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辉煌与困窘
6285500000010

第10章 印象台湾教育

2002年6月,我随陕西省民办教育考察团赴台考察。期间10余天时间,和台湾教育界最基层的同仁有过一次比较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对台湾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很想尽快诉诸文字,将台湾教育的情况介绍给大陆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借鉴,但又怕自己走马观花式的考察并未真正掌握台湾教育的实情,造成以讹传讹,贻笑大方,故迟迟不敢动笔。此事便成为我内心多年来始终割舍不下的一个情结,于是找来几本研究台湾教育的书籍认真阅读之后,结合自己实地考察的感受便产生了这篇文字。算来已五年过去了,不敢说真正掌握了台湾教育的真实情况,实为了却自己淤积于胸数年的一个情结,故以印象命之,以求对我域同仁有所启示。

一、台湾中小学的基本情况

(一)办学模式

台湾教育的最高管理机构是“教育部”,各市县均设“教育局”。

台湾学校的基本模式分为国立和私立两种。以国立为主。相当于大陆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

台湾教育的学制同样为6-3-3制。在国小加国中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前设有幼稚园(大陆叫幼儿园),之后有高中、高职、五专(五年制专科)管道。高、职中之后有两年制的二专、四年制的大学,以及技术学院可作选择,五专毕业生可选择插大或就读二年制技术学院。同时存在的还有3+3年的完全中学,以及高、职中学程的综合高中。大学、二技毕业之后则有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等研究生就学制。

以目前台湾主流社会价值来说,国小、国中、高中、大学一共16年的就学生涯,是以升学导向的台湾社会公认的基本教育年限。而在国中毕业后选择技职体系的学生,升学管道看似多元,但在国中之后的各种学制,如要转换跑道,则要经历资格认定、学分抵免的过程,往往造成就学时程的延长。

台湾的学历本位日益严重,对于百万名莘莘学子而言,如何依照个人志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升学管道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抉择。对于家长而言,尊重子女的选择,给予适当的建议也是避免让学子承受压力的重要课题。

台湾国立中小学的办学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民间捐助为辅。所有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委员会。家委会负责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校舍维修以及内部设备添置等事宜,权力比较大。学校需维修、改建、扩建和添置设备,由家委会负责设计、预算、筹集资金,并组织实施。所需资金由家委会打报告给当地政府,阐明理由。得到批准后,政府会拨付一定数额款项给学校。不足部分由家委会召集家长代表商议募捐。由于家长一般都比较富有,募捐活动一般都很顺利。

(二)课程结构及设置

台湾课程管理分三个层次:“国家”、地方及学校。由“教育部”编制纲要,统领课程发展;地方教育局负责实施,培训师资,开发地方课程;学校是实行课程的具体单位,也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甚至倡导留下“空白”课程由教师自编,发挥教师积极性。台湾规定各校成立课程委员会,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目前台湾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与设置,源自于2001年“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颁布的《国民教育九年一贯制课程暂行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具体结构和设置包括“七个学习领域”和“课程分配”两部分。

1.七个学习领域

《纲要》之结构与设置按人与自己、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维框架展开,把所有课程划分为七个学习领域,每个领域有独特的课程目标,强调内容的统整性。为培养公民应具有的十项基本能力,教育课程主要按个体发展、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三个方面,提供语文、健康与体能、社会、艺术与人文素养、数学、自然与科技及综合活动等七大学习领域。其内涵为:

(1)语文学习领域:包含本地语文、英语、外国语文等,注重对语文的听说读写、基本沟通能力、文化与习俗等学习。

(2)健康与体能学习领域:包含身心发展与健康、运动技能、健康环境、运动及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学习。

(3)社会学习领域:包含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社会制度、道德规范、政治发展、经济活动、民主法治、人际互动、公民责任、乡土教育、生活应用、爱护环境与实践等学习。

(4)艺术与人文素养学习领域:包含音乐、美术、表演艺术等学习,陶冶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想象与创造的人文素养,并积极参与文艺活动。

(5)数学学习领域:包含数形量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日常生活中数量问题,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联结,解题过程,推理思考,创造能力,以及与自己或他人沟通数学内涵的能力。

(6)自然与科技学习领域:包含物质与能量、生命世界、地球环境、生态保护、信息科技等学习,注重科学及科学研究技能,培养尊重生命、爱护环境的情操及善用科技与运用信息等能力,并能实践于日常生活中。

(7)综合活动领域:包含童军活动、辅导活动、团体活动,及运用校内外资源独立设计之学习活动。

2.课时分配

(1)在语文、数学、健康与体育、社会、自然与科技、艺术与人文和综合活动七个领域中,语文占20~30%,其余各占10~15%,各校在此范围内弹性安排。

(2)课程计划中,分两类教学节数,一是基本教学节数,占80%;二是弹性教学节数,占20%,为授完最低节数之外可供学校和班级开设不同课程之节数,分为“学校行事节数”和“班级弹性教学节数”,可利用此段时间办理全校性活动,或教学辅导等。

