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研究
6226000000008

第8章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概念、特点与发展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是指关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与约束的制度安排。从产权契约的视角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是指关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激励与约束的产权契约安排。从产权契约视角分析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现状,是寻找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问题和对策的关键。本章在分析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概念、特点和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产权契约治理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是一种独特的企业类型。东西方关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定义是有差异的,但它们也有共同点,即它们都是国家独资或控股的企业。研究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概念、功能、特点和类型及其发展,对于我们分析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现状、问题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概念、特点与类型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一般是指其股份由国家完全或支配性控制的公司形态。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不同特点和类型。

1.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定义

在西方,关于国有企业的概念几乎没有一个适合各国情况的一般定义。欧洲共同体1980年把国有企业界定为政府凭借其对企业所有权、管理权和管理条例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政府所有企业。英国1956年把国有企业界定为董事会由内阁各大臣任命,经营报告和账目由国有化工业委员会检查,年度收入不能全部或大部分依靠国会提供或资金由财政部门预付的所有企业。法国对国有企业的界定强调三个条件:所有权的公有性、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和从事工商经营。这一定义既强调了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公有性,又强调了其与行政单位不同的特点,即它是一种营利性的组织。印度的国有企业又叫公营企业,其定义是从事经营活动并明确政府是这些企业的主要所有者的组织。瑞典、芬兰、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关于国有企业的定义强调国有企业是指国有资本占企业51%以上股份的所有企业。比利时关于国有企业的定义比较宽泛,指资本大部分为公共部门所有,或者由公共管理部门授予特殊权力,或者经营活动在相当程度上自主,包括资本归公共管理部门所有、政府控制的国家企业和混合企业。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是国家作为控股股东的公司形式,但不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形态的公司。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主要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从事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国有独资公司是其股份完全由国家持有的经营性公司。关于国有控股公司的定义,程恩富(1998)认为是指该公司达到决定性表决权的股份,而对其他公司进行经营控制,并主要从事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的国有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是指以国家批准或授权代表国家通过持股方式控制或影响其他公司发展的公司,其性质一般为国有独资的企业法人。国有控股公司采用控股或参股方式进行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资本经营。

2.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特点

(1)具有多重目标。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多重目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国有资产的增值负责。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和其他性质企业一样是营利性组织,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二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作为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又要以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为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是实现政治经济政策的工具。三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多重目标性质是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重要特征。这种多重目标性质使得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具有经营优势和劣势,其经营优势表现在国家作为控股股东,以国有资本作为经营信誉保证,同时其经营行业很多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产业,在价格、原材料和经营许可等方面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优势;其经营劣势表现在与私营企业股东相比,国有股东缺乏监督激励机制,国有公司内部法人制衡机制的缺陷影响经营决策权行使。

(2)政府所持有股份必须达到可控制企业的比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产权契约性质的重要特点是其国家股份必须居于可控制企业的程度。一般分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两种形式。独资国有企业和股份比例超过51%的国有企业称为绝对控股。而相对控股一般指在企业的股份中国有股居于可控制企业的程度,以少量股份支配众多的少数股份。美国13家军火企业,在1957~1961年的固定资本构成中国家资本占51.3%,在波音飞机公司、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和北美航空公司三家飞机制造公司中,私人资本仅占20%~30%。

(3)政府能够对企业经营决策施加直接或间接的支配性影响。政府通过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其任命的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对企业经营决策施加影响,以实现政府的政治经济目标。这一特点是由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财产权归国家所有本身决定了国家能够对国有企业施加支配性影响。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作为政府投资的企业,其本身就是政府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的结果。政府通过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经营决策施加影响实现其政策目标。

(4)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因而公共产品的提供往往采取国家供给的形式,基础研究、基础教育和国防等公共产品一般由国家提供。尽管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也参与竞争性产品的提供,但从世界各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现状来看,其重要特点是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西方国家社会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一般由国家提供,如公路、铁路、通信、港口和航空等。

