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售货员的作用
一个合格的售货员,不在于他是否能说会道,而取决于他的敬业精神和对工作、对企业的热爱,对客户的一片爱心。所以,其一言一语,都必须为企业的形象着想,为客户着想,让客户切身感到售货员对其的尊敬、感谢和热爱。
二、丰富的商品知识
在销售用语中,使用最多的是介绍商品。没有丰富的商品知识,仅有热情,是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的。
作为一个售货员,必须对自己经销的商品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为此,必须细心观察,虚心请教,热心学习;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日趋丰富。
售货员须掌握的商品知识包括:
1.质量、种类、规格及其他技术指标;
2.用途、用法、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
3.色彩、外观设计;
4.使用年限及保护、保存方法;
5.与同类商品的比较;
6.价格及经济性。
三、用语技巧
同一句话,不同的说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既可以让客户慷慨解囊,也可以使其分文不出。问题就在于语言技巧。
1.讲究讲话的顺序和逻辑件
思维混乱,语无伦次,必将导致客户不知所云、无所适从。售货员必须掌握如何用语言吸引客户、说服客户和满足客户。如同写文章,应深知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结束、中问如何起承转合、如何布局谋篇。
2.突出要点和重点
销售用语的重点在于推荐和说明,其他仅仅是铺垫。因此,在接待客户时,必须抓住重点,突出要点,以引起客户的购买兴趣。
3.不讲多余的话
与上述相适应,售货员尽量不讲与买卖无关的话,以致分散客户的注意力。扯东扯西,说长道短,会引起客户的反感。客户人店的目的不是来聊天,所以,售货员的语言必须服从于使客户产生购买行为。
4.语调要平缓
售货员讲话不能太快,一是避免客户听不清楚,二是避免客户产生强销强卖的感觉。
5.不夸大其词
不着边际地吹嘘夸大,可能暂时会推销出商品,并非恒久的良策,客户吃亏上当只能是一次,以后绝不会重蹈覆辙,所以,最终受损失的还是商店。诚实客观地介绍推荐,才是长久的良策。
6.决不能对客户无礼
对客户在语言上失礼,以致使用讽刺、挖苦或污辱性语言,不仅会气跑一个客户,对其他在场或不在场的客户,也会产生不易消除的恶劣影响,会使企业形象受到极大损失。因此,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7.不要与客户发生争论
在推荐介绍商品时,若客户有不同意见,绝对不能反驳客户,只需耐心地倾听客户意见即可:如确需纠正客户的意见,应面带微笑,言语柔和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8.因人而言
售货员每天接待的人五花八门,应根据说话对象,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对有的人可以侃侃而谈,对有的人则应洗耳恭听;有时候可以从正面说明,有时候要反面表达,不能千篇一律。
9.正确运用语言
(1)换个说法。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销售领域,忠言往往逆耳。如谈及商品“质量坏”时,不如讲“质量不好”顺耳,又如讲商品是“价格太高”时,不如讲“价格不低”,这虽近乎于文字游戏,但对客户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2)不讲粗俗语言。决不能将市井语言用于接待客户。
(3)不使用方言土语。特别是对客户构成复杂的大型商品来说,这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但对地方上的商店来讲,就无法强人所难。另外,尽量不使用时髦语言,不能夹杂外语。
(4)不能先褒后贬。所谓先褒后贬,是指先讲好处,后讲坏处。举例说明:介绍一种糕点,可以说“这种糕点很好吃,但是较硬。”也可以说“这种糕点较硬,但是很好吃”。不言自明,后一种说法的语言效果比前一种要好得多。
(5)要通俗易懂。售货员不能故作高深,如果客户听不懂,即便讲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
四、声音、表情与动作
1.声音首先要求清楚,语速平缓,其次要求悦耳动听、抑扬适度。
2.在进行语言表达时,要配以自然的表情与动作。
3.微笑能够化解一切隔阂,所以在接待客户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微笑。
4.微笑不是技巧,应出自内心的真诚。
5.在服务过程中,放肆大笑,故作姿态的夸张动作,会破坏购物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