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热线,与一位有10年“工龄”的老志愿者闲聊:一个人在一个机构当上10年的志愿者,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么坚持下来的呢?她说:热线是生活的另一扇窗户,只是喜欢,好像也没有特别的努力,就坚持下来了。之后,又有两位姐妹,深有感触地说:到了热线,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一个很幸福的人。理由是看见有那么多人生活在各式各样的痛苦之中,与她们相比,我们的生活是那么平静安宁,顶多偶尔有些无奈或不尽如人意,但这也实在不能算是不幸。
这或许多少有些阿Q式的自我安慰。但幸福的确是一种比照的结果。倘使一个人生下来就住在天堂,从不知道天堂之外的世界,又哪能知道天堂的好处呢?
我们每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上班、看孩子、做家务,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每天都似乎有打理不完的事——我们的钱总是买完房子要买家具,买完家具要买车,总是没有够花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总是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上完大学要成家,成家之后自然又要看孩子,我们的责任似乎永远没有尽完的时候。人生如一辆永远停不下来的跑车,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我们除了小心翼翼,尽心竭力,哪里知道“我们”以外的他人都在做些什么,又哪能知道我们是幸还是不幸。
但有一天,我把自己的跑车拐到了妇女研究会,成了一名热线咨询员——生活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我们开始倾听窗外的人生与故事,看到了另一种人生:有许多姐妹,她们和我们一样勤劳善良,但她们却遭受着丈夫的毒打、虐待与背弃。她们的许多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土地权、工作权、探视权以及爱的权利都得不到保障。她们没有温暖的家,有的只是恐惧与伤心。她们的故事为我们起开了生活的另一面,让我们对人生的认识更为全面,重新去界定爱、幸福与家园的含义。
我们在热线的咨询中,为那些求助的姐妹提供友善的关爱与情感的支持,当然我们也为她们提供一定的法律支持与紧急援助。但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协助她们获得成长,提高应对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能自己走出困境。但是,爱是一种能力,帮助别人更是一种能力,如果我们要帮助别人获得成长,自己首先需要获得成长。我们需要开阔眼界,看到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和具体步骤,然后才能帮助我们的来访者找到她走出困境的方法。
在研究会,在热线,我们获得各种培训,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提高了我们的咨询能力,让我们获得了助人的技能。知识的拓展本身就是眼界的拓展,尤其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观点,不仅让我们在咨询中学会了尊重他人,懂得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都是他个人处境与成长的结果,这样更容易去理解和接纳别人。而且,“以来访者为中心”其实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工具。我们怎么看世界,并非世界本来就是那样,而是看你站在谁的立场、以谁的观点来看,世界才成为你看到的那样。这个工具让我们懂得,我们经常要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观点来看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才可能相对全面和接近真实。这种对世界的观感,自然不是囚禁在我们个人的世界中能够发现的,所以,这自然是“开窗”的作用。
在研究会,我与众多的志愿者相识相知,结为姐妹,我们不仅为一份助人的事业贡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为我们自己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扉的场所和机会。我们在姐妹情谊中获得情感的支持与润泽,在彼此的关怀中化解着人生的某些坎坷,享受着人生的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