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而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本质上是解决好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质量的问题,是在正视和尊重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前提下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的过程,是在城市发展模式上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在城市尺度上寻求和谐统一的过程,是在生态文明框架下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结合起来,坚持生态战略、生态规划、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生态管理“五位一体”,系统推进、探索生态文明框架下城市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模式。
以生态战略明确城市发展方向
坚持科学发展观,选择一条既符合中国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又能够在城市发展中有效地逐步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使城市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维系良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而以生态战略明确城市发展方向,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确定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模式,是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切入点。
分层推进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在国家战略层面,要从生态环境基底条件和容量出发,确定主体功能区,分类制定区域和城市的基本发展原则,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城市发展导向,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在区域战略层面,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的城市发展导向。重点开发区,应该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效益、降低物耗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优化开发区,改变依靠大量占用耕地、消耗资源和排放污染的发展模式,提高经济质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限制开发区,坚持环保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开发、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快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使限制开发区逐步成为重要生态功能区。
在城市战略层面,要以城市密集地区和大中城市为核心,系统推进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规划、产业发展、交通系统、建筑节能等核心领域的技术经济政策制定与落实,努力探索并积极推广在城市发展中可以有效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建筑等技术手段。
在社区和个体层面,应大力倡导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转型,逐步开展生态发展项目的试点与推广。
系统制定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内容涵盖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产业的发展(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化等方面,这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因此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制定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战略。
第一,环境污染防治发展战略。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环境污染防治发展战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规划和控制:一是水环境,通过清淤、截污、引水、治污、绿化等综合治理工程,改善河道水质及沿线环境质量;集中布局工业用地,利于污水的集中处理;加快污水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提高污水处理率;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现污水资源化。二是大气环境,全面推广低硫煤、洁净煤和其他清洁燃料,严格控制工业用煤的含硫量,减低二氧化硫排放量和酸雨的发生频率;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户进行重点治理,对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行调整;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提高油品质量,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治理;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应实行总量控制,保证大气环境质量。三是声环境,强化城市噪声控制管理工作,健全有关法规,严格执法;控制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和建筑施工噪声,减轻噪声扰民现象;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布局,解决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混杂现象,把工业噪声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对区域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扩大噪声达标区的范围;加强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强度。四是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粉煤灰、炉渣等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对危险废物、医疗垃圾进行安全处置;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垃圾处理体系,避免不同环节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加快垃圾处理场建设,实现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减容化和资源化。
第二,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战略。一是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战略,逐步改善城市主要控制区域如居住区、风景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环境质量,全面控制重点行业的污染,对省、市重点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关停并转迁或限产一些重污染企业。二是制定生态园区发展战略,打造以生态为主题、山水为特色、地域文化为内涵的,集生态教育、旅游休闲、绿色人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生态园区。
第三,生态产业发展战略。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现有的传统产业范围内,从低技术向高技术、从低加工度和低附加值向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发展。二是加强生态工业园建设,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在固定地域上建立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实现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建构起网络化的工业生态链。