(3)必修课比例为:一至六年级必修节数占基本教学节数的80~90%,选修节数占10~20%;七至九年级必修节数占基本教学节数的20~30%。

总体而言,台湾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有多元化的特点。各类学校的课程主要包括:“一般课程”、“特色课程”(包括:看、听、想;观察与描述;图资世界;田园教学;社会资讯;资源课程。)、“艺术课程”、“体育课程”。各学校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新设置的特色课程各不相同。例如,薇阁学校的田园教学;建安国民小学的萤火虫教学和溪流教学;玉峰国民小学的舞狮、舞龙、武术、直笛教学。

中小学课程主要有:国语、数学、自然、英文、英语生活、语言能力辅导、历史、地理、公民、健康、体育(包括游戏、网球、高尔夫球、体操或舞蹈)、艺术(包括音乐、美术、喜剧)、综合活动、社会资讯、资源课程(包括国语辅强、英语增强、英语辅强、数学增强)、田园教学。

小学课程主要有:国语、社会、乡土语言、音乐、美术、体育、数学、自然、英语、电脑、田园教学、观察与描述、图书馆应用、创意班级活动等。

一些学校在一般课程的设置中采用双轨教科书,即台湾九年一贯制教科书和美国教科书。

台湾的课程目标有五条:

(1)要求学生具备了解自我、尊重与欣赏他人及不同文化等方面的能力。

(2)要求学生具备理性与感性的调和、知与行合一、人文与科技的整合等统整能力。

(3)要求学生具备自我表达、独立思考、与人沟通、包容异己、团队合作、社会服务、负责守法等民主素养。

(4)要求学生具备乡土情、爱国心、世界观(涵盖文化与生态)等乡土与国际意识。

(5)要求学生具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信息与语言的运用等终身学习能力。

从台湾的课程设置来看,台湾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品格、情操、意志力的锻炼。例如田园教学中的野外攀缘是培养学生胆量、体能和意志力的课程。网球、高尔夫球、舞蹈、喜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高雅品格和素质。总之,台湾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更具有人性化特点,更适合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台湾中小学的课程变革

上述台湾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也是经历数次变革和发展的结果。以二战为界,日据时期实行日本课程,战后在沿用中国内地课程基础上,走过了一条从移植美国模式,再到发展新课程体系的发展模式。战后台湾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对课程进行了6次总体改革。其中小学6次,初中9次,高中8次。综观这些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学科课程发展阶段

1948年后,台湾依中国课程框架对日据时期课程进行改革,先后颁布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突出学科中心的课程思想。

1952年,台湾实施第一次课程改革,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因社会发展对课程计划进行调整;二是强化“反共抗俄”的内容,突出政治教育。但该次课程改革只限于局部修改。

1955年,台湾根据当时加强工业的实际,对中学课程进行修订,其特点:一是减少课时;二是突出学科及专业教学;三是强化政治教育。

1962年,为策应经济从重农转向重点发展进出口业的需要,强化应用与技术学科,以及普及小学教育的要求,推行第三次课程改革。其特点:一是强化政治与道德教育;二是把军训列入中学课程;三是首次划分初中与高中课程,并强调职业技术教育。

这一时期台湾中小学课程发展有三大重点:以科学发展为中心,突出强调职业技术课程,同时也不断强化政治教育内容。

2.四育并重课程发展阶段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台湾经济开始起飞,经济重点转向以发展工业为主,需要中级技术产业工人,因此,相继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同时也对课程进行多次改革。

1968年,为配合普及义务教育从小学延续到初中的“九年一贯制”需要,台湾实施中小学课程全面改革,根据“九年教育实施纲要”改初中为“国民中学”。1972年颁布新的“中学课程标准”。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有三大特点:其一,强调四育并重、均衡发展的教育方针;其二,非常重视以发展中等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还强调在普通中小学普及生活技术教育的思想;其三,强化小学与中学课程的内在联系,实行弹性课程,等等。

3.科学课程发展阶段

80年代后,台湾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1987年解戒之后以及经济全面转向以出口工业为主导的新体制,对中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因此,台湾先后出台相关教育新政策,多次实施中学课程改革,先后于1983年和1985年短时间内两次颁布“中学课程标准”。两次改革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大力倡导德、智、体、美、群五育均衡发展,强调把“五育均衡”落实在课程目标设置、结构以及评价方面;二是突出科际课程,强调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加强科际教学合作,促进与实际应用联系,把教学通则改为实施通则,以强调具体实施,尤其指出要把公民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三是推进弹性课程,加强选修课,促使中小学课程之间衔接和注重发展能力。

