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6330700000046

第46章 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中医病名水饮证

症状

1.悬饮。主要表现为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2.水肿。主要表现为一身悉肿,尤以下半身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水饮分布的部位不同可以出现相应的不同症状。例如水饮停于胸胁部位即为胸水,位置决定必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症状上可见气短呼吸困难,喘急等。同时可能导致胸胁疼痛,疼痛的特点是在咳嗽和深呼吸时加剧,还会伴有可以延伸到背部的牵引痛。同时水饮影响肺部功能会引发咳嗽气喘,影响胃部则使胃气不平而干呕。如水饮停留于腹部,既是腹水,症状可见腹部肿大胀满,甚至腹大如鼓。水饮聚集则气机阻滞,在胃脘部可以表现为痞满、胀闷,严重者可见腹壁坚硬。如水饮泛滥于肌肤,则表现为水肿,特点一般表现为肿胀严重,日久不消,并且以下肢为甚。由于水饮内停,水液不能正常代谢,所以小便量小。有的病人还会表现出大便秘结,这与水气阻滞、肠腑传导功不能正常运行有关。而舌苔滑润、脉诊沉弦均为水饮内停的表现。由此可见,水饮证的症状多由有形之邪引起,在诊断时除了注意以上临床表现之外,还可以结合胸水、腹水的现代检查方法,包括听诊、叩诊、X射线检查、超声检查和穿刺等帮助诊断。然而水饮又往往是由体内脾、肺、肾、心、肝等脏腑发生病变后,影响了水液代谢而产生的,所以发现有水饮停聚的现象后,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辨证,找出水饮产生的根本原因,不能只停留在水饮证的诊断上。

【用方】

十枣汤——《伤寒论》

方剂说明

攻逐水饮。

临床上常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等病引起的胸腔或腹腔积液,也用于慢性肾炎产生的全身水肿。服用后,随着大便排出大部分水液,小便量也会相应增多,体内水饮可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由于本方对人体的内脏、血液循环、神经、免疫等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所以本方还可以用于胃酸过多、精神分裂症、神经痛等多种疾病出现水饮内伏症状的情况,尤其对于一些顽固难去的水饮,多数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组成

甘遂、大戟、芫花各等分,分别捣为散,煮大枣十枚,纳药末。强人服2g,羸人服1g,温服,平旦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歌曰:十枣遂戟与芫花,攻逐水饮效堪夸。

配伍说明

十枣汤所针对的内停水饮均为水液大量积聚的有形之邪,并非一般化湿、利水的方法可以奏效。故方中使用大戟、甘遂、芫花等峻泻逐水之品。方中甘遂苦寒有毒,善行经髓络脉之水湿。芫花辛温有毒,善消胸胁伏饮痰癖。大戟苦寒有毒,善泻脏腑之水邪。三药峻烈,各有专攻,合用之,则攻逐水饮之功甚著。用大枣十枚煎汤送服,意在益脾缓中,防止逐水过猛伤及脾胃,并可缓和诸药之毒性,使邪去而不伤正气。本方之所以命名为十枣汤,也是由于大枣在本方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十枣汤的成分组成中,大戟、甘遂和芫花均有刺激肠道平滑肌,增加肠蠕动频率,引起腹泻特别是水泻的作用,三药均可利尿,其中大戟的效果稍微缓和,药毒性也比较低。在通利大小便的同时,这三味药材也能对人体的内脏、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方剂制备

上三味药材分别研磨为细末,混合均匀。取约300毫升清水,煮大枣10枚,取枣汤约160毫升,身体健壮者取药末1~1.5g,体质虚弱者取药末0.6~1g,混合枣汤服下。清晨空腹温服,一日一次。正常取效应药后大便作水泻,如水饮未净可隔日再依法服用。现代也有将混合药粉装入胶囊内,每粒0.5g,根据身体状况一次1~3粒,以大枣10~15枚煎汤,清晨空腹送服。

使用注意

1.使用方法:一是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二是从小量开始,且于清晨空腹服用;三是服药得快利后,宜食糜粥以保养脾胃。

2.十枣汤为攻邪治标之剂,虽有大枣保护胃气,毕竟易伤正气,所以在使用时除需要对水饮证的辨证准确无误之外,还需要注意病人体质不同及服药后的反应。如果病人体质差,需要先补养正气,或攻补兼施。服药后如水饮未尽,需要确认病人正气尚强才可以继续服用,否则需要暂停用药,待正气恢复后再用。在剂量上也要先用小量,如病人身体可以承受并且水饮尚余,才可以继续服药,决不能贸然妄用。

3.如服药后腹泻不止,可服冷稀粥以止泻,注意病人是否有脱水状况及电解质失衡表现。

4.去除水饮之邪后还需找到引发水饮的病因。

临症加减

壮实人风痰郁热,肢体麻痹,走注疼痛湿热肿满,气血壅滞,不得宣通,及积痰翻胃者,原方不用大枣,加大黄、黑丑、轻粉,合为水丸,名三花神佑丸。

典型案例

韩某,女,19岁。发热胸痛5天,以右侧为主,深呼吸及咳嗽的时候加重,呼吸浅短急促,自觉头昏重。查体右侧胸廓、肋间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气管向左移位,叩诊右胸成浊音,下部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语颤消失。舌苔白滑,舌质嫩红。脉诊沉弦。诊断为水饮悬胸证,处方十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