第四,人居环境建设发展战略。人居环境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居环境建设从个人居住环境的范围延伸到社区、邻里、交通、就业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一是城市住房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稳定房地产业的供应预期以及消费预期,培育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环境。二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多种交通方式组合协调发展,机动化适应都市区一体化,轨道交通促进中心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等交通发展战略,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运输组织合理、设施网络完善、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第五,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当今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重大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仅要依靠政府的力量,也要发动人民群众的自主意识,保护环境。一是政府主导,编制生态文化旅游规划,对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审批、市场营销、市场整顿、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二是集团管理,加大对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力度,组建生态文化旅游集团,实行政企分开,强化企业管理,实行强强联合;三是企业开发,深化改革,实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多元投入和市场运作机制;四是全民参与,以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营造全民建设生态旅游的浓厚氛围。
以生态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功能
生态规划就是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城市规划是政府及其他有关组织对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进行管制的政策工具,是一项预设目标并制导过程的公共管理行为。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目标,需要有生态规划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政府的各方面,通过制定生态规划,可以将决策者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其中,把散落在不同管理部门的专业规划有机统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平台之上,构建符合科学发展、有机联动的规划体系,这样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编制生态文明城市发展规划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生态理念。
坚持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是一种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
精明增长的要点:一是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采用紧凑的城市空间结构,在土地利用上实现适当的功能混合,减少交通距离和交通量。二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减少盲目扩张,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三是城市建设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单元尽量拉近距离,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
实现城市精明增长有三条基本途径:充分利用价格手段的引导作用;发挥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的指向作用和综合利用土地利用法规的控制作用。精明增长的基本假设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平衡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而城市的一切发展均以土地为载体,城市增长的“精明”最终落实在土地利用的精明上,因此,编制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的关键。
构建公交优先的综合交通体系
一是合理布局各种交通设施,发挥多种运输方式整体优势,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组合效率,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转换高效、运行安全、环保舒适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区域交通综合化、交通系统信息化。
二是坚持公交优先,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道路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并提供完备的自行车交通系统以及人性化的步行空间,以减少交通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
三是优化路网空间布局和等级结构,全面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中心城对外多通道路网、旅游公路网、重点镇过境公路、农村公路、渡改桥及乡镇车站等建设,实现“网络化、结构优,快速化、性能优,城市化、服务优”。实现普通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协调发展,明确普通国道侧重体现基本公共服务,高速公路侧重体现高效服务,加强两个网络在功能和布局上的衔接协调。
四是提高交通系统信息化水平,依托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推动基于互联网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字交通系统的发展,加快现代交通技术和装备的规模化应用,逐步实现交通系统信息化。一是以电子政务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服务系统,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推进数据共享开发利用。二是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引领的出行服务系统,运用新一代通信、射频识别、卫星定位、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状态感知和安全运营、集装箱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提高公路、水路出行的公众信息服务水平。三是以传感和相关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运输监管、应急保障系统。基本建立部省联动的市场信用体系、应急保障、经济运行分析等信息平台,建成全国高速公路光纤通信信息网络。
加强生态功能保护
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保障居民获得的社会经济服务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保障城市居民能持续获得生态服务。要运用“反规划”途径,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以保障大地生命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应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满足生态防洪、生物保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和游憩等综合功能需要;结合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布局、规划大量绿色空间和水面等,在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同时增强城市自身的碳汇能力(V。Yli-Pelkonen, etal,2006)。
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主要方向:一是对重要水源涵养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对水源涵养区的保护与管理,严格保护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限制或禁止各种不利于保护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如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开垦草地等。二是继续加强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治理土壤侵蚀,恢复与重建水源涵养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三是控制水污染,减轻水污染负荷,禁止导致水体污染的产业发展。四是严格控制载畜量,改良畜种,鼓励围栏和舍饲,开展生态产业示范,培育替代产业,减轻区内居民生产对水源和生态系统的压力。
专栏
美丽郑州七年规划:从天蓝水清地绿到宜业宜居宜游
“天蓝、水清、地绿”,是市民心中美好的愿景。为实现这一愿景,2014年2月7日,郑州市出台《美丽郑州建设规划(2014—2020)》,绘制了郑州美丽的蓝图:美丽郑州建设规划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未来7年,郑州将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水系水体水质、构建绿色屏障为主要抓手,努力构建“天蓝、水清、地绿”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最终实现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郑州建设目标。同日,郑州市还出台《2014年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郑州市2014年全民义务植树及造林绿化工作方案》《郑州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郑州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四个文件助力美丽郑州。
