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在各国政府大规模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触底回升。在及时有力的刺激政策下,我国经济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并率先复苏。在此期间,信达公司迎来了十周年庆典,各项业务健康发展,改制工作全面启动。值此之际,《救火队?消防队!》作为信达公司资产管理案例精选第五辑,呈现在大家面前。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我国先后经历了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国有企业大面积陷入经营困境,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剧增,对银行信用乃至国家信用产生了不利影响,并直接威胁到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信达公司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管理和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十年来,资产管理公司圆满完成了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任务,有效帮助了国有银行、国有企业脱困改制,轻装上阵,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得以显著改善。
2008年,当美国次贷危机演化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来袭时,我国经济虽然也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但金融体系保持了基本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态势。尽管有很多原因,但这跟党中央、国务院十年前的决策,与监管部门、银行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十年前,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员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及其下属的信托公司,几乎没有不良资产管理的经验,缺乏资产处置的必要手段,更重要的是缺乏资产管理和处置的有效制度办法。可以说,当时的资产管理公司只是一支仓促之间组建起来的“金融救火队”,只有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救火”目标,以及缺乏经验的“救火队员”。
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国家相继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了资产管理和处置程序,减免了资产处置税费,提高了资产处置效率。十年来,资产管理公司累计接收、管理各类不良资产3.4万亿元,在高效处置不良资产、提升不良资产价值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锻炼和聚集了一批精通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通过不断进行内部改革、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了管理水平。除了不良资产管理外,资产管理公司还先后托管经营或清算了一些问题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其他违规机构。此外,资产管理公司还通过资产管理案例研究,在回收资产的同时为社会回收了相关经验和教训。可以说,经过十年的锤炼,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化解金融风险的“金融消防队”。
“救火队”核心在“救”,也就是阻止、控制,是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消防队”兼顾“消”与“防”,消指灭火或救火;防指预先作好应急准备,也就是防火。“救火队”有专业的,也有义务(志愿)的;“消防队”则一定是专业的,配备专业的人员、装备,有着严格的制度,能够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高效扑灭各种复杂的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同时还能提供专业的防火建议。
用“火”之利,防“火”之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金融领域也蕴藏着风险,当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发展成为金融危机。当金融危机发生时,能不能及时防范,能不能将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害减轻到最小程度,需要“金融消防队”站在全局的高度参与金融风险处置工作,充分体现作为国有金融企业的高度政治责任感,以及对国家、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成本,有效化解各种金融风险。
2005年以来,信达公司金融风险研究中心一直在坚持整理资产管理案例。应当说,这项工作能够坚持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本案例集收录了28个案例,反映了信达公司近年来的资产管理实践,表明了信达公司在经营理念、业务、技术等方面的进步,已经从“金融救火队”发展成为“金融消防队”。
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信达公司已站在了商业化转型的新起点。当前,信达公司已基本实现从处置资产向经营资产的转变,围绕资产管理的相关金融服务平台已基本完成搭建,金融控股公司已初具雏形。我相信,在公司改制推动下,信达公司一定能够更好地发挥“金融消防队”的作用,为国家金融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