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密切相关。要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只能从高校、大学生和政府三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在什么层次上就业,反映了高校招生工作、培养模式、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的综合实力。高校应主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新体制,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建立就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体制,就是指高等教育发展要以劳动力市场为参照物,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确定某种类型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这是针对很多高校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与大学生就业状况相脱离的现实提出来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它并不否定高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教育规律办学。教育不完全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它有内在的本质要求,不能完全走市场化的道路。建立就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实质,就是在遵循科学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考虑社会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
建立就业导向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前提,是高校获得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因为只有拥有一定的自主权,高校才能对劳动力市场和大学生就业状况做出充分的反应,才能根据市场行情自主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相对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而言,高校作为教育的微观主体,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更密切,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方面,比教育主管部门更具有优势,应该享有更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以增加对劳动力市场的反应力度。而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尤其是一般普通高校,没有独立的专业设置权和招生权,这限制了高校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空间。即使高校知道某些专业的人才已经过剩,也只能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标来招生。这样,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必然会出现就业困难问题。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确定高校的权利和义务,减少行政审批的范围。在招生规模上,对于如北京某高校等一般普通高校,可以规定招生规模的基准人数,并允许高校拥有根据自身情况在10%的范围内进行调节的权利。但招生人数、招生专业、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备等具体情况要及时报主管部门备案。在各专业招生指标分配方面,可以先规定一个基准数,并允许高校在20%以内的范围进行调整。同样,调整后的具体情况也要报主管部门备案,编入教育统计年鉴,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只规定总学时(或学分)、必修课的课程名称和学时(或学分)、实践课学时(或学分),选修课内容和实践课内容可以由高校自己决定,政府主管部门可列出课程目录以供参考。这样,高校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活动空间,能够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灵活地做出调整。赋予高校的权利都是微观层面的,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并不矛盾。事实上,宏观调控对于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微观层面“放权”的同时,还要在宏观层面“抓权”。
一、改革招生工作
招生工作是整个大学生培养过程的入口,要从源头抓起,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营造更大的空间。
1.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调整机制
在满足科学与学科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使教育资源围绕社会需求进行高效、动态的配置。高校应以更开放的眼光瞄准市场,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师资力量的状况设置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一套完整的专业设置论证制度,做好市场调研和社会需求预测;将大学生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各专业招生规模调整的重要依据,使各专业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社会需求量。不要盲目设置或扩招热门专业,但要尽量压缩一些冷门专业的招生规模,就业一直特别困难的专业可以隔年招生或停办。大学生进校以后,允许他们在低年级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状况转换专业,以弥补各专业招生规模调整不当的失误,给大学生一个广阔的就业前景。
2.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教育层次结构调整机制
要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对本校教育层次与教育类型进行合理的定位,确定各种类型高等教育服务的比例,包括本科、专科、研究生的比例,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比例等。各高校要强化自身特色,在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中寻找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不能走单纯以提升学历层次为目的的办学道路,尤其是对于广大高职院校来说。从而,就使各类型高校的大学生都有一个较好的就业前景。
3.做好配套措施的改革
要配合新专业的设置和各专业招生规模的调整,转变教师观念,加强师资培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复合型能力,能够胜任新开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要注意补充新的师资力量,以提供足够的、优秀的教育服务。实验设备、办公设施也要随着各专业招生规模的变动而做出适当调整,以保证生均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不会由于扩招或结构调整而受到太大的影响。
二、创新培养模式
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因此,要创新培养模式,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1.“严出”的培养模式
高校要树立“严出”的办学观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劳动态度、创新意识、专业基础、实践技能、人际关系、爱好特长、心理素质等,造就复合型人才。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支配行动的指南针,是最基础的东西,也是往往被人们忽略的东西。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必须要解决好思想层面的问题。大学生只有认识到严重的就业形势,才会产生紧迫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才能更好地被用人单位接纳和录用。
其次,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拓展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大学生构建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强调文、理科知识的渗透,按学科门类打通公共基础课,同一专业类别打通专业基础课;强调外语、计算机、写作等工具性课程的学习;训练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
再次,加强社会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设立大学生活动基金,保证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化、常规化运行,提高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与用人单位广泛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实习基地,为大学生的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最后,加强对教学和实践环节的管理与考评。根据社会需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考核手段对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等环节严格考评,以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毕业”标准,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2.适应市场变化的培养模式
对口和适应是两种适应市场的主要培养模式,其主要区别在于通用知识(General Knowledge)与专用知识(Special Knowledge)不同比例的搭配与组合,前者更多地强调适应具体单位的专用知识的重要性,后者更多地强调通用知识的重要性。高校应瞄准市场,根据本校的办学类型与层次选择适当的组合比例。
