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专心:一车不能赴两途
6223200000015

第15章 事前谋划好,难处不慌张

在平时,我们没有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当机遇来临之际,由于自己的准备不充分,就让机会在自己的手心一划而过,只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在社会上拼搏,平时就要做到未雨绸缪,事事提前谋划好。

康熙智除鳌拜的历史事件很多人都知道,对于年幼的康熙能有如此胆识也都是钦慕不已。在这场幼帝与权臣的较量中,康熙之所以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关键一点就是在事先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康熙帝继位时年仅8岁,按照顺治帝遗诏,由四个大臣帮助他处理国事。四辅臣中,鳌拜功高震主,专横跋扈。他欺皇帝年幼,经常在康熙面前呵责朝臣,甚至大吼大叫地与幼帝争论不休,直到皇帝对他让步为止。公元1667年,康熙已经14岁了,按照祖制,他可以亲政。

苏克萨哈在康熙亲政的第六天,上疏请求隐退。苏克萨哈上疏的目的,一则表明鳖拜专横,自己不得不退;二则试图以自己的隐退迫使鳌拜、遏必隆也相应辞职,交权归政。鳌拜自然明白苏克萨哈的用意,他和同党一起,编造苏克萨哈“背负先帝”、“藐视幼主”等大罪24项,将其逮捕入狱,要处以极刑并诛灭全族。康熙得到奏报,坚持不允所请。鳌拜怎肯善罢甘休,他挥动拳头对皇帝无理,连续上奏好几天。康熙和他的祖母孝庄文皇后怕鳌拜因为这件事狗急跳墙,造成国家动乱,最后只能妥协,对苏克萨哈不得已采用绞刑,并且批准了其他的一切处置措施。

冤杀苏克萨哈后,鳌拜的气焰更加嚣张。朝廷大臣虽更加不满,但慑于他的淫威,人人以求自保,没有人敢于碰硬。

康熙皇帝年少有志,岂肯看到大权旁落,江山毁在自己的手里。他在祖母的指导下,开始了计除鳌拜的各种准备。

康熙先是采用“欲擒故纵”的麻痹战术。故意给鳖拜父子戴高帽,分别加封他们父子“一等公”、“二等公”的爵位,“太师”、“少师”的封号,使他们位极人臣,树大招风,更加孤立。

有一次,鳖拜称病在家,康熙前去探视。御前侍卫和托发现鳌拜神色反常,便迅速走到鳌拜床前,揭开席子发现一把匕首。鳌拜惊慌失措,康熙却“毫不在意”地说:“刀不离身是满人的故俗,不足为怪!”当场稳住了鳌拜。但康熙心中更加明白,除掉这个恶魔,绝不可掉以轻心。

当时,皇宫的戍卫都被鳌拜控制了。于是,康熙特选一批忠实可靠的少年入宫,以摔跤为名,另外组成一支可靠的卫队——善扑营。这些少年都是贵族子弟,每天和少年皇帝在一起摔跤,武功越来越好,本领越来越大。鳌拜入宫,经常看到他们,以为是些小孩子把戏,久而久之,也就不以为然了。

有一次,康熙皇帝知道鳌拜要进宫奏事,便把善扑营的少年卫士集合起来,对他们说:“鳌拜作为先皇托付给我的辅臣,不以国事为重,处处安插亲信排斥异己,滥杀大臣,甚至胆敢加害于我,你们都是清楚的,为了祖宗社稷,必除此大患。”他见小侍卫们群情激扬,又说:“你们虽然年纪轻轻,可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要靠你们除掉这个老家伙。但他武将出身,你们是怕他呢。还是听我的?”侍卫们一个个摩拳擦掌,齐声高呼:“独畏皇上!”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鳖拜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跨进内宫的门槛,行至康熙近前,还没站稳脚,小侍卫们看到皇帝发出的暗号,一哄而上,拳打脚踢,连拉带拽,将他打翻在地。鳌拜什么阵势都见过,却没见过这种对付他的场面,起初还以为是这群小孩子跟他闹着玩呢。他见到小皇帝那冷峻的面孔,和“给我拿下”的威严指令,才明白过来,然而,已经晚了,他终于被擒拿归案了。

康熙皇帝命康亲王主持审议,议定鳌拜“欺君罔上”等罪行30项。他虽罪不容诛,死有余辜,但康熙念其效力年久,军功显著,遂免其一死,却将他的死党一网打尽。一个年少皇帝,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动一枪一刀,智除大权奸,令朝野称赞。从此,他逐步地将中央政权集中到自己手中,得心应手的治理国家。

一个人要拼搏出一番事业,必须事先进行规划,做好打算。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能在事前做足准备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对各种情况的出现进行分析,事情成功的机会就很大了。如果在事前不做准备工作,对出现的各种情况没有进行分析,当情况出现时,会使我们惊慌失措,手脚慌乱,事情的失败就不可避免了。

俗话说:“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是说平时不烧香拜佛,到了紧急危难的时候才想到要求佛祖保佑。其实,这是许多人都会犯的错误。若要避免这种错误的再次发生,那么就要从此刻开始,做一个详细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