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293200000002

第2章 燧人氏教民熟食

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完全改变了人类饮食的现状,使原始饮食向健康饮食文明迈进,标志着人类告别野蛮,走向文明,是人类健康饮食文化的开端。

传说燧人氏钻木取火,火不仅把人类带入到文明时代,更是人类一切文化发展的始祖和渊源,也是文明所需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从原始人到现代人智慧产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火。火的出现也是饮食文化和烹饪历史的开端。

燧人氏的传说

中国历史上,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广为传颂,一些历史典籍中也有记载。《周礼》中说:“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韩非子五蠹》中说:“上古之世,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后汉徐干在《中论治学》中也说:“太昊观天地而画八卦,遂人察时令而钻火,帝轩闻风鸣而调律,仓颉观鸟迹而作书,斯火圣之学乎。”

在远古时代,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传说,当时有个燧明国,国内有一种树名字叫燧木。猫头鹰经常用嘴去啄燧木,燧木就发出火花。有一位圣人从中受到启发,就折下燧木枝,用燧木枝钻燧木,终于生出了火。后来,圣人把火种保存下来的同时,也把取火的方式传授给了大家,大家对他无比尊敬,称他为“燧人氏”。商丘是燧人氏生活、安厝之地,所以商丘的后人们尊称燧人氏为“火祖”。

据说,燧人氏还教会人类捕鱼,原来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腥臊不能吃,懂得了取火的办法后,就可以烧熟来吃了。把猎获的禽兽鱼虾直接放到篝火上烧烤,是最原始的烹饪方法。这种烹制熟食的方式,至少持续了一百几十万年。

燧人氏不仅开创了饮食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以“石烹”为标志的一系列烹饪方法。这些主要方法有:炮,用火来直接烤果子、肉类等食物;煲,用泥裹果子和肉类之后再进行烧烤;炙,把肉割成小片串起来烧烤;烙,用烧红的石子把食物烫熟;焙,指先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熟;奥,也就是“熬”,将石器盛上水,把食物放在水里再移到火上煮。这些方法,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人工取火点亮人类进化之路

在现代人看来,取火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对于先民来说,从懂得用火烧制食物到发明人工取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最早使用的是被称作“天火”的自然火。那时,原始人类在森林里群居,就经常会遇到雷电引起的大火。每次遇到大火时,人们就会发现在灰烬中的被烧熟的动物,当他们捡起来吃后,觉得熟食比生食好吃。于是,就把火种保留下来,用于烧制食物、照明和取暖。但是懂得使用火和保存火并不等于会制造火,只有当人类懂得制造火之后,先民们才真正进入到饮食的熟食阶段。

火的用途在原始时代是有局限性的。归纳起来,人类只有利用火来烧制食物和取暖。此外,在一些紧急情况之中,人们还可以用火来防御猛兽的袭击和猎取野兽,它既是武器又是工具。自从人类懂得了人工取火,就再也不怕篝火熄灭了,他们逐渐成为了熟练运用火的主人。人类自从有了自己造出来的火,开始有比较稳定的火化熟食,减少了生食对人类健康的侵害,人类体质上越来越接近现代人,进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人工取火点亮了人类进化之路。

延伸阅读

商丘火文化

人氏在商丘钻木取火,开启了中华文明,点燃了中华智慧之火。

人氏以降,每一朝代都有管火的官员,掌管着全国火的使用,其中有名的有炎帝、祝融和伯。

皇陵与火神台(

伯台),

人氏与伯,成为商丘独特的火文化景观。因此,商丘有“火都”、“火墟”的称谓,是火文化的源头。商丘人对“火源”、“火种”、“火神”的崇拜热情与中华“人间烟火”、“香火”的文化观念深深相连。商丘的“火神节”:人们怀着朝圣的心情,真情感激上苍对人类的恩典,是对人类生命生存的感恩,是对祖先几千年艰涩步履的追念。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化,“火”的不屈不挠、炽热滚烫的精神内涵,成为商丘人民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

皇陵、火神台、火神节庙会及火文化的习俗,这些体现火文化神奇力的载体,成为商丘庞大火文化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