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主要方向: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农业人口转移,降低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二是全面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严禁陡坡垦殖和超载放牧。三是开展沙漠化区域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恢复和重建退化植被。四是严格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生态监管,控制新的人为土壤侵蚀。五是发展农村新能源,保护自然植被。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主要方向:一是在沙化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严格控制放牧和草原生物资源的利用,禁止开垦草原,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二是调整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草业,加快规模化圈养牧业的发展,控制放养对草地生态系统的损害。三是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草、退牧还草,恢复草地植被。四是加强西部内陆河流域规划和综合管理,禁止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发展高耗水产业;在出现江河断流的流域禁止新建引水和蓄水工程,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保护沙区湿地。
倡导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城市规划贯彻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理念,有三个重点内容:
一是节约能源。通过对建筑物的材料、隔热保温性能、能源自给自足等方面的关注,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绿色建筑涉及执行节能标准、分户计量收费、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建筑朝向、灯具选择、空调系统等诸多因素,因此应在规划、设计、建设、验收、销售、保修等的全过程闭合管理中注重节约能源。
二是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注重建筑节材管理,均衡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在选址、场地原生态保护、旧建筑利用和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注重节地管理;通过减少用水量、提高水的有效使用效率、防止泄漏等措施实现建筑节水管理。
三是回归自然。绿色建筑环境要求实现安全、健康、舒适、高效和适宜五大目标。因此绿色建筑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要在保障居住环境健康安全的基础上,健全居住区污染物减排措施,不断提高、优化居住区环境质量。
着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城市总体规划要从决策源头上保证生态经济发展的原则,城市详细规划和小区规划设计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切实降低能源消耗。
在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和电力等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
在能源基础设施规划中,要把眼光重点瞄准绿色能源和清洁技术,积极采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垃圾焚烧以及核能等替代能源作为城市能源供给的来源,注重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选用对生态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将煤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煤气或“煤”油,通过高新技术严密控制的燃烧转变成电力)和核能等,采用地区供暖、供冷等技术手段,在鼓励企业采用生态的先进技术方面提供有力的规划保障,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完善生态市政基础设施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支撑条件。生态型基础设施体系规划的重点是能源、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三大系统。
能源系统规划建设要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常规能源利用和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集中式能源利用和分布式能源利用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给排水系统规划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原则,优化水资源配置,通过大力开发包括再生水、海水和雨水的非传统水源,减少城市新鲜水的取用量;通过建筑内安装节水器具和节水装置实现水资源节约;实施梯级水价,以调动居民的节水积极性;通过推广节水概念和方法,加强居民的节水意识;通过提高城市供水的管理及监测水平,供水管网采用优质管材,减少供水管网漏失水量。
高标准推进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积极推行分类收集、净菜进城、绿色消费和绿色包装等减量化措施,并采取一定的政策、经济措施,鼓励源头减量。建立完善的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处理系统,全面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工作,建立“源头削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处理”的现代化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
以生态产业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经济生态化的有效途径,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产业结构是不同的,笼统地倡导产业结构升级并不利于实现“发展”与“生态”的双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关键是走生态导向的新型工业化之路,通过构建生态产业平台、培育生态市场和发展生态技术,以符合“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引导和带动区域的生态发展,实现城市的生态领导力。
构筑生态产业体系
构筑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生态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集团型产业,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转化,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之间共生的网络。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是生态产业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纵向结合,将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将生产基地与周边环境纳入整个生态系统统一管理,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的零排放。
生态产业体系是包含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第三产业以及生态住宅等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生态工业是指根据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变工业排泄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是指从农业的持续与协调出发,充分吸收现代石油农业强调农产品数量、效益、规模,以及注重应用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特点,同时吸收西方生态农业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减少污染,降低化学能使用等优点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第三产业就是要推行适度消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生态住宅是指符合生态要求,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的住宅,是生态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
打造生态产业平台
对于中国的绝大部分城市而言,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生态化创新结合起来,打造生态产业平台是实现生态发展的现实途径。