4.统整课程发展阶段

80年代后期,台湾在产业第三次转型及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情势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自1989年开始对中小学课程实施全面修订,历经数年,于1997年颁布新的课程标准,其规模为历次课程改革之最。这次课程改革提出“课程统整”这一重大论题,并进行了积极的推进。然而,在台湾急剧的社会发展与跨世纪国际教改浪潮推进下,该课程标准颁布期间就爆发了著名的民间教育改革请愿运动,不满意教育改革,强烈要求彻底转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学科型课程。因此,该课程刚颁布又成立新的课程改革咨询机构,继续推进课程的统整化,实现从重选拔向重普及、重分数向重能力转变。这次课程改革自1994年引发,1997年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实施研究,2001年颁布实施新的《国民教育九年一贯制课程暂行纲要》,是台湾第六次课程总体改革之一,但规模和深刻远超过以往历次。其最突出的特点有三:一是继1994年倡导统整课程基础上的又一重大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施了具体的统整课程理念,全面放弃学科中心课程体系和分科教学模式。二是改课程标准为课程纲要,强调把握课程内在结构而非讲究内容之多少。三是在强调中小学课程设置衔接的同时,按统整模式把相关知识进行重大组合为语文、社会、艺术与人文、数学、自然与科技及综合活动等七个学习领域。这次改革表明,走向新世纪的台湾课程正在下决心实施重大改革,大力推进从学科中心转向统整模式,强化宏观综合性知识,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纲要》既是台湾20世纪课程发展的结果,反映着台湾课程发展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预示着新世纪台湾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向。从中可以解析出台湾课程发展特征及未来走向的若干迹象:①课程观上的中西整合趋向。②课程目标上的社会主导与人本趋向。③课程管理上的统一特征与多元化趋向。④课程设置上的传统特征与时代趋向。⑤课程评价上的统考情结与多元趋向。

三、台湾中小学的教师队伍

在台湾考察期间,负责接待并与我们朝夕相处半月的是台湾的中小学教师。对台湾中小学教师队伍群体自然便有了深刻的印象。印象之一,台湾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很高。小学教师清一色都是本科学历,中学教师学历普遍是硕士、博士毕业的研究生。有不少还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研究生。如果一所小学要招聘一名缺编教师,前来应聘的往往数十上百人,其中不乏博士。印象之二,台湾中小学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自觉继承的责任感,并且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角色。印象之三,台湾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事业普遍具有十分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印象之四,台湾社会具有浓厚的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教师被视为最清高最神圣的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崇高。

传统文化对台湾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在传统文化与台湾教育的双向作用下,教师群体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传统文化经过教师群体的吸纳,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台湾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群体的作用,传统文化不但无法对台湾教育产生影响,而且其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重要载体。

台湾社会并非盲目倡导尊师重道,而是将尊师重道建立在对教师行为特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强调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行为特质。①具有肯定而正面的自我观,热爱自己,对自己的各方面均有明显的认知。②具有平衡统整的心态,在理想的自我与实际的自我、在利己与利人、在意识状态与潜意识状态、良知与情欲、内在的自我与外显的自我之间,都有良好的平衡与相处,从言行、举止、谈吐到意念都是一致的。③乐于接纳他人,在多向的沟通与互动之中,共谋最好之成长途径。④乐于扩大个体的人生价值,促进自我成长,并提供一切可能,奉献一己于社会。⑤不但接受挑战,而且具有高瞻远瞩的能力,能洞察未来可能之演变,自动超越以求新、求变。⑥从错误中撷取成长的经验,不断正视自己,调整自己。⑦对自己有强烈的信念,但不盲目执著于一己之偏见。⑧乐于开放自己,珍惜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对于一切足以协调个人成长的机会,更是紧紧把握。⑨富有高度的创造力,勇于进取,不满足于现状。⑩乐观,并乐于助人。

台湾教师群体在弘扬优秀文化的过程中,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以自身的努力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加强了文化与教育的联结,拓宽了教育工作的领域,在公众面前展示了良好的形象。

