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前不久,著名电影导演郑洞天应邀参加了一次庆祝活动。现场气氛活跃,有个年轻人向他提问:“我是电影学院的学生。我有个梦想,将来像您一样,做一名出色的电影导演,您能给我一些指点吗?”郑洞天只说了两个字:“热爱”。年轻人一脸迷惘,“我做梦都想当大导演,当然热爱电影?”郑洞天淡淡一笑,“那要看你爱得有多深?”接着,他谈起了自己平生最崇拜的人——张水华。
张水华是我国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先后拍摄了《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等影片,均为传世经典。70年代末,文革刚刚结束,张水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恢复工作,开始拍摄由鲁迅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伤逝》。那时候,国家百废待兴,物资严重缺乏,厂里迫于无奈,只好限制每个摄制组的耗片比为1比3,也就是说拍摄一集电影最多只能消耗三集电影胶片。惟独张水华例外,耗片比可以达到1比6,因为他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而且拍电影是认真出了名的,每个镜头总要比别人多拍好几遍。
一天上午,北影厂的领导正在开会,张水华闯了进来,直接就问厂长汪洋:“胶片多少钱一本?”汪洋被他问得一头雾水,因为在当时的体制下,导演只管专心拍戏,至于胶片价格、电影成本与导演的工作毫不相干。看到汪洋一脸疑惑,张水华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上次有几个镜头没拍好,我想用我的工资再买几本胶片。”汪洋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伤逝》拍完之后,有几个重拍了多次的镜头,张水华还是觉得不够完美,想重拍。其实在那时,他已经是电影界公认的泰斗,只要是他拍出来的东西,那就是权威,即使不重拍那几个镜头,也没人会提出质疑。可张水华太爱电影了,如果作品中有一点点“瑕疵”,他绝对无法容忍。但问题是,厂里划拨的胶片全都用完了,如果再问厂里要,他开不了口,因为厂里已经给了自己特殊照顾。考虑再三,他终于想出了这个“两全齐美”的主意。
张水华对电影的虔诚和热爱震撼了所有人,后来厂里经过集体研究,一致决定拒绝他的要求——不让他掏工资,又给他特批了几本胶片。
不为名,更不为利,只为了心中那份神圣的执着,和炽热的追求,这才是真正的热爱,发自肺腑,源于真心。一个人对一项事业热爱如此,想不成功也难啊,由此看来,张水华能成为中国电影界的泰山北斗,绝非偶然。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同样的事业岗位,同样的智商能力,同样的起点背景,不同的人却会做出不同的成绩,甚至还会有天壤之别,原因何在?张水华就是答案。事业的道路上,走得最远的,往往就是对事业爱得最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