(5)执行和服从政府产业政策、公共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在一些私人部门投资风险较大、投资资金不足,或不愿投资的重要领域,需要政府通过举办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形式来发展这些产业。同时,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又是实现解决就业、实现公共工程和公共政策的重要工具。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往往成为实现政治目标和政策的重要工具。国有企业的存在、发展和退出往往受到产业政策、公共政策和政党政治的影响。

其中,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不设股东会,由其国家授权部门、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部分职权。公司董事会决定公司的重要事项。但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增减资本和发行债券由国家授权部门决定。二是由国家授权部门对国有资产实行监管。三是董事会一般由3~9人组成,任期3年,并有职工代表参加。

国有控股公司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国家授权并注册形成的特殊企业法人。由国家独资设立。其组建具有行业特征。就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来说,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把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总公司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二是把具备条件的集团公司或特大型企业改组为控股公司。三是把现有的国有投资公司、运营公司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只从事资本经营。即采取由国有控股公司向国有企业投资、参股等形式组建和控制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在一定形式上行使国有资本所有权职能,运营国有资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集团主要采取股权联结型或以资本为纽带的形式。

3.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分类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比较研究全世界近90个国家所有制企业时采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国有企业是指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称为国营企业(State-en-terprise)。

第二类国有企业是指国家主办的企业(State-sponsored Enterprise)。

第三类国有企业是指国家所有的企业(State-owned Enterprise)。

不同国家关于国有企业的分类有所不同。日本把政府投资和控股的企业称为“公企业”。主要有中央政府所有的企业和地方政府所有的企业。从法律形态上看,公企业分为以下几类:国营企业。日本国营企业只是行政内的特别会计组织,没有法人资格。日本中央国营企业主要经营造币、林业和邮政等。地方国营企业经营的主要领域是上下水道、医院和交通等。特殊公法人企业。该种国有企业是政府单独出资,多集中在资源、交通和金融等方面,如道路公团、森林开发公团、石油公团、水资源开发公团、住宅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以及国家全额出资的进出口银行和开发银行等。特殊公司法人。该国有企业是政府控股的、取得股份公司形态的企业。主要领域集中在烟草、铁路和电信等方面。

按照公司法,国有控股公司一般采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等形式。从组织视角来看,大中型国有企业采取企业集团的形式。国有控股公司是从事国有资本投资或经营的国有独资公司,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特别批准和授权,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行使出资者所有权,主要以控股方式从事资本经营活动,处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之间中介型的公司。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企业形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三个层级。位于三级体制最上层的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有资产的总代表,它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具有对国有资产进行行政监督与管理的职能,但不具有国有资产运营的机能。居于三级体制中间位置的是与国有资产经营相当的国家控股公司。国家授予国有资产经营权的特定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把其核心企业改组为国家控股公司,整体上经营管理企业集团的国有资产。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国资委”的委托,管理与经营国有资产,以图其价值保全与价值增值,确保取得最大效益。决定下属企业的国有资产的再投资。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向下属企业派遣董事,参与重大决定。并派遣财务监督人员,监督其经营业绩。决定下属企业国有资产的合并、解散、出售、破产、清算以及股息分红等财产权的移动。实现政府的产业政策,合理配置国有资产。