一是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打造生态产业平台,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产业链中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等各个环节的企业要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布局,组建成上下游紧密连接的产业集群,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全过程的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
二是打造生态发展的战略合作平台。一个产业的聚集,要求它的信息交流、人才交流成本应该最低。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将上下游产业链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合作框架的机制安排,构建生态产业联盟,实现信息、技术和人才的共享,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产业生产成本,并加速企业间知识外溢效应和技术创新步伐。
三是打造生态发展的技术支持平台。包括构建推动生态技术研发创新和生态产品推广的研发中心、认证中心和交易中心,培育以生态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通过创新和完善技术支持平台运行机制,围绕循环型生态产业的发展,集聚和优化配置技术创新资源,加强集成创新转化,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的建设提供科技动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培育生态市场
一是培育生态商品市场。生态商品市场是生态技术和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生态产品特点在于节约能源、无公害、可再生,既包括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如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无形生态产品,也包括绿色产品、低碳产品、环保产品等有形生态产品。目前,企业生产有形生态商品的成本及其销售价格普遍偏高,有的还存在性能不稳定、使用不便利的问题,加之在零售过程中消费者识别和选购生态商品比较困难,这些生产和销售方面的问题共同导致生态商品市场呈现需求不足、供给不足、买卖不畅等现状。政府应采取措施便利生态商品的识别,鼓励生态商品的消费,促进生态商品的生产,推动生态商品市场繁荣。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已出台“碳标签”标示政策,要求今后上市的产品上需要标明产品在生产、包装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TESCO、瑞典的宜家等世界知名零售企业均已要求各自的供应商完成碳足迹验证,在产品包装上贴上不同颜色的碳标签。
二是培育生态交易市场。发展生态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生态金融要通过机构的创新、业务的创新,开发出与生态交易有关的金融服务,并随之发展生态基金、生态证券、生态信托等金融工具。中心城市应积极推进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生态交易、生态金融工具开发应用和生态资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先期探索和试点,培育生态交易市场体系,逐步承担区域的、国家的、甚至全球重要的生态资产管理中心、生态交易中心、生态金融信息中心和生态金融创新中心等职能,支持生态经济发展。
发展生态技术
发展生态技术,提升生态研发和创新能力。技术进步能够从不同角度推动生态化的进程,包括能源效率、生态技术发展水平(如生态捕获技术等)、管理效率、能源结构等。一般所说的生态技术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节约资源和能源,又能保护环境的一切手段和方法,与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概念比较,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目前,主要的生态技术有:一是替代技术,就是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所用的资源、材料、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二是减量技术,就是在生产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如低碳技术;三是再利用技术,就是延长原料或产品使用周期,通过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四是资源化技术,就是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
由于生态技术市场发展滞后,国外的先进技术难以引进,国内现有的技术也难以充分流动。因此,需要大力培育生态技术市场,扶持国内生态交易平台的发展,鼓励与国际生态技术市场对接,既有利于盘活国内现有的生态技术以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作用,也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同时激励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以生态文化凝聚城市发展动力
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构建生态价值体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过去奉行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工具主义价值观,人类处于价值链的最高层次,自然是作为人类利用的工具存在的,讲究的是征服自然。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无论向自然界排放多少CO 2都被认为是合理和无关紧要的;生态主义把世界看成是“人—自然—社会”的复杂生态系统,整个世界万事万物是一个生命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强调系统综合、交互关系与多元平等对话,人的生存与其他生态物种的生存状态休戚与共,人的生存质量是整体世界中的生存质量,人类必须树立生态平衡的基本价值理念,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在尊重自然、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规范人在自然界中的行为,维护自然良好的生存状态。
凝聚社会生态共识
强化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建设要靠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必须树立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生态观念,推动生态文化与生态建设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不断提升生态文化品位,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自信和生态自觉,增强赶超跨越的软实力。广泛开展生态意识、生态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教育宣传普及,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养成保水、护绿、节能、减废的行为习惯,使重环保、节资源、建生态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
凝聚社会生态共识,把生态文化融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型的实践中。把生态文化建设与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方式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把生态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努力增进生态生活、生态生产、生态发展的社会共识,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重塑生态道德体系
重塑生态道德体系,倡导全民参与,践行生态责任。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只有人民具有生态道德和生态行为,只有全社会的公众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才不会是一句空话。生态道德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要坚持用生态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把生态意识的提高、生态生活习惯的培养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结合起来,将人与自然的平等、协调的关系上升为一种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通过评选表彰生态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等形式,引导人民增强生态生活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让人们能够自觉地关心自然,从而使人和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得到真正的提高。
