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293200000048

第48章 祈福母子的分娩食俗

分娩对于孕妇和家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意味着新生命的诞生,产妇也在分娩过程中承担着风险。为了表达人们对产妇和新生儿的祝福,民间产生看了很多与此有关的食俗。

中国各地自古以来就有诸多分娩食俗,这些食俗从在临产之前一直延续到孩子出生之后。最早的分娩食俗是由催生食礼拉开序幕的。

分娩时的催生礼

临近分娩时,人们最担心的是孩子能否顺利生下来。为了避免孕妇难产,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来促使孕妇顺利生产。民间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由娘家给孕妇送“催生饭”。侗族妇女在临产之前,母亲就要为女儿煮上一大碗米饭,并且要包进煎蛋和炒肉,盖上洁净的绣花帕子放在竹篮里,为了表达对孕妇生男孩的祝愿,送饭时一定要左脚先出门。如果女儿吃了还不能顺利生产,母亲还要继续送,直到生下孩子为止。

绍兴一带的催产礼

孕妇将要分娩之时,民间俗称为“落月”。娘家要给女儿送鸡蛋、红糖、生姜、核桃及婴儿的衣服,称“催产”。在绍兴一带,娘家还要将熟了的鸭子盛放在罐子里面端到婿家,为了祈祷女儿生下男孩,在去往女儿家的路上送饭人还要喊:“阿官(与‘鸭罐’同音)来哉!阿官来哉!”除此以外,娘家人还要用红布包裹的若干只红蛋送到女儿床上。这时,应该马上解开包裹让红蛋滚出来,此举包含有预祝女儿顺利生产的意思。娘家人还要送往婿家几只活鸡,只数没有限制,但是绝对不能成双。送到后要马上打开鸡笼,看第一只跑出来的是公鸡还是母鸡,用此举来预测孕妇生下的婴儿性别。

产妇的饮食进补

产后,产妇的身体非常虚弱,为了能使其身体尽快恢复,很多地方都有着历史悠久的产妇进补食俗。南方产妇产后经常食用糯米,坐月子期间要给产妇煮糯米粥、糯米饭,酿糯米酒。福建一带也习惯用糯米放在老酒中煮食,据说有散瘀、驱寒、补血的效果。四川地区则有着给产妇在米酒中放些川贝、当归等生血药物的食俗,有时还要加莲子,以增加滋养。在新疆的哈萨克族,产妇产后一般都喝会有营养的全羊汤,所谓全羊汤是把羊的每个部位都剔一些放在锅里煮。当地的邻里乡亲们前来探望产妇,也要送上一盆全羊汤庆贺。藏族产妇产后会食用母牛的坐子骨,当地人们认为它是绝佳的滋补食品,在产前几个月,产妇家人就会准备一架牛的坐子骨晒干留用。山东除在给产后妇女吃的粥内放红枣之外,还要放花生米,当地流传着:“常吃花生能养生,吃了花生不想晕”的谚语。在河套平原生活的汉族人,产后还要吃用小米加红糖、红枣煮制而成的“二红粥”,每天一共要吃八顿。两湖地区,产妇产后每天都要喝红糖水,当地人们普遍认为红糖具有补血的作用。

分娩后报喜食俗

新生儿降生之后,很多地方都有给外婆报喜的风俗,在这些风俗中饮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湘西一带,小孩出生后,女婿要带好两斤酒、两斤肉、两斤糖和一只鸡到岳母家报喜,岳母根据女婿报喜带来的是公鸡还是母鸡,就可以判断出新生儿的性别。公鸡表示生男孩,母鸡表示生女孩,双鸡表示生双胞胎。在西南彝族及湘鄂一带均有以鸡报喜的习俗。

产后的饮食禁忌

产后的女性不仅要着重饮食进补,更要注意饮食上的禁忌。俗话说:“胎前一盆火,饮食不宜暖;产后一块冰,寒物要当心。”产后妇女在饮食方面,切忌生、冷、酸、辣。忌生、冷是怕伤其阴气;忌酸,是怕牙齿不周;忌辣,是怕引起婴儿上火。这些饮食禁忌都得到了科学的认证,值得被提倡。但是一些地方民间有些饮食禁忌却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如:一些地区禁止产后妇女食用猪肉,当地人们认为认为猪肉发阴;还有一些地方禁止产后妇女吃豆腐、白菜,而且忌喝生水,说是吃了会拉肚子;一些地方产妇还忌吃豆角或弯形蔬菜,说是吃后婴儿不能直立成长。这些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禁忌,我们一定要弃头陈腐观念,让产妇科学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