除了国有资产三级管理体制外,为了减少中间层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之一是采取二级管理体制,即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局)直接管理国有企业(国有股份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从国有企业的法律地位来看,把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政府直接管理,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企业。在意大利,这类企业是指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部门的企业,如医疗、公共交通、自来水、邮电、铁路和电力等部门的国营企业。二是资产全部归国家所有,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企业。在英国,这类企业共有51家,它垄断了全国的电力、煤炭、邮电和铁路,控制了钢铁工业、造船和飞机制造以及汽车制造和石油等生产部门。在法国,这类企业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领域,包括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工业,通信、邮电、铁路以及相当一部分航空和海运等工业,如法国电力公司、煤气煤炭公司、巴黎运输公司、铁路公司和电话公司等。在世界各国,这类企业一般存在于公用事业行业,如铁路、邮政、煤气、电信和自来水等。三是国家拥有部分财产权的独立法人地位的混合型国有企业。这类国有企业又叫国私合营企业。混合型国有企业是所有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主要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较少的资本控制和管理众多的股份公司。法国的公司大多采取混合形式,如法国石油公司、于吉诺尔公司、萨西诺尔公司、国营飞机发动机公司、埃勒夫—阿基坦公司、马特拉军火公司和雷诺汽车公司等。在法国混合公司中,只有私人股份才能在交易所自由买卖,国家股份不能够在交易所自由买卖。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按照竞争程度不同划分为垄断性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竞争性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和垄断—竞争性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三种类型。从投资主体来看,分为中央政府投资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地方政府投资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和混合投资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从控股程度划分,分为国有独资、国家控股和参股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二、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功能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具有多重任务(Multitask)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与经营国有资产和发挥其增值功能。国有控股公司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行使出资者的三项基本功能:确保出资者收益权实现、进行重大经营决策和选择管理者。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对国有资产行使资产控制权,对国有资产经营战略、投资和产权转让等做出战略决策,以及对所控股国有企业行使资产监督权来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

(2)具有推行经济政策和实现国家经济战略目标的功能。国有企业具有解决就业、防止经济危机冲击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功能。在实现国家经济战略目标方面,具有促进地区开发、确保能源安全等战略目标的功能。可以说,国有企业作为实现经济政策的必要工具,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维护市场经济活动中各个微观主体的利益。“二战”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在西方国家被普遍地当作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政策、扩大社会就业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以及缓解经济危机等政策工具。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作为经济政策工具不仅可以弥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缺陷,而且可以用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3)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具有保障社会稳定功能。Chong-En Bai,David D。Li,ZhigangTao,Yijiang Wang(2000)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多重任务理论》一文中,认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在提供就业和解决失业问题方面具有关键的稳定功能。非国有企业缺乏社会安全机制,以利润最大化作为激励机制,并缺乏提供社会安全的激励。在转轨过程中,政府放慢国有企业改革,保持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目标。由于推迟实施国有企业完全私有化,国有企业面临较低的利润激励。而私有企业以利润为唯一目标,几乎没有把资源花费在提供社会稳定功能的激励方面。在转轨初期,通过税收提供社会成本来增进社会稳定。如果稳定成本很高的话,政府选择不需花费足够的资源用于社会稳定,结果,在转轨过程中依赖国有企业提供社会稳定功能。相反,如果稳定成本很低的话,政府会选择花费足够的资源用于社会稳定,这样不必依赖国有企业提供稳定功能。劳动力市场的失业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来源。

(4)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具有提供社会福利的功能。由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把执行国家政策、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作为其重要目标,因而所提供的产品能够带来较大的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的提供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性质决定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能够提供比私人企业更多的社会福利。Chong-En Bai,David D。Li,ZhigangTao,Yijiang Wang(2000)认为在转轨之前,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社会福利的提供者,由于承担提供诸如社会福利和生产的多重任务,导致国有利润激励较低和金融绩效较弱。

(5)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的功能。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Chong-En Bai,David D。Li,ZhigangTao,Yijiang Wang(2000)认为一个次优的社会最优是保持一部分企业由国家所有,提供生产公共产品的功能。就减少公共产品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供给问题来说,一个关键因素是政府如何设计一套方案,在私有企业激励和公共产品私人提供方面实现平衡。

(6)具有资源配置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由市场机制来进行调节。市场机制引导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的企业进行资源配置活动。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注重把当前资源配置和长远资源配置结合起来,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最大化。一些投资大,而且回收周期长的行业,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行业需要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进行资源配置。