适应市场的培养模式主要通过两个柔性机制来实现。一是建立课堂教学调整的柔性机制。一方面,灵活调整课程的内容,及时吸取最新研究成果并删除过时的课程内容,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建立课程模块与自由选课制度。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进行模块化重组,如文秘专业要增加经济管理公关技能等课程。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未来职业的定位自由选择和搭配课程,使学习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方向性。二是建立社会实践调整的柔性机制。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使实践教学内容更接近于社会现实,让大学生提前得到就业方面的体验,以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3.互动的培养模式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以提高学习的效果。要推广学分制,允许学生跨校、跨系或转系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中途就业或者暂缓就业、继续选学其他专业或接受职业培训,使大学生在就业与学习之间有一个更大的选择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创新思维,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开发一些能发挥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的教育项目,如ERP。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大型企业管理技能竞赛,是一门能让同学亲身体验经营过程的课程。参赛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5人,各代表着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市场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每个团队经营一家企业,连续从事6年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有趣而紧张的比赛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了解企业管理思路和经营理念,提高管理能力。
为大学生配备导师,指导大学生的选课、学习与生活,也有助于在师生的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4.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特色鲜明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的不可替代性,使大学生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优势。要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结合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突出个性、办出特色,增强毕业生的不可替代性。从总体上来说,专科教育应突出操作性、技能性的特色,研究生教育要突出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同类型的本科院校也要突出自身优势,以占领更多的劳动力市场份额。
三、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展现自身优势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也是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1.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
机构建设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因而,要加强就业指导的机构建设。
首先,加强就业指导人员建设。建立校、院系两级就业指导制度,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形成校、院系、班有机结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指导人员在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习,并提高其市场分析与预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咨询服务水平。
其次,加强就业指导信息网络建设。加强计算机和网络硬件投入,系统地收集与发布就业制度和政策信息、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和毕业生个人信息,为高素质劳动力市场的供与求搭建一座桥梁。
最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程建设。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和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编写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教材,并纳入教学计划,强调对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在相关职业群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2.创新就业指导模式
现有的就业指导机构一般都是从原来的学生处分离出来的,工作方式还留有国家分配时代的痕迹,不适合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要全面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
一是全员式指导模式。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需要在经费和人员培训方面的大力支持。其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需要相关教学部门和后勤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最后,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和具体就业指导活动的开展,需要院系负责人和辅导员的支持与帮助。只有相关人员形成“一盘棋”,才能有效地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上海交通大学“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经验值得借鉴。
二是全程式指导模式。就业指导要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过程,但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具体指导内容应有所侧重。一年级主要进行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就业意识、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二年级主要开展职业适应性测试,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能力特长等。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学习的方向感和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明确未来择业的目标范围,为就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三年级主要组织学生实习,增加大学生工作经历,使其在“实战演习”中获得就业体验,并据此进一步细化职业生涯设计。四年级主要开展求职技巧、行为礼仪、心理调适、签约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讲座,让大学生学会更好地包装自己、推销自己。
三是发展式指导模式。就业指导不能局限于提供信息等技术性、操作层面的服务,还要提供具有长远性的高层次服务,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搞好职业生涯设计,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3.完善就业指导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方方面面,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就业观教育。要根据就业环境的变化,引导大学生破除等待分配的被动就业观念,树立主动、灵活、多样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就业预期,尤其是保留工资(Reserved Wage)的水平。社会有多少种工作岗位形式,毕业生可能就有多少种就业形式,有公有制、非公有制之分,有正式就业和临时就业之分等。树立灵活的就业理念有助于拓宽就业形式与就业渠道的选择范围。
第二,提供适合性测试与求职咨询服务。通过适应性测试工作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职业取向,以便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职业适应度。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及时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排除就业障碍。
第三,举办培训班。举办如注册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普通话等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班,让大学生拥有更多的专有人力资本,以更好地实现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同时,举办求职技能技巧培训,让大学生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面试等场合的基本礼仪和行为规范,能够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四,提供职业模拟与实践锻炼机会。召开就业专题报告会和座谈会,聘请企业家、校友、专家等来校演讲,让大学生认识到宏观就业形势,并体会到就业情境。同时,要开展创业教育和校园创业活动,让大学生获得创业体验。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来的,它将创业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被认为是学习的“第三本护照”。KAB(Know About Business)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专门开发的教育项目,目前已在20多个国家实施。2005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把创业教育项目引入中国,其定位是创业启蒙教育。通过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教师对基础知识点的全面讲授,让学生了解基础创业知识;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并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该项目已在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完成试点,其授课内容和参与式教学方法受到广泛好评。广大高校应大力推广KAB项目,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模拟与实践的机会。另外,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追踪调查,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活生生的就业案例,也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的就业体验。这样,当大学生真的面对就业时,就不会不知所措。
第五,组织参加和召开招聘会。主动收集社会招聘信息,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招聘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还要根据本校特点,组织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校园专场招聘会,以提高大学生求职的成功率。
第六,建立就业基地。加强同各地就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联系,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用人基地。拓宽实习渠道,并在实习过程中加深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了解与沟通,增加用人单位直接录用实习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