坚持教育理念,弘扬师德,责无旁贷地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这是台湾教师群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前台湾省教育会理事长李福登在《树立教师文化,改善教师体质》一文中指出:教师清高清苦的形象是社会公认的。换言之,要“赚大钱,做大官”在教育界是无法如愿的,是故“既来之,则安之”,对教育工作要有“不怕苦,不怕穷”之心理准备,负起教育责任,专心一意的坚守工作岗位,积极做一个“淡泊明志”的教育工作者。确实,淡泊名利,甘于过勤俭朴素的生活,是台湾教师群体的共同特征。他们认识到,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以“利”为出发点的事业,故应以教育无利可争的观念教化学生,诱导学生也淡泊名利,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他们认为,如果教师对清苦生活不能甘之如饴,则无以教学生,学生进入社会后,必然被声色犬马迷失了本色,最后为社会的大染缸所淹没。台湾教师在弘扬传统师道方面有不少感人的事例。廖斐莹的《父亲》一文便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感人至深的具有传统师道精神的台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父亲”是一所专科学校的校长,虽然心脏病时常发作,但却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他常说,教育是良心的事业,必须对自己负责,学生们大多数只念这三年,就要踏入社会做事,不督促他们珍惜这最后在学的时光,好好地充实自己,学得一技之长,怎行?这位校长以校为家,即便假日也不休息,为学校的事奔忙,最后以身殉职。花莲县明廉国小主任沈多美写到:“30年,从一个青春的少女,到为人妻,为人母,在家庭与学校、家人与学生中往返穿梭。其实,学校早已成了我另外一个家,而学生们,我也把它们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我执著于我的工作,苦心地经营我的理想,不求回报,默默地付出,我常想,天底下除了父母,大概只有教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台湾的教师为了继承民族文化,培养下一代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忱,无数个晨昏匆匆地从指缝中流逝,既堆积了许多深刻的记忆,也沉淀了许多智慧的结晶,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奉献精神。“杏坛生涯路无悔,师心当如父母心”;“选择我所爱,爱我所选择,终生无怨无悔”;“精神富贵,老师不死”;“教育工作不是燃烧生命,而是生命的延续”。翻阅台湾的多种教育杂志,我不时读到教师们写下的这些感人肺腑的文字,毫无疑问,这是他们真情的流露。意味深长的是,和台湾教师相处的日子里,我时时感受到他们对大陆教师的敬业精神也十分敬佩,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礼节式的。

从“良师兴国”的使命感出发,台湾教师十分重视自身专业和专业精神的培养。台湾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教育是一种良心的工作,也是一种精神的事业,优良的教师必须兼具经师和人师两种角色,因此,必须强调专业精神的培养。所谓专业精神,主要指教师的道德品质而言,实际上也就是传统文化中的师道精神。台湾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认为,专业是指从业者具有的卓越的知识和能力,他们对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关系着别人的生死或利害。例如医师操纵着病人生或死的枢纽;律师掌握着被辩护者的生死和得失。如果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不够,当事人立即受到影响。而且原则上,医师以救人为目的,应该不问贫富,治病第一;律师以维护社会正义为目的,不问当事人是否付得起费用,便应替他做合法合理的辩护,故而是不计报酬的,这一点与神职人员类似。牧师传教或替徒服务,不收任何费用,完全是一种奉献。所以专业的意义,一方面指精湛的常识、卓越的能力;一方面则是服务和奉献。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高强华的意见颇具代表性。他认为,教学是一种专业活动,教师的专业社会化是指教师在成为教育专业团体成员时,所经历的种种调整改变过程,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逐渐发挥效率和功能,扮演成功的角色,成为自我实现者的过程。教师的专业社会化持续不断,永无休止。从养成教育到实习任教,从实习导引到正式担任教职,从资浅到资深,均是不断地发展成长的历程。因此,在教师专业社会化的过程中,应对教学的特质与教学文化、教师的生涯、职业意识形态的影响、师资培育制度的传统与知识基础、师范院校的潜在课程、教学专业知识的扩展、教师专业成长的趋势、教师的专业认同和专业自主精神等进行深刻的研究,方能真正有助于师资培育政策的研拟和制度规划的改善。

台湾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教师文化在整个学校文化中居于重要位置,从事学校文化的教育设计,首先要强化教师的专业行为,使学生文化朝适宜的方向发展,达成教育之目的。就教师的价值行为分析,他们认为应克服几种对立的形态。①克服学术中心与教学中心的对立。②克服专业取向与受雇者取向的对立。③克服教学者与学习者两种角色的对立。

台湾教师群体弘扬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重建学校伦理。所谓学校伦理,在台湾主要指一种社会规范,各处其宜,也就是说,应维持适当的师生关系,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形成的社会规范称之为学校伦理。学校是由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背景的学生和教师的组合。为要实现教育目标,必须在校园伦理的规范下,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换言之,如果教育要发挥积极的功能,当应注意校园伦理的重建,使整个校园能在和谐、有秩序的气氛中进行教育理想,达成教育目标。

台湾教育界人士提出要重建学校伦理,教师必须依据今昔社会形态的不同,调整学校伦理的内涵,了解并引导学生文化。因为现代社会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愈来愈大,所形成的次级文化有时比教师更具影响力。诚如有的台湾教师指出的,从教师在重建学校伦理中的作用,可以看出教育是一种耕耘:泥土下的种子,个个都相同,但在萌芽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若疏忽了照顾,就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幼苗需要灌溉,需要施肥,更需要避免虫害及外力摧残。所以,学生学识的获得固然重要,品德行为修养更是前提。教学中,学问可以填鸭,但品德却很难灌溉,好比沧浪之水,洗脚容易,洗帽带可得费一番工夫,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应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师生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无论学生的行为如何背离成人社会价值标准,教师皆应以“有教无类”的精神,将之视为人才来培育。如此,学生才能自尊自重,奋发向上。

四、台湾中小学教育的主流思想

台湾教育的主流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行的教育”、“伦理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一)“行的教育”