(7)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一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在恢复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交通、邮电、能源和基础工业部门的国有公司大大提高了社会化程度,保证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的实现。另一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经济实体。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其可促进一些基础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起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非国有资本或非国有企业尚未达到足够的规模时,由国家进行投资和经营对一个国家经济起飞起着关键作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强调起飞阶段是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时期。主导产业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和增长动力,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和资金制约等因素阻碍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通过直接承担主导产业的发展任务,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和起飞。

三、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兴起有其思想理论基础。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在保持私有制的前提下,主张实行部分企业的国有化,这导致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1.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产生的原因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现代化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的需要。汉森在论述英国国有企业计划时,认为英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产生是为了降低某些工业的成本。“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的煤矿工业虽然经过很多委员会的建议,但未能把它的采煤操作现代化,成本很高。如果收归政府所有后,由于采用了现代大机器和大规模的开采方法之故而得以降低燃料的成本,则私人的消费和投资必将在各方面受到鼓舞,对电力和运输事业也同样如此。”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内国际市场提供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廉价的服务。

(2)政府宏观调节经济的物质基础。西方国家推行国有企业是其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国有企业可以缓和经济危机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促进经济复兴。同时,通过兴办国有企业实现国家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和促进地区开发等。如意大利公有企业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前还不发达,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公有企业高度发展,其活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再生产的一切环节和一切领域。国家通过公有企业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全面的、直接的干预和宏观调节。战后初期,意大利公有企业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恢复社会经济发展,伊里公司在振兴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伊里公司经过改造后的机械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大大超出当时国际市场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为意大利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基础。埃利公司下属的炼油厂和石化联合企业的诞生,为意大利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公有企业在反危机,维护竞争秩序,调节各阶级、各阶层利益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维护国家的造船能力,国有造船业在劳动力和钢材价格偏高的情况下仍然维持亏损性生产。

(3)适应意识形态党派斗争的需要。法国人民阵线政府实行国有化,在联邦德国、瑞典、奥地利、英国和挪威等国,社会民主党(或工党)执政时,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而实行了部分企业国有化。这些社会民主党把国有化看作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法国主张国有化的党派发起了“工业化的国有化”。1945年,“二战”刚刚结束,英国工党被选为执政党。英国工党把生产、分配和交换方式的所有制关系视为政治经济权力的基础。国有制被用来控制资本主义对人民的剥削。英国工党试图通过国有化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英国国有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促进和扶持私营企业发展。通过兴办国有企业为私营企业提供资金、基础设施和其他基础服务,促进私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美国建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原因在于促进私营企业更好地运转,为私营企业提供金融帮助,包括提供银行存款、住宅贷款、个人养老金和对外投资等活动。一些私营部门依靠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提供信用贷款、刺激投资、降低风险、稳定价格和承担基础服务等。意大利伊里公司曾多次拯救濒于倒闭的私人企业,对它们进行整顿、改造,使之变成盈利企业后再交给私人企业。

(5)接管私营部门不再愿意经营的产业。在一些基础产业、高风险产业、盈利能力较弱和公共服务性产业中,私营部门很少或不愿介入,通过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可以促进这些产业发展。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私营企业不愿经营的铁路客货运输和地方公共交通系统由公营企业经营。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20年,大量的客运系统由主要私营改为完全公有。针对私营部门企业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较低、竞争力不强的特点,意大利政府采取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形式加强基础工业部门的建设。

(6)政府创办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能够比政府机构更好地提供商业性的公共服务以及为新技术变革提供融资。如美国的立法机关愿意把基金拨给管理局而不是普通的州政府。新技术变革需要大量的融资,而这些资金来源难以完全由私营部门提供,随着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有些高风险和高技术产业,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

(7)适应战争需要。为了有效地为战争提供大量军事装备和物质供应,需要在交通、军火、食品、被装、原料和燃料等各个领域建立一批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在军事上,为了适应战争需要,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生产武器和弹药的企业均为国家所有。19世纪下半期,俾斯麦政府的“国有化”就是为了适应战时需要产生的。在1877~1879年的“俄土战争”后,俄国随即实行了铁路国有化。

