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6258100000112

第112章 一匡天下

“原文”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译文”

子贡说:“管仲不能算作是有仁德的人吧?桓公诛杀公子纠,管仲不仅不能够殉死取义,而且又辅仁齐桓公。”

孔子说:“管仲辅仁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得到匡正,百姓至今还蒙受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还在披头散发,衣襟向左开,沦为落后民族了。难道要让管仲像普通的平民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自杀而不被人知道吗?”

“故事”

仁德之人

“如何以‘仁’的标准评价政治人物呢?”弟子们问。

孔子说:“我讲一讲齐桓公(公子小白)与鲍叔牙、管仲的故事,你们从中琢磨吧。”

弟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述这个政治故事:

齐襄公时期,因襄公腐化堕落,横蛮凶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至莒国,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纠(小白之兄)在管仲辅佐下逃奔鲁国。不久,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联合几个对襄公不满的人,起兵杀掉襄公,自立为齐君。齐国大夫雍林杀死无知,齐国一时无君。这时大贵族国氏、高氏派人召小白回国。鲁国得知齐国无君时,准备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管仲为保公子纠登上君位,亲率鲁军去菖国,武力阻止公子小白回齐。在莒国边境,管仲正遇上鲍叔牙和小白乘马车返齐。管仲当机立断,取箭射向小白,小白惨叫一声,倒在马车上。管仲误认为小白已死,放松了警惕,致使公子纠放慢了回齐速度。其不知,小白机智过人,管仲的那一箭只射中了他衣服上的带钩,他假装中箭身亡,躲开管仲率领的鲁军之后,飞车急驶,日夜兼程,抢先返回齐都,被国氏、高氏立为国君,即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当即派齐国精锐部队前往夹谷一带,抗御护送公子纠回国的鲁军。两军相遇,齐强鲁弱,齐军一举打败鲁军,并切断了鲁军退路。鲍叔牙于阵前向鲁致函:“我奉主公之命,致信贵方。鲁国如果不杀公子纠,如果不用囚车将管仲、召忽押送齐都,齐军将进攻鲁国!”迫于齐国的压力,鲁国无奈之下杀了公子纠,召忽殉主而死,管仲被装入囚车向齐国押送。押送管仲的囚车刚入齐境,鲍叔牙前来迎接。囚车至齐都后,齐桓公非但不报一箭之仇,反而拜管仲为相。

齐桓公为何如此宽宏大量、不记旧仇、任人唯贤呢?原来是这样的:小白登上君位后,立即传令速杀公子纠、管仲、召忽,鲍叔牙无比真挚地勒道:“如果主公只考虑治理齐国,由我和国氏、高氏辅佐就可以了;如果主公远见卓识,有振兴齐国、称霸诸侯的大志,只有委任管仲为相国才行。我十分熟悉管仲,他是个仁德之人,且才能超众,我远远不如他。如果主公拜他为相,我可以在他领导下谋事。”桓公有所痛悟地说:“你甘愿把相位让给管仲,说明管仲确实是个杰出的贤能之人。寡人采纳你的建议!”从此,管仲辅佐齐桓公改革政治,加强了君主的地位和权力;改革军事,增强了武备能力;改革经济,农业、手工业大发展,齐国逐渐富强起来。他执政四十年,辅佐齐桓公在“尊王攘夷”(即拥护周天子,抵御外患)口号下,成为天下第一霸主。

待孔子讲完,子路问:“老师,您认为管仲是个怎样的人?”

孔子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仁人,是仁德之人!”

子路说:“对于管仲是否是仁人的问题,我的看法与老师的看法不同,可以争辩吗?”

孔子笑着说:“可以,以往你不是常与我争辩吗?”

子路说:“管仲曾劝说齐襄公应当如何施政,齐襄公拒绝,这说明管仲辩才不高!”

孔子说:“不对!管仲没能说服襄公,说明襄公没有眼光。”

子路说:“襄公死后,管仲辅佐公子纠没能得到齐国君位,说明管仲能力太差!”

孔子说:“不对!辅佐公子纠未登君位,那是时运不好。”

子路说:“管仲在鲁国沦为阶下囚而并不惭愧,说明他无羞耻之心!”

孔子说:“不对!管仲在鲁国身为囚徒而不惭愧,那是自省后的坦荡。”

子路说:“同为公子纠的老师,召忽为主守节自杀,管仲不殉主,是不仁不义!”

孔子说:“不对!召忽自杀,说明他是庸才,而管仲堪称治理天下的佐君贤才。”

子路说:“管仲从鲁国被押回齐国后,出仕于仇敌齐桓公,是对主人不忠!”

孔子说:“不对!管仲之所以敢于出仕于昔日的仇敌,是他权衡国家大事之后作出的正确选择。”

子路说:“总之,桓公逼死公子纠之后,管仲不去殉主,反而出仕于敌,管仲是算不上仁人的!”

“齐桓公不记私仇,不耍权术,公正用贤,可谓仁君!”孔子还说:“齐桓公以盟主身份,9次召集多国诸侯盟会,并没有使用武力,这就是管仲的能力所致!这就是管仲的仁德!”

子贡也问:“管仲不是仁人吧!当初,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作为纠的老师,管仲不仅没有自杀殉主,反而投身桓公……”

评价政治人物是否是仁人,应看大节舍小节,主要看他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而不能用评价一个普通百姓的标准去订价一个伟大的政治人物!基于这一认识,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匡正整个天下,使天下安定),人民直到今天还享受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现在也要披散头发,衣襟向左开,蒙受异族的压迫统治呢。难道有必要苛求管仲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诚信小节,自杀于沟渠,从此远闻于世,无人知晓吗?”

闵损说:“从老师对管仲的评价中,我们明白了判定仁人的标准。可以说,齐桓公、鲍叔牙、管仲皆仁人也!管仲协助桓公,一匡天下,这个功劳太大了!如果当初他也像召忽那样,自杀殉主,他的大贤大才怎能变成一匡天下的大贡献呢?评价管仲,怎么能拘泥于小节而置天下万民于不顾呢?”

戴高乐做决断有大局观

非凡的预见力和大局观是杰出政治家的重要标志。戴高乐就是具备这种素质的一个著名政治家。

“您不准备解散国民议会吗?”在戴高乐当选总统后不久,就有人向他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这些人许诺说,此举可以让他过上“5年的好日子”。戴高乐回答说:“我一定会小心提防解散议会这件事的。这样做有着多方,面的理由。首先,没有人会理解解散国民议会的决定,如何才能说服公众舆论呢?国民议会曾经支持过我的政府,现在我又怎么能随便把这些议员赶回家呢?这是不道德的。总统不能只图自己的方便而解散议会,解散议会的目的是将发言权交给人民。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散议会:平息议会与政府间的争端。然而,现在这两者之间存在争端吗?其次,因为解散议会刚好发生在我当选总统不久,这就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想法:总统的位置似乎非要得到议会的批准不可。最后一个原因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把握赢得议会选举。如果我们输了,我只能下台。如果我在失去民心后仍然留在台上,那我成什么人了?我又有什么权威呢?”

听完戴高乐的这席话,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希拉克1997年3月提前解散国民议会会铸成大错。如果阿兰·佩雷菲特的书早半年出版,那么希拉克就可能不会犯下这一重大错误了。上面的对话出自阿兰·佩雷菲特(他在1962~1966年间在戴高乐手下担任新闻部长兼政府发言人)的回忆录——《这就是戴高乐》。

这段摘录至少说明一点:在一些戴高乐看来十分重要的问题上,他总是能保持清醒,能够做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