所谓“行的教育”,就是强调教育和知识的生活化、行动化。若从纯粹教育学的角度而言,这种教育思想含有“实践出真知”的合理成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无效用。

“行的教育”思想首先体现在台湾一贯的教育方针所强调的“德、智、体、美、群”五育均衡发展中的“群育”。所谓“群育”就是“群性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为群体“牺牲”、“服务”的精神。

“行的教育”思想,反映在其教学活动中,就是不把知识看做一个独立抽象的世界,而是要求知识与生活日用紧密结合,“知行合一”,凡是都求有用于人,有用于世,有用于社会;就是反对空谈原则,要求于行动中见精神;就是化高远为浅近,把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的准备看做高远境界的前提。

在“行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台湾教育表现出如下特征:

其一,对知识的取舍轻重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台湾中小学课程除了一些基本科目外,工作、劳作、唱游、体育、自然科学、生活与伦理、健康教育、工艺、家事、职业简介、职业选择等与生活日用密切相关的科目占有极大的比例。多年来虽对中小学课程设置与教材进行过多次调整和修订,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其二,对学生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的培养不遗余力。“行的教育”强调“即知即行”,也就是说,即使是实用的知识,也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实现其“用”。所谓“教”和“学”和“作”应该统一。

为了贯彻这样一种“教学作合一”的指导思想,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一种是通过校内劳动的途径,例如讲授农业生产知识课时,各校应该都要开辟一块园地,以为学生从事农作园艺及饲蓄的场所。讲授道德科目,则要求即学即行等。另一种是通过校外合作,其主要方式就是“建教合作”,即学校与生产部门联合,接受生产部门的一些课题或试验,由师生共同承担,或者派学生到生产部门实习。这种把实干与学习合而为一,以知导行,以行成知,即知即行的教学特征,与儒家所谓“纳于言而敏于行”的实践理性精神,无疑有着某种深刻的联系。

(二)“伦理教育”

台湾“伦理教育”,有时又称作“道德教育”,是三民主义教育的第一要义。他不但体现在台湾教育所推行的“德、智、体、美、群五育均衡发展”中的德育方面,而且全面渗透到德、智、体、美、群诸育之中,可以说是三民主义的灵魂。

台湾“伦理教育”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原因。本文单就教育本身予以介绍。所谓“伦理教育”,其核心是照搬了传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模式。因此,“伦理教育”又可称为“人格主义教育”。

根据传统儒家的观念,“仁”既为人们的本性所固有,那么求仁的途径自然是反身内求,孔门的“为仁由己”、“三省吾身”和孟子的向内“思诚”,都已明示了这种方向;而完美人格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博施济众”上,也就是“治国平天下”。这样,人格的整个实现过程,就必须经过一个从内到外、由己及人的途径和步骤。

由于修身是本,一切都得从身体所及的眼前的和微小的事做起。因此,人格实现的途径和步骤,又是一种由近到远、由小及大的过程。所谓“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为?”“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不慎其独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弗为”,以及“洒扫、应对,进退莫不有礼”的说教,都表明这一过程的上述特性。

这种从内到外,从近到远,由己及人,由小及大的人格实现的途径和步骤,在台湾的“伦理教育”中,得到极大的重视。台湾在教育政策、措施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上,对学生的生活细节的规范上也是无所不求其细。这里拟就“伦理教育”的有关课程内容,做一些个别介绍。

以社会学科和道德学科为例。台湾曾经从1953年开始举办“生活中心教育”试验,其中“社会”一科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占有极大的教学比重。“社会”课的内容,是按“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的顺序来分单元,次第进行教学的。1968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后,国民中学的“公民与道德”课程内容,继承了上述形式,在三年时间内分六册进行教学,每册的教学重点分别是“健全的个人”、“美满的家庭”、“完善的学校”、“进步的社会”、“富强的国家”、“和平的世界”。小学和高中的相应课程内容也是这样安排的。这种由个人到国家到世界逐渐扩大的教学程序,典型地移植了修齐治平的递进序列。

在实施具体德目的教育上,也是以触目可及的事例为手段的,如教“礼节”德目时,就从“有礼貌”、“好习惯”、“好孩子”、“作客”、“言行规范”、“社交礼仪”提出具体要求;教“忠恕”德目时,就从“原谅别人”、“反省自己”、“不说别人坏话”、“待人宽厚”、“约束自己”、“替别人着想”提出具体要求;教“信实”德目时,就从“不说谎话”、“说到做到”、“重视信用”、“守时守约”、“诚实不欺”、“光明磊落”提出具体要求。这些,都是要求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贯彻的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原则。

可见,台湾“伦理教育”所设定的完美人格的实现途径,与传统儒家人格的实现途径是大体一致的。

全面移植儒家人格主义的价值体系,是台湾“伦理教育”价值取向的本质特征。对教育具有双重作用和价值。首先,对传统人格主义的依恋,既表现出顽固的落后性,又包含某种可取的民族文化意识。其次,单一模式化的人格教育抑制了智慧的发挥,但又孕育了某种精神性的动力,对社会稳定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最后,“伦理教育”的人格塑造,吸取了传统人格的重德精神,这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激活现代人的道德良知,从而达成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制的统一。

