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学院经原教务长林基路等共产党员的努力,一所旧式学校被改造成为具有新血液、新精神、新面貌的新型学府,但是办学条件仍十分落后。杜重远任新疆学院院长后,写给邹韬奋的信中说:“新疆学院,除一座旧营房外,别无长物,不要说物理化学、生物卫生种种设备,连教课的书籍也不完全,真是一座沙漠荒地……”但他想的是,“纯朴天真的青年,他们文化虽然落后,他们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抢购书籍,掉鞋掉帽。”
杜重远激情满盈、精力过人,决心办好新疆学院。他刚走马上任,便因要务需赴重庆。虽然路途辛苦,来去匆匆,仍于风尘仆仆中为学院购置图书,也为同学们个人代购书籍。他把生活书店、新知书店、新华日报馆、读书生活出版社等有关政治、经济、哲学、史学、文学、自然科学各门类的书买回了三卡车,号为“文化列车”。这次的购书量很大,既充实了学校图书馆,也充实了每个同学。
杜重远认为,新疆目前最需要懂得少数民族语文,懂得维吾尔语文、哈萨克语文、蒙古语文、柯尔克孜语文,直接能为少数民族服务的人才,于是他创立了语文系,专门培养这方面人才。
杜重远决心要将新疆学院扩建为新疆大学,以发展教育事业,泽被边疆。他向教育厅申报新建校舍,还不辞劳苦各处奔走。盛世才对出钱建校舍并不十分感兴趣,虽然表面答应,却迟迟不予拨款。当时,毛泽民任财政厅代厅长,十分支持办学,设法拨给款项。新校址破土动工,杜先生取出蓝图挂在工地席棚上,兴致勃勃地对学生讲解未来新疆大学的远景规划,说要设立政法、理工、农学三个学院,开办12个系,招收各族学生500名。他手拿教鞭指着蓝图,哪里是教室、化验室、图书馆,哪里是俱乐部、运动场,还有农业试验场。
杜重远除申报新建校舍外,还发动师生自己动手,修建了秋千、浪桥,修建了篮球场、排球场,还修建了冰场。篮球破了,补好再用;实在买不上篮球时,就自己动手创制了“木截球”。“木截球”简便易造,是用5截30公分长的木头截子和5根60公分长的木棒子组成。“木截球”对锻炼臂力有特别的好处,很受同学们的欢迎。由于爱打木截球的同学多,还举行过木截球比赛。
院办公室屋檐下挂着个“意见箱”,风吹日晒,布满灰尘。这件不显眼的小事,杜院长却看成大事。他规定“意见箱”由学生自制会负责,每三日开锁一次,将意见分类交各部门认真处理。这对改进院方工作有极大好处,人们钦佩院长“一分精神,一分事业”。
杜重远院长住在离院不远的羊毛湖巷。他每天清晨提前到院,与学生一起参加早操,从不间断,偶尔不来也要向学生说明。他说“有纪同遵,有则共守”,才能形成好院风。同学们在大食堂吃饭,八人一桌,饭食比较粗劣。他也在大食堂搭伙吃饭,大家吃啥他吃啥。
课外或休息时,杜院长常出现在学生中间,哪里人多他就在哪里。星期日,十多名学生坐在树荫下交谈。院长来了,就地而坐,与学生攀谈起来,有说有笑。他问起学生家庭情况时,一位语文系的学生说:“家父在城里开设陶器店。”
“咱们是同行,我也做过陶器生意。”院长说当年在东北经营陶器,为提倡国货,抵制日本在东北倾销瓷器,甚至不惜赔本也要与日商争高低。他说,“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你是东北工商界知名人物,一定很有钱,为什么不继续做生意呢?”有位同学问。
“日寇入侵,国破家亡,堂堂男儿,岂能容忍!我要做生意,早就发大财了!”
杜重远莅院视事后,即规定同学们每天都要写日记,他亲自逐日逐本批阅,借以锻炼大家的写作能力和处事持之以恒的毅力。当时全院有六个班,一个民族学生班,五个汉生班。汉生班共约200余人,每天都有200来本日记。他通过看日记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和问题,对日记上反映的问题用各种方式予以具体解决。杜院长用红色铅笔批阅日记,对于复杂的问题,不厌其烦仔细批阅,有时批阅的文字长达好几页。一个叫吴任武的同学,把杜院长长达五页的日记批阅,视为珍宝,长期保存。
杜院长在学院主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课,每周星期一上午集中全院学生讲一次,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时叫“精神讲话”。他讲课如同发表演说,侃侃而谈,声音洪亮,条理清楚,语言简洁。他讲课的内容,切合实际,针对时弊,实实在在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和行为的导向。
杜重远洞悉国民党内部的情况。他说:“国民党内部对抗战的态度分为主战派、主和派和动摇派。”他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见冯(玉祥)主战,见汪(精卫)主和,见蒋(介石)和战皆主!”来揭示国民党内部对抗战的态度。对“和战皆主”动摇不定的蒋介石,他认为应该用逼的办法,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就是逼蒋抗日的具体表现。当讲到“西安事变”时,有同学递上一个纸条。
“杜院长,你在‘西安事变’中起过何种作用?”
