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293200000044

第44章 举家同庆的婚礼食俗

婚礼是人生大事,为了婚姻缔结的圆满,男女双方都对婚礼精心准备,饮食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婚礼中举办婚宴,闹洞房,合卺等重要婚俗都需要饮食来参与,因此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婚礼食俗。

自古以来,在婚礼之上就少不了亲朋好友们前来贺喜,因此举办婚礼之家还要设宴款待众宾客。与此同时,在闹洞房之时,为了增加婚礼的喜庆程度,众人也都会利用食品为道具,把婚礼气氛推向高潮。

婚宴食俗

婚宴在民间又被称为“喜宴”、“吃喜酒”,为表达对来访贺喜之人的感谢而设置,热闹隆重而又讲究颇多。在古代,婚礼之时办酒席宴请众人是男女正式成婚的一种权威证明。即便到了现代,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一些人的观念中。

婚宴一般在新郎、新娘拜堂仪式完毕后举行。如果前来贺喜的宾客较多,则要分两天举办。民间婚宴有着讲究和繁琐的礼俗,婚宴进行之时,遵循长幼有序的传统思想,首先要由一名专门人员负责引领贺喜宾客按照秩序落座。除了个别地区的婚宴是围地而坐、席地而食不太讲究席位外,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婚宴十分重视席位主次的安排。

各地关于婚宴席位的坐法都不尽相同,如鄂东一带,按照当地的房屋结构,婚宴一般都要在堂屋内举行,由于场地的限制,每次只能开四席,四席开完,接着再开,当地称“流水席”。同开的四桌筵席,有主次席面之分。一席一般为新郎的舅舅、媒人以及族中德高望重者。二席一般为姑父、姑妈、姨父、姨妈等父母辈亲戚。三席、四席为新郎辈亲戚和一般宾客。八仙桌的四方八位,也有主次席位之分。以首席为例,中堂的右边席位上是新郎的舅舅,左边席位上是媒人,其他席位根据来客的主次,依次排定。

在民间婚宴上,有的菜不是在婚宴上吃的,给赴宴宾客带回家吃,这类菜叫“分菜”。分菜一般是炸制的无汁菜,常做成块状或圆子便于分装携带。婚宴不仅以上菜的多少来显示规格的高低,还特别讲究酒席菜谱的编排和菜名蕴含的吉祥祝福寓意。俗谓“双喜、四全、婚扣八”,即讲究菜肴要成双成对,逢四扣八,以包含“待要发,不离八”的民俗意识。民间风俗还认为,喜桌越多越能显示主家人缘好,得到邻里的祝福越多越有威望。

婚宴结束后离开席位也讲究秩序,在湖北安陆一带,主桌未散席,其他桌的客人不能随便离席,吃完了也得奉陪,直到主桌散席方可离席。在主桌中,第一席上的人不起身,同桌其他客人也决不可随意离席。

洞房食俗

婚宴结束之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之后就是一系列热闹的活动,饮食是人们洞房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在中国一些地方,新人入洞房时有“撒喜果”的婚俗,有的地方也叫“撒帐礼”、“撒五子”。这种习俗起源于汉代,到了宋代撒豆谷已成为了流行于民间和上流贵族社会的一种风俗。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的《嫁娶篇》中说道:“迎至男家门首,时辰将正,乐官妓女及茶酒等人,互念诗词拦门,求利市钱红。克择官执花斟,盛放五谷、豆、钱、彩果,望门而撒,小儿争拾之,谓之‘撒豆谷’,以压青阳煞耳。方请新人下车。”撒帐之时,新郎、新娘坐在床沿上,由一位父母和子女健在,有一定财富及社会地位的“全福人”手捧果盘,将盘中各种干果向帐内抛撒,边撒边呼彩语。

民间夫妻共吃团圆饭食俗

在中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新人进入洞房还要举行“食圆礼”。洞房中央摆一张桌子,新婚夫妇相对坐在桌子两边,这时全福人还要端上两碗水磨糯米汤圆,让两人先吃自己碗里的,然后接着吃对方的,一只只交替着吃,或由全福人夹到新郎、新娘嘴里吃。“食圆”象征夫妇幸福团圆。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团圆饭吃的是被称为“老考太”的粥,新郎新娘共用一双筷子、一个碗吃“老考太”,寓意同甘共苦、白头老。蒙古族则新郎新娘共吃坚韧的羊颈骨或羊膝骨,表示新婚夫妇会甘苦同尝,忠贞不渝,永远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