(三)“民族精神”教育

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民族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教育不仅要符合传统文化的特点,还要有利于在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或主导作用的个人或集体对传统文化所进行的选择和创新,以实现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的意志。台湾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也是与之相适应的民族精神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过程。1971年台湾“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民族精神教育实施方案”和台湾省教育厅于1975年制定的“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实施方案”,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1.强制实行的教育行政控制体系

①要求每年度各学校都要制定推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工作计划。各校实施情况由主管行政机关考核。②始终将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列为中小学教科书和各类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严格检查各书局出售的各种教科书、参考资料及其他课外读物的内容,发现有违背民族精神教育要求的,禁止其发行。③组织编印有关民族精神教育的专门书籍或丛书,提供给各级学校师生;奖励出版有关民族精神教育的书刊,并要求各级学校指导学生阅读这些书刊;扩增“三民主义”及民族精神等著述的学术奖金,调查分析儿童读物的“科学”与“文史”比重,对其中有关发扬民族气节的故事漫画及图片等予以奖励。④定期举办讲习会或座谈会,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加强对民族精神教育的研究活动,交流经验。

2.以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台湾小学设有“生活与伦理”课,国民中学设有“公民与道德”课,高中阶段加设了“三民主义”课,大专院校设有“国文思想”课。这类课程所传递的最基本的生活规范、道德伦理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当局认可的。如:1975年编定的国民小学课程标准中,对“生活与伦理”课的教学目标规定为:指导儿童学习起居规律,社交礼仪及日常生活必须之优良习惯,以奠定良好行为之基础;培养儿童孝亲敬长,善友乐群及待人接物必须之正当态度,以发扬民族固有之道德;发展儿童伦理观念、善良品格及健全国民必须之高尚情操;指导儿童培养习惯,建立观念,充实知能,改善行为,变化气质,以育堂堂正正之国民。同时,十分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在专门类课程中的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有关社会学科的课程中将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目标之一。

3.全方位渗透的学校工作体系

台湾“教育部”在“民族精神教育实施方案”中对学校环境布置有这样的要求:“宣传我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与国家观念”。台湾省教育厅制定的一系列具体实施方案和计划,规定得非常详细。对环境布置的具体要求是:悬挂“国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及共同校训“礼义廉耻”;建塑孙中山和蒋介石铜像;设置校史室等。对“升旗、朝会”也有具体要求:“国歌”、“国旗歌”释义及教唱,进退秩序之辅导;服装仪容之检查;时事分析,“国家”进步现况之介绍;生活教育,随机教育。对周会的要求是:各种专题演讲、国民生活须知、国民礼仪范例示范;交通安全示范;表扬荣誉及优良人物、事迹;生活教育、随机教育;其他爱国思想教育。对班会的要求是:训练学生四权之运用;培养民主风气与法治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牺牲之习惯;灌输及启迪权利义务之观念。对学生的午休也有具体的要求。同时他们还将民族精神教育由学校向全社会拓展,形成了全民教育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我2002年赴台考察期间,台湾已是民进党执政,但当时台湾教育的主流思想仍然沿承着国民党执政时期的教育理念,包括学校环境的布置都还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现在的台湾教育情况会是什么样子,我不得而知。这里介绍的是不久前曾经的台湾教育,相信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五、台湾中小学的国文教育

我曾经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又做了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研员,所以在台湾考察期间便格外留意了台湾的国文教育,对台湾的国文教育的特点形成了一些印象。

台湾的语文学科,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中小学阶段都推行汉语文教育。台湾的国文教育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饱受民族文化的滋润,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精神,承担着继承和延续本民族文化的任务,其地位十分重要。

台湾中小学的国文教育秉承台湾教育重视传承文化的基本理念,注重民族文化的弘扬。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文教育目标明确提出应当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台湾的《国文课程标准》判定的中学国文教育目标为:

初中阶段:指导学生通过国文学习,继续国民小学之教育,养成伦理观念,民主风度及科学精神,激发爱国思想,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指导学生继续学习标准国语,培养听话及说话之能力与态度;指导学生研读语体文,了解本国语言文字之组织及应用之方法,进而了解各种文体之写作技巧及文法之运用;指导学生研读明易之文言文,了解并比较语体文与文言文在措辞上之差别;指导学生阅读有益于身心之课外读物,培养其欣赏文学作品之兴趣及能力;指导学生写作体旨切合、文理通顺之语体文;指导学生练习简单明了文言造句及应用文字;指导学生以正确之姿势及执笔方法,使用毛笔书写正楷;指导学生对自己所发表之语言文字有负责之态度;启导学生思辨能力,并重视本国语文。

