但根据调查和实践经验显示,运用报纸送出的优惠券的实际使用率较低,这大体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优惠券身处繁杂的广告和新闻当中,容易被读者忽略;二是优惠券本身的印刷质量难以很好地激起消费者的购买冲动。

(2)杂志

杂志上的优惠券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广告页上优惠券,是指在杂志内页中的商品广告上附带该商品的优惠券;另一种为彩色插页式优惠券,这种优惠券通常设计成为独立的卡片形式,其纸质比杂志用纸厚,尺寸较小,常直接装订或粘贴在杂志上。根据调查显示,优惠券如果是以单独插页的方式送出,其实际使用率比在一般广告页上印刷的要高出60%。原因就在于:一是印刷质量更高;二是容易从众多广告中脱颖而出。因而为达到更好的促销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量采用这种方式发放优惠券。但是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其成本较广告页上的优惠券略高,且在分发中容易遗失。经由杂志发送优惠券的优点:一是分送费用相当低,尤其是广告页上优惠券;二是可以吸引特定对象,此种优惠券可依杂志读者层的不同而特别制作,同时,可以根据区域性差异及编辑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当的杂志或栏目刊登;三是由于印刷较为精美、制作品质高,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3.随商品发放

此种优惠券常通过商品发送,吸引消费者下次购买时享受优惠。这种方式的优惠券在巩固产品市场、将普通消费者转变为忠实消费者的过程中有非常好的作用。尤其是对重复购买率高的日用品及食品等,其有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此种优惠券的发放方式一般分为“包装内”和“包装上”两种。“包装内”是指将优惠券直接附在包装里面,同时,商品的盒子或纸箱上常会以标贴特别注明,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值得注意的是:当食品类的商品使用包装内优惠券时,应注意小心处理,因为食品管理的规定极为严格,对纸张材料、印刷方式等均有严格的限制。这种发放方式在外资和合资公司中使用较多,国内企业也正逐渐认识并采用。“包装上”,是指在包装上某处附有优惠券,它可能是在包装标签纸上或印在纸箱上。消费者可以携带此包装或剪下优惠券,再次购买时享受价格优惠。

采用随商品发放优惠券方式的优点:一是节省分发成本,因为所分销的产品已经包括了优惠券,所以节省了大量的媒体费用;二是产品包装上的优惠券或者优惠券的提醒标识可以提供零售点的差异化,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促进产品销售;三是由于优惠券是随商品发放的,只有购买方能取得,使优惠券的破损率减至最低;四是可鼓励现有消费者再次购买同一品牌,提高品牌忠诚度;五是由于厂商掌握了配送通路,也能有效地掌握潜在消费市场,将优惠券适时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六是为交叉取胜的优惠券运用方式提供一个绝妙良机,通过非竞争性商品的互动,将优惠券送给新使用者及潜在消费群,从而扩大了销售面。如白象可以和蒙牛联合,共同开展优惠券促销,即白象利用方便面包装发行蒙牛酸奶优惠券,而蒙牛利用酸奶包装发行白象方便面优惠券,两个厂商相互利用、相互促销。如果想使用随商品赠送优惠券的方式来开拓市场,可以借助某个在该市场上已经较稳定的相关或互补产品,由它送出优惠券,在互补互利的基础上,达到进入市场的目的。

4.利用特殊渠道发放

零售业较为流行的优惠券发放渠道有:将优惠券印在收银机打出的发票背面、商店的购物袋上等。有的厂商则采用“以旧换新”方式开展优惠券促销,相当于优惠券作用的有:产品包装物、瓶盖、废旧产品等。例如,××纤维片举办的“省5元”活动规定:在为期1个月的促销期间,凡购买纤维片者,可凭原纤维片空盒1个享受5元的折价优惠。若当场购买,可当即退还空盒,当场享受折价优惠,并且空盒能累积计价。采用此法可有效鼓励消费者再次购买,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3.4.7 顾客第一

顾客第一有两个含义:一是要真心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二是要让顾客感觉真的能享受到实惠。现在商家推出的现金券、折扣券、吃一百送五十,表面上看起来真的是很优惠,很有让顾客能享受到实惠的感觉。但现实中,商家不仅对优惠券的使用时间做了限制,而且对每次消费所能使用的金额、使用的方式也有很严格的限制。结果让顾客期望大于实际,大有上当被骗之感。不可否认,促销就是围绕顾客占便宜的心理而做文章的,但是如果让顾客感觉根本没有获得实惠,或者实际优惠幅度小于所期望的,时间长了,就使商家陷入促销无方、促销无力的怪圈。因此,促销商家想给顾客优惠,就应该坚持顾客第一的出发点。

3.4.8 避免误兑

优惠券的兑换相当重要,但误兑却时常发生。对于如何降低误兑率,美国一家著名的市场营销公司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务必视优惠券如货币,通过设计、发送和处理的过程,防止错误的兑换;

(2)优惠券的价值切勿过高;

(3)单一品牌的优惠券,其价值不应超过产品本身的价值;

(4)力求折价办法清晰易懂,不易混淆;

(5)某种商品在区域内的铺货率不得低于50%;

(6)让零售店易于处理和承兑;

(7)设定一个规章并严格遵循,不能拒兑,以免引起不满,构成欺骗;

(8)先将促销方案和优惠券分发方式在小范围内试验,若无法确定这项活动是否可行,不要在地区推广;

(9)优惠券不易伪造,为防止被伪造,对价值高的优惠券最好用四色印刷,再加上防伪标志。

3.4.9 设计多种使用方法

根据促销商品和目标市场的不同,商家可以为优惠券设计多种使用方法:

(1)消费者在购买一件商品时,只要提交优惠券就能获得折价优惠。

(2)消费者在购买多件商品时,才能获得优惠。

(3)赠品优惠,例如,消费者购买了促销品牌的咖啡,可凭券获得一瓶果酱。

(4)样品优惠,消费者可凭券到指定地点免费兑换促销商品的试用样品。

(5)可兑换积分券的优惠券,消费者在购物后可凭券兑换一定分值的积分券积分券的分值到一定数额后,可获得奖品或奖金。

(6)消费者凭优惠券在规定时间内到商店购买指定的物品或者购买的金额达到规定的数目,可享受优惠券面值的折价优惠。

优惠券正在经历数字革命

电子优惠券这一新的营销平台已经在美国被广泛应用,并成为商家促销最有效的营销工具。2004年,美国企业商家提供了价值3000亿美元的优惠券。2005年美国消费者使用优惠券节省了近30亿美元。2006年,网络已经成为美国消费者获取优惠券的重要渠道,并且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电子优惠券的使用率更是高达17%,远远高于纸质优惠券的10%。商家使用电子优惠券具有低成本、增加新客户的数量、提高老客户的忠诚度、效果可见和方便快捷五大好处。因其独特的优势,电子优惠券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商家希望借助电子优惠券发布平台招揽顾客。

据统计,美国的网上购物者使用优惠券的人群数量根据商品类别来分,位列前十的依次是:食品杂货类36.9%,保健类33.3%,美容类32.7%,餐馆(非快餐食品)24.5%,书籍23.2%,玩具22.9%,快餐食品21.7%,电脑设备、软件21.4%,电子设备21%,服装、鞋1.2%,音乐CD9.1%。在中国,因为地域的限制和消费习惯的不同,优惠券的使用没有美国那么频繁,但也可以看到在易趣、淘宝网站上,已有“优惠、折扣券”的商品类别,优惠券不再是附属品,而已成为一种特殊商品,自身价值正在不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