把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引导人们树立生态道德善恶感、良知感、正义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行善积德、有利于自身和人类身心健康长寿的道德行为,当成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创新生态教育
创新生态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实现对传统价值观的全面更新。
一是要注重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论构成了一个消除对立、差别与矛盾的系统,包含着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依顺,与生态文明理念相一致,与国人的文化心理相契合,极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
二是要注重教育体系建设。将生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系统,借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通过设立基金、立法等手段将生态文化教育纳入从幼儿园到大学及再教育的社会教育系统,通过学校教育普及生态哲学、生态科学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受教育对象从小就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环保习惯,实现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型。
三是注重载体建设。通过每年的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地球日等纪念活动日,对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公众切实了解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培养公众的生态文化观念和生态伦理意识,加深公民对环境保护的广泛关心和理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热情。
以生态管理创新城市治理模式
生态管理是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人类行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管理是管理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虽然它还不成熟,但是仍存在一些共性的认识。一是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可持续发展。二是意味着一种管理方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线性、理解性”管理转向一种“循环的渐进式”管理(又叫适应性管理),即根据试验结果和可靠的新信息来改变管理方案,原因在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复杂结构和功能、反应特性以及它未来的演化趋势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只能以预防优先为原则,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失。三是生态管理非常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认知到所有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个体和社会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及生态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彼此间的复杂影响,要用整体论和系统的思想来指导经济和政治事务,谋求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四是生态管理强调更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更广泛的参与,它是一种民主的而非保守的管理方式。
构建生态社会管理体系
生态文明城市治理包括生态生产、生态生活、生态消费和生态管理等不同层面的治理领域,是一个政府推动、企业实施、社会参与,从生产、生活到消费的合作治理过程,必须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一是发育各种环保、绿色、生态教育、生态研究等社会组织,支持各种社会公益性的志愿者开展活动,鼓励全民参与节电、节油、节气等生态实践生活,让更多社会主体都行动起来,提升全社会的生态自治能力。
二是建立生态发展的社会监督体系。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创新监督载体,鼓励各种媒体公众参与监督,积极提倡并引导市民从点滴做起,主动参与生态行动,形成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公众、公众与公众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生态建设氛围,提升全民的生态意识。
三是创新生态生活的社会管理平台。积极倡导生态生活方式,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家电、节水型设备等生态产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绿色生态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将生态文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建设生态社区、生态学校、生态医院、生态机关、生态企业、生态家庭、生态工地和生态交通等各种形式的生态生活发展载体。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科普画廊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创新生态生活的重要阵地。
专栏
山东大气改善首成考核“指挥棒”
山东省委、省政府2014年4月下发《关于改进完善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考核导向由注重比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转变为注重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
在指标权重分配上,突出转型发展和质量效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科技创新、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明显加大了。
“GDP考核”权重被减轻。“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实现程度”指标,权重由以前的60分降低为25分。
更加注重差异考核。既设置目标差异指标,鼓励各市努力完成目标任务。又设置地方提升指标,引导各市立足本地优势,走特色化发展路子,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
由山东首创的“群众满意度”也进行微调。扩大了访问群众样本的数量,将民意调查由一年一次,总数3万人,调整为一年两次,总数10万人。访问固定电话和手机的比例也由原来的5:5调整为4:6,并引入“纵向系数”概念,使群众满意度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
构建生态行政管理体系
政府的作为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至关重要,承担着政策制定以及构建生态发展框架的重要职能,因此生态发展要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政府要综合运用必要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利用各种制度和政策工具,弥补市场、企业与社会的缺陷和不足,规范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一是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理顺管理体制,着力解决行业分割、部门分割、职能交叉、政出多门、行政成本高等弊端,通过机构调整、资源整合,实施管理机构、规划编制、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的相对集中,形成决策、执行、管理和监督相协调的运行机制。
二是提高规划决策能力。政府要把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把发展生态经济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部署生态经济的发展思路,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制度、资金和组织保障。
三是提高政策调控能力。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生态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健全节能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扩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逐步推动生态交易市场建设,推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特许经营;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领跑者”标准制度,促进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快速提升;探索建立生态产品标识和认证制度;抓紧制定支持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法规和国家监测考核管理标准,财税、价格等金融政策措施,运用法律手段推进生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