高中阶段:指导学生阅读及写作语体文之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近古籍之兴趣及写作明易文言文之能力;辅导学生阅读优美之课外读物,以增进其欣赏文学作品之兴趣与能力;灌输固有文化,启迪时代思想,以培养高尚品德,加强爱国观念,弘扬大同精神。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台湾国文教育不但要求进行毛笔字的训练,而且对文言文教学有极高的要求,高中生要能“阅读浅近古籍”,并“写作明易文言文”。

2.国文教材的编写突出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台湾中学标准教科书编委会编定的一套初中国文教材为例,其选文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①传统的名家名篇,这类课文在教材中占多数。文言文有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列子的《愚公移山》、周敦颐的《爱莲说》、魏学?的《核舟记》、彭端淑的《为学》、薛福成的《观巴黎画院记》、林觉民的《与妻诀别书》和《论语》、《左传》、《礼记》、《史记》中的文章,以及著名古典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等的部分章节。诗词方面入选的有杜甫、白居易、王维、王之焕、孟浩然、柳宗元、陆游、岳飞、郑板桥、郑成功、梁启超等名家的佳作。②有关台湾史迹、典故、历史人物、传说和风俗民情的乡土教材。如郑成功的《与荷兰守将书》和《告诸将士屯田书》、梁启超的《台湾杂诗二首》、钱歌川的《赤?城游屐》、连横的《丘逢甲传》、钟梅音的《乡居情趣》和《苏花道中》、杨一峰的《阿里山五奇》等。③有关劝学、立志、修身、处世的课文。如《论语》的《孔子与弟子言志》、胡适的《我的母教》、吴敬恒的《总理的幼年时代》、邵元冲的《总理学记》和《人生的究竟》、甘绩瑞的《从今天起》、曾虚白的《体育的正轨》、史可法的《遗书》等。台湾其他的国文教材同样重视有关传统文化内容的编选,以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3.国文教材突出文言文的教学。台湾的初中国文教材中文言文约占35%,高中约占70%。国立编译馆主编的国文教材文言文的比重,初中三年分别为40%、50%、60%,高中三年分别为60%、70%、80%,反映出语体文逐渐减少,文言文不断加强的趋势。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教材中配置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习题,常见的习题类型有文言译为语体、语体译为文言;回答分析文言虚词的用法;摘录、填充、仿造文言句子;文言虚词造句;难句深入探讨;佳句赏析等等。例如:

(1)试将《阿里山五奇》第一段改写为文言:

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伟大。登山铁道、森林、云海、日出、晚霞五者,确是阿里山的特色,可称为“阿里山五奇”。

(2)试用下列各句式,分别作一文言句子:

①与其……也,无宁……而……

②……即欲……及……又不能……

③吾幸而……又何不幸而……卒不能……

(3)下列四句的“之”字,怎样解释?

①以待饿者而食之

②扬其目而视之

③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④曾子闻之

(4)试用下列诸字各造一个句子:

①也②焉③之④耶

这些习题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足见台湾对学生的文言程度要求较高。因此,一般台湾中学生古文基础较扎实,故阅读面广,善于在各类文体习作中恰到好处地融入我国历代名人的诗文,增强了文章的意境和表达效果。

4.国文考试突出对传统文化和文言文的考核。台湾的国文考试大多采取客观性的标准化试题(选择题、填充题、是非题),同时考命题作文。学期和学年考试的试题一般分为词汇、阅读、语言效率、语言结构四部分,合计试题200则,题多面广,覆盖范围大。台湾大学招生联考的国文试题包括文言测验、阅读测验、词语测验、常识测验、原文摘要、文言翻译、命题作文等七部分,分属单一选择题、多重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三种题型。历年来的台湾大学联招国文试题尤其突出文言文的考核,所占分数约占50%以上。试题的许多内容取自传统的文化典籍,思想内容偏重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点。

台湾传统的国文教育的方法以读文章讲文章写文章为主要模式。重经典,重教师,重灌输,重数量。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西方现代教学论的影响,台湾国文教育的理念在不断探索和改革中又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从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本位的传统教育观转变为以生活为教材、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二是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逐步变为学生为本位的“设计教学”和“自学辅导”,树立“学为主,教为导”的新教学观,倡导学生自学、自习、自测、自得,教师主导、指导、引导、辅导。三是从注重知识的灌输与教材的背诵转为注重知识研讨、理解和应用。四是从注重知识的学习逐步转变为注重能力的培养。五是从封闭型教学逐步转变为开放型教学,强调学科整合,强调面向社会,学以致用。

当前台湾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有:①预习与自学。②理解与思索。③精读与深思。④略读与欣赏。在作文教学方面,台湾教师往往从认知、能力、情意三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同时积极采用新的作文考试方式:一是基本能力考试,即用选择题、填充题等评分标准的客观性试题,对作文的各种语言因素作出测验,从而评定学生的作文水平。二是多题短文考试,又称“分段写评法”,要求学生写若干短文或片段、段落,借以评定学生的作文水平。

