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孔子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一概而论。因材施教法就是针对孩子的性格、气质、志向、兴趣、爱好、能力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这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孔子以后,这条教育原则被我国历代的教育家继承,并不断地发展完善,时至今日,还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广泛采用,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孔子实行因材施教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春秋末期诸侯因争相招聘贤士为己所用,不拘一格选用各种人才,这就为孔子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孔子为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要,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因此他的学生成分复杂,学习目的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运用这一方法,首要的一点是认准、把握“材”字。所谓“材”,就是说看他是一块什么样的材料。这块材料是适合于做领导,还是适合于做学问;适合搞文学艺术,还是适合于搞科学研究;适合于经商,还是适合于带兵打仗等等。这块“材”通过性格、气质、志向、兴趣、能力等方面来体现。“材”可以用两个方法去识别:一是观察法。通过言谈举止观察孩子在性格、气质、志趣、能力方面有哪些特点。二是运用谈话的方式去了解孩子的志趣、理想和抱负。第二步:在认准是什么“材”的基础上施行具体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在古代历史上屡见不鲜,留下许多佳话。
曾国藩善于根据儿子的气质本性,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如针对纪泽记性差、悟性佳的特点,教他读书不强求背诵,只要求读懂。在为人方面,曾国藩根据纪泽、纪鸿的不同特点说:“泽儿天质聪颖,但嫌过于玲珑剔透,宜从浑字上用些功夫。鸿儿则从勤字上用些功夫。”他还教诫纪泽要力戒语言太快、举止过轻的缺点。这些教诲为纪泽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准备了某些条件。
“因材施教”走过了它漫长而辉煌的历程,“因材施教”的现代化,就是根据现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和资质,施以相应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类有用之才。从这个意义上讲,“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使不同层次的人都得到发展。有些父母会问:“我孩子读书前也挺聪明的,可读书以后就渐渐地没有了灵性。”还有些会问:“我孩子小学时成绩也挺不错的,可进入中学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成绩就不行了。”这些是怎么回事呢?专家的回答是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发挥孩子的个性优势,进行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针对当前学校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划一化、标准化的传统教育倾向而提出的以适应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其内涵是按每个孩子不同的兴趣、能力、素质和性格特点,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意识倾向在原有的基础上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上,获得长足的进步,使孩子在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劳动习惯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
苏联苏霍姆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但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单一、机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方法,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从而导致优等生吃不饱,而差生却消化不了,天才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学生犹如被填充的容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的个性,这显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容易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导致学生因为别扭、困难而厌学,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丧失原有的灵性。
苏联赞科夫说:“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孩子就像那稚嫩的幼苗,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精心地栽培。幼苗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就像柳树需要生长在水旁,松树却可以生长在岩石中一样。每个孩子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水平也参差不齐。那么,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育就成为必要。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对每个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解他们的个性,然后根据他们的个性决定教育的方法。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孩子独特的学习优势,因材施教,这才是教育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