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严谨治学过程中要求的“严以律己”的态度,是指教师要严格根据教育职责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标准,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道德素质和修养,从而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完成教育任务。
陶行知先生说:“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诳话。我们必须拿着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这话是从学生如何择师而从的角度说的。实际上,这两个“尺度”也应当是教师进行自我衡量、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的标准之一。要教导别人,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要具有真才实学,因为“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之云,无水之源,无光之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同时,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同谬误作斗争的信心、决心、精神和勇气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这样方能引导学生走向科学之路,指引他们去探索真理,掌握真理。故此,教师要做到严谨治学,就不能不严以律己,对自我提出较高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并且时刻进行自我照察,自我监督和督促。
为师从教,有效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就必须严谨治学,严以律己。如果从维持教育活动正常秩序的进行这一方面来说,教师能够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材内容的内部结构框架,并把教材完整准确无误地解释给学生,只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或条件。一个好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要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虽然在学校里的时候他教的是科学基础学科,但“他应当能够清楚地分辨和解释这门科学上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好教师应当是他所教授的学科里科学发展前沿的急先锋和守望者。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严谨治学”方面的道德近善也有一个境界问题。由于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所以教师的严谨治学也是无止境的。
一个教师要体现严以律己、严谨治学的专业态度和高尚精神,就应当持续地对科学抱以满腔热情,自觉排斥自身难免存在的愚昧、迷信的思想和伪科学,自觉摆脱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保守主义的束缚,勇敢地承认和改正自身不足。在美国,一个中小学教师会经常也很习惯地倡议全班同学为勇敢纠正自己错误的学生鼓掌喝彩。表面上,这是教师对学生的勇气进行鼓励的道德态度,然而谁又能说这没有体现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呢?
教师严以律己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要求老师要不断地丰富科学知识,熟谙科学方法,强化科学精神。同样,对教育艺术的不懈追求也是教师严以律己的实践体现。
在上一章中曾提到,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过程中应遵守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格执教。这里要强调的是,严格执教还是教师处理与自我构成的道德关系时应当持守的师德规范,其基本要求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努力磨炼或完善教育教学艺术。
教无定法。在具体的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行、照搬,而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组织手段,适时权变。故此,教师的严谨治学必然对磨炼和提高教育艺术提出很高的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出,严谨治学体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精神与教条主义是无法并立共存的。
教师要提高教育艺术的境界,严谨治学,严格执教,需要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有个深化和内化的过程,科学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需要及时总结自身经验和教训,并使之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需要敏锐地洞察教育情境的变迁,保持对事物变化的敏锐感受力;需要发展和完善自己教育和教学的特点和优势,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也适合自己学生的育人之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做到了这些,就说明在努力实践着“严谨治学”的师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