2.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企业的国有化得到不断发展,其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事业、科研部门、尖端工业、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产业和部门。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法国企业国有化程度最高。经过1981~1983年第三次国有化浪潮后,法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现为:国有工业企业营业额占工业企业营业额的40%,出口额占工业企业的34.6%,投资额占工业企业投资额的30%,职工人数占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23%。此外,国有企业占冶金和有色金属加工业的66%、军火工业的74%、化纤工业的75%、钢铁工业的80%、飞机制造业的84%,国有银行的经济信贷额占整个银行体系的83.9%。

英国出现过两次大的国有化浪潮。第一次企业国有化浪潮是在1945~1951年由战后“工党”政府发动的。企业国有化的主要领域是提供服务和基础设施,特别是提供能源和交通运输设施的领域。第二次国有化浪潮是在20世纪70年代分别由“工党”政府和“保守党”政府发动,企业国有化的主要领域是制造业,包括罗尔斯—罗伊斯飞机发动机公司、英国莱兰汽车公司;整个造船业和2/3的修船业;飞机和导弹制造业;艾尔弗雷·赫伯特公司(英国最大的机床制造厂)。

美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了大约2800个企业,其中航空工业534个、机床制造业116个、铝业84个、造船业65个、合成橡胶业60个。1944年,这些国有企业生产的机床占全国50%、铝占70%、合成橡胶占80%、镁占90%,以及大部分飞机。法国企业国有化发展比较快,实行了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石油加工工业和银行的国有化。英国和法国国有企业比重约占工业生产的1/5,奥地利国营企业比重约占工业生产的1/3.

3.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出现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把国有企业大批出售给私人所有。其中,英国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最为典型。私有化浪潮首先在英国兴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把国有企业大批出售给私人。1979~1987年,英国政府先后把20家大型国有公司出售给私营部门,获得了280亿英镑的收入。这些国有公司包括最大的货车公司、化学公司和电子公司等。

法国的私有化计划从1981年开始。1986年,右翼政府执政后积极推行私有化计划,至1988年希拉克下台,完成了私有化计划的44%,共有12家公营集团29家企业私有化,总资产1200亿法郎。1988年,密特朗再次当选总统后,法国的私有化宣告结束。意大利的私有化主要集中在工业复兴公司、国家碳化氢公司和制造业投资公司三大工业集团中。意大利私有化规模比较小,全部私有化企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日本也采取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计划,制定了为期10年的非国有化纲领,计划把铁路系统、电信系统和商业企业出售给私人所有。东欧、独联体等国家实行了大规模国有企业私有化计划。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出现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由于经营者内部人控制导致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腐败和效率下降。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内部人控制所导致的公司治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所有权的多重委托代理,以及委托代理缺陷导致腐败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与非国有及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预算约束要软一些,经营管理人员缺乏破产风险和决策风险约束,特别是管理人员与政府官员的合谋导致监控成本高昂。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效率的下降导致财政亏损,使得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基于这种状况,许多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

(2)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对资源和产品供给的垄断。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垄断一些主要行业的资源、生产和产品供给,导致了社会福利的损失,影响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别是随着私有企业巨大增长和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一些原来由私人部门难以提供而需要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提供资金和技术的产业,现在完全可以由私有企业提供。这导致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没有必要提供这些产业的资源、生产和产品供给。如西方国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集中的基础部门,特别是钢铁、造船和采煤等部门不再是关键性生产部门。这种趋势加速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3)受政党政治的影响。许多国家保守党上台执政是出现私有化浪潮的重要原因。如1979年5月英国撒切尔保守党政府上台,其从1981年起进行了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私有化,到1985年底,英国部分或全部私有化的部门和企业已达20个左右,被出售资产达50亿英镑,转到私营部门工作的人数达到40万。1986年上台的法国希拉克政府也否定社会党前任的国有化而推行私有化。这些保守党往往受新保守主义经济学流派的影响,如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极力鼓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在本性上是缺乏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