“1936年4月,当我在上海虹桥疗养院软禁时,张学良将军曾利用去南京开会的机会,去虹桥疗养院看我。我和张学良将军曾在一片树林里密谈过。杨虎城将军也借治牙病住进虹桥疗养院,我和杨虎城将军也密谈过。1936年9月8日我获释出狱,10月间就奔赴西安,又与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晤谈,并在东北军和西北军中进行了广泛的联络工作。”
杜重远以自己的声誉和社会地位访友招贤,为新疆学院聘请教师。除前述文学家茅盾、政治经济学家张仲实外,还请来留美农学博士、西北农学院教授涂冶等,筹建新大农学院,以及政治学家史枚、经济学家沈志远、理工学家史杰,学者周世贤、江浩、革命历史小说《新生代》的作者齐同等。还有不少知名学者等待新校址建成后,即来新疆工作。当时,新疆学院真是人心所向,人才荟萃。许多内地青年向往新疆,写信要求来新疆读书。一个早晨,杜重远拿着一叠信件,当众宣读了一封重庆五青年联名来信。他们都是高中毕业生,要求来新疆学院上学,如果入学考试不及格,请求留院当一名杂工,为国效劳。
新疆学院充满学术研究空气。为使师生们的研究成果能有地方发表,杜重远和茅盾、张仲实等创办了院刊《新芒》。《新芒》、《反帝战线》、《新疆青年》、《新疆妇女》是当时新疆主要的期刊。
1939年暑假,新疆学院组成了暑期工作团,由院长杜重远任团长,张仲实和延安来的教务长郭慎先任副团长,赴伊犁沿途各县宣传,动员群众抗日救亡。本来茅盾也一起去伊犁考察,临行时盛世才把茅盾留下,要他和王宝乾一起陪英国驻中国的总领事去游玩,因此茅盾陪总领事游玩了庙儿沟和位于博格达山峰的天池。
“新疆学院暑期工作团”每到一地,杜院长都要组织同学们做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群众生活情况、生产情况、思想情况;每到一处,杜院长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各族人民发表豪情激昂的演说,宣传前线军民英勇杀敌和后方人民支援前线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他沿途各地发表演说,从不重复,各有特色,生动具体,深受欢迎。每到一地,学生就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教唱抗战歌曲,张贴宣传画,用石灰水书写大标语,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特别是他们公演了集体创作并由茅盾润色的《新新疆万岁》大型话剧,深受群众欢迎。他们在乌苏县的演出引起强烈反响,第二天清晨,县长和许多群众赶到工作团驻地拦住汽车,要求再演一场。
工作团的活动表上,没有安排独山子油矿,但油矿工人派代表赶到乌苏县要求工作团去矿区。杜重远热情接待了工人代表,并慨然应允。当年,独山子油矿一片荒凉,无草无水,工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杜重远在矿区,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说,高度赞扬工人为抗战多产石油所作的贡献。为了演出,工人们加班加点在露天搭起舞台。晚上正在演出,突然刮起大风,幕布招摇如幡,舞台也颤抖摇晃起来。杜重远和工人们一起,抬来木料,顶着舞台。许多同学拉着幕布,扶着道具,坚持演出。落幕之后,工人拉来几桶热水,让同学们洗脸洗脚,解解疲乏。杜重远匆匆赶来,制止同学们用水,说:“这里水源困难,我们不能增加工人困难!”
杜重远在与工人交谈时,知道独山子矿区从奎屯河运水,往返十公里多,大半天才能拉运一次。工人要节省出一半生活用水,供应今晚和明早工作团用水。杜重远当夜下达通知,明天拂晓出发,不要惊动工人。他们刚坐上汽车,矿区负责人和许多工人跑来,挽留他们吃早饭。杜重远一再感谢工人的盛情,决然离去。工人兄弟深为感动,一位维吾尔族工人跷着大拇指连声夸赞:“好!好!”
在呼图壁,街头失学儿童很多。杜重远了解到是由于一些父母对儿童学文化不重视,对儿童失学的害处认识不够。他召集戏剧组的乔国仁等五位同学编演《送子上学》一剧,亲自叙述了剧情。《送子上学》主题和情节来自生活,演出很受欢迎。
杜重远的生命乐章清晰而响亮,因此在新疆学院和社会上声望日隆,但同时也埋下了杀身之祸的种子。
1940年入冬,凛冽的寒气紧紧地包围着校园。教务处宣布杜院长手条:“我因身体欠佳,不便来院,暂时不出早操,望同学谅解。”这件区区小事,院长那么认真。同学们称赞院长做事真是“一丝不苟”。
不久的一个下午,学院的集合钟声响起。全院教职员和学生列队站在俱乐部前。师生们以惊奇的目光盯着院长,见他手拄拐杖,步履蹒跚,面容憔悴,眼窝深陷,背也驼了。一位气宇轩昂、体格魁梧,走路迈步英气勃勃的人,怎么一下变了呢?院长慢步登上讲台,微笑的眼睛环视全体。杜重远嗓音有点沙哑,只说已辞去院长职务,最后勉励学生努力学习。他留下三句赠言:不忘抗日救国;不忘苦难人民;不忘民族尊严。
师生们依依不舍,跟随相送。许多人眼圈都红了。
寒风卷起,漫天尘土。杜先生望着灰蒙蒙的天,望着这举世浑浊的一片,缓缓离开了这个他付出真诚与汗水的地方。
杜先生辞职后,筹建中的新疆大学成为泡影;已经建成的部分建筑,被盛世才作为军用,其余被迫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