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6277600000005

第5章 序五

贵阳指数: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风向标

20世纪中期以来,环境问题逐渐超越国界,从地方性问题演变为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人类的现代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始觉醒。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为了在自然界获得自由,人类必须运用知识,同自然取得协调,以便建设更良好的环境。为当代和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已成为人类的迫切目标。这同和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完全一致。”1992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开始认识到环境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必须在发展中加以解决。2002年9月,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再次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此后,2012年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又举行了一次大规模、高级别会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又称“里约 20”峰会,会议就重拾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找出目前我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不足、继续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类挑战等方面达成了一致目标。

在中国,进入21世纪,在学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党的文献和党代会的主题之一。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首次进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标志着生态文明由理论争鸣的象牙塔开始迈向治国理念和付诸行动的轨道。2012年,党的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近年来我国各地区也积极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成为不少地区和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

在此背景下,“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指数”也即“贵阳指数”应运而生。“贵阳指数”是我国第一个以地方命名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数。之所以用贵阳来命名,是因为贵阳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大潮中一直是一个标志,也一直保持着诸多“第一”的记录:2007,贵阳市公布《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在国内众多城市中率先提出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同年,贵阳市成立国内首家环保法庭、环保审判庭,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2010年,贵阳市出台了《贵阳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条例》,是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2013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外交部批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一个标志性的指数和一个标志性的城市实现理性对接,就成为必然。

“贵阳指数”旨在通过数据模型,客观全面地反映各地区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展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亮点,为社会全面、系统、深入了解生态文明提供了一扇窗口,从而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

“贵阳指数”是一个创新性指数。“贵阳指数”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在生态文明评估领域进行了理论创新,设计了一套全面反映生态文明发展情况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制度5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采用纵向考察和横向比对、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引入权威数据,分别对中国31个省区市和35个大中城市进行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对于客观展现中国地区和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提升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贵阳指数”在编制过程中,大量借鉴大数据分析、信息可视化等相关技术,数据翔实、形象直观、可视化强,进一步增强了指数的可读性与实用性。

“贵阳指数”是一个独立性指数。“贵阳指数”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民间机构研究编制的。编制工作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完成。目前编制和开发各类测度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多由政府主导推进,但由民间机构独立研制测度发展的指标体系,意义非同寻常。独立第三方的身份,使得在度量和评价各地区状况的过程中,不受任何地区或者集团利益的左右,能够更加公正、客观。因为编制者的独立性,也使这件工作更加需要坚持下去。只有通过持续性积累与修正,“贵阳指数”的使用价值才会越来越高,影响才会越来越大。同样,因为编制者民间机构的性质,“贵阳指数”也将更加开放,更加欢迎不同意见与争论。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还存在不少争议。由于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中国面临的问题又是前所未有,所以不存在毕其功于一役的“灵丹妙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创新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贵阳指数”的发布,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分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角度和方法,也是这种探索创新的体现。期望通过“贵阳指数”,可以引发社会各界对于提高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持续关注和讨论,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