六、台湾教育的协调发展和教育的社会化

在台湾考察期间,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台湾当局在重视和发展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并且把教育拓展到全社会。

首先,台湾的职业教育十分发达。在“行的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台湾有许多中、高等职业技术专科学校,从工业到农业,从商业到服务业,各个行业几乎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专科学校或专业。其专业设置涉及社会分工的诸多门类,工、农、商、学、兵自不必说,单就服务业,从餐饮到宾馆服务,从美容美发到修脚、按摩,职业学校都设有相应的专业。从事任何一项专门的服务业,都必须从相应的专业毕业,同时要考取相应专业社会认可的资格,方可上岗从事服务。并且这些学校往往都有与所设专业相对应的一流而完备的实习、实践基地。学生在这里,除学习与其所选专业相对应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修养外,更多的是要通过反复的实习、实践,获取日后从业的专业技能。比如,我们曾考察过的达德专科学校,其宾馆服务专业的实习基地就在校内,不但有中式客房设置,而且有美国、日本、西欧等多国宾馆的客房设置供学生实习。其美容、美发专业的校内实习场所,比我们大陆街面上的很多理发店、美容院的设备要完备和先进得多。这样的职业教育,既保证了初、高中学生人人都有学可上,拓宽了就业面,又提高了整个社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乃至国民的整体素质,使教育真正实现了教化于民的根本目的。

其次,台湾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十分重视乡土教育。台湾教育界人士认为,民俗教育不仅可以发思古之悲情,更可以让现代人从古迹、古物、民俗技艺的展示传授,从竞技表演活动中,体会到先民的活动方式,并赋予现代社会的新观念,不至于盲目趋时。例如,屏东县胜利国小校长陈文华在学校里先后开辟了“乡村农具文物陈列室”、“民俗文物陈列室”、“山地文物展”、“国小民俗文物馆”等,多次举行文物陈列展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嘉义县新巷乡文昌国民小学组织学生观看在新巷奉天宫妈祖庙举行的民俗技艺表演。当地的文昌祠供奉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教师组织高年级学生轮流每天清晨上香,让他们饮水思源,学习孔子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有的学校教师组织学生表演富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民俗戏剧古代女儿嫁,让他们了解虽然时代进步了,但不能忘了传统的仪典。每逢元宵节,一些民俗文化场所举办以阐发中华文化精髓为内容的灯谜有奖征答,学校的教师便组织学生前往参观,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儿童之智识水准,又能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每年五六月份,台湾所有中小学都要组织毕业学生举办浓重的感恩文艺演出活动,感恩老师和家长。同时要组织所有中小学毕业生开展环台旅游活动。乡土与民俗教育能够补充正规教育之不足,扩充学生的生活内容,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教育方式。

第三,台湾的社会教育十分活跃。台湾有《社会教育法》,有社会教育馆和文化中心这样的社会教育机构。其主要职责有四:一是办理失学民众的补习教育;二是开展补习进修及职业补习教育;三是开展特殊教育;四是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建立“空中学校”。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五条:一是有关公民教育;二是有关语文教育;三是有关健康教育;四是有关艺术教育;五是有关亲职教育。其社会教育的理想目标:一是实现孝道教育;二是开展老人服务;三是实现“书香社会”的理想。台湾的社会教育呈现出如下特点:①社会教育与文化建设紧密配合,相互促进。②建立学校与社教机构并行的双轨教育体系,赋予学校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责,学校和社教机构相互开放,资源互用,提高教育的效益,保证每个人从小到老,都能接受系统的社会教育与文化熏陶,而不是先接受学校教育,后接受社会教育,人为地造成隔绝。社会教育资源向学校开放,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③及时推动社会教育的法规建设,明定社会教育的地位、目标、任务、机构、推行方法、人员、经费、教材等,使社会教育的推行有所依据。

第四,中西文化交汇的台湾家庭教育。传统家庭文化在当代台湾社会中的继承与复兴,对于稳固社会生活秩序,净化社会风气,强化家庭的功能,解决青少年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各地掀起了家庭教育热潮,人们通过文化比较和对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反思,充分认识了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并将之吸收到现代家庭教育中来,使台湾的家庭教育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注重亲子关系的加强。②注重子女教育方式的改进。化传统的子女教育注重生而养、养而教、教而当,主张身教、严教,具体为管束、期望、教导、爱护。③家庭教育的内容注重培养子女做人的基本道德,诸如友善、和谐、信任、合作、正义、感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等优良品德的教育与培养。同时兼顾培养子女学会生存和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目前,台湾家庭教育及家庭文化建设呈如下发展趋势。①恢复传统家庭文化和改进家庭教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②社会和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干预与指导日益加强。③家长要求参与管理学校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

当然,台湾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也有许多可资我们借鉴的地方。这方面我掌握的资料有限,就不多做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