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地域
6203800000014

第14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佛灯之谜

小问号

每当雨雪天初晴、风静云出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斜照在峨眉金顶舍身崖下的云层上,就常常会出现一个无比绚丽的光环。最为奇特的是如果有人站在崖顶边缘,就能看见光环里出现自己的影子,而且人动影移,总是在神秘的光环里……这就是著名的峨眉山“佛光”,与它齐名的则是庐山佛灯之谜。庐山那条黑幽幽山谷,因闪烁着一盏盏忽隐忽现、忽明忽暗的佛灯而成为闻名世界的神秘地域。那么,庐山佛灯是什么原因形成的?人们对它有哪些不同的看法或猜测?是佛灯使庐山幽谷更神秘,还是幽谷让佛灯更神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的这首诗非常艺术又饱含哲理地写出了庐山的神秘之美。其实,那盏点亮千年的佛灯更神秘。

在庐山的大天池旁的文殊台下,有一条草木茂盛的山谷,偶尔在没有月色的夜晚就会出现神秘的佛灯现象:在黑漆漆的幽谷里,亮起了一盏盏闪着荧光的小灯笼!从光线的强弱看,它时大时小,时明时暗;从光线移动的速度看,它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飘忽不定;从光线的色彩看,它有时是白色的,有时是青色的,有的时候又微带绿色……千百年来,闪烁变幻的佛灯不仅使庐山这条幽谷,而且使整个景区都闻名遐迩,神秘诱人。

最早记载庐山这条幽谷有佛灯的是南宋。据《庐山志》记载,一千多年前的南宋时期诗人周必大游庐山时夜宿天池寺。一天夜里,他发现半山腰有忽明忽暗、飘忽不定的灯光在闪烁,点点如繁星:“闪烁合离,或在江南,或在近岭,高者天半,低者掠地”。这是他所记录的罕见景象。从这段记载来看,千年前的佛灯很像今天我们所说的萤火虫,只是为什么“高者天半”让我们难以理解。

到了明朝,大学者王守仁在游历庐山时,亲自来到文殊台上观赏神秘的佛灯,并写下《文殊台夜观佛灯》一诗:“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可见,在明朝这里的佛灯已经成为一景了。

那么,佛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千年不灭?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有的说,这是山下灯光的折射;有的说,这是天上星光投射在幽谷里的反射;有的说,山中蕴藏着能发出荧光的矿石;有的说,这是山谷里的磷火。

许多人都赞同这是山谷里的磷火在作怪。磷火就是民间传说的“鬼火”,它是山中千百年来死去的动物骨骼中所含的磷质,或含磷地层释放出来的磷质在空气中自燃所造成的。可是,也有专家表示反对。他们的理由是:磷火一般会贴近地面缓缓游动,怎么可能会徐徐上升呢?更不可能“高者天半”或“有从云出者”。磷火的光是很微弱的,可是不论是站在庐山文殊台,还是在青城山禅灯亭,都曾经有人目睹这一奇景,而这两处海拔都在千米以上,即使在超过3000米的峨眉金顶,也有人曾幸运地看到它。想一想,这么高、这么远又怎么能够那么清晰地看到那一点点缓缓移动的磷火呢?

这样,不论哪一种说法都不能让人们心悦诚服。正当这个谜团争来论去,无法终止的时候,又冒出一种新的说法:佛灯是“天上的星星反射在云上的一种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是一些飞行员。他们指出,如果在夜间无月亮的时候驾机在云上飞行,铺天盖地的云层就像一面镜子,从上向下不易看到云影,只能看到云层反射的无数星星。这就是飞行员中常见的“倒飞错觉”,即天地不分,或者是头向下在飞行。正是因为这样,在月黑星灿的夜晚,如果有云层飘浮在庐山大天池文殊台下,天上的星光反射在云上,就有可能出现佛灯现象了。由于半空中的云层高低不一,飘移不定,所以它反射的荧荧星光也不固定,有时高,有时低,有时静,有时动,从而出现佛灯闪烁离合、变化无穷的奇妙现象。可是,又有人反对。他们提出,为什么在其他山区就不能见到这种云层反射星光的现象?为什么即使在庐山也只能在特定地点看到“佛灯”呢?这样,佛灯现象又陷入了不解的迷雾中。

庐山佛灯的神秘还在于它不是经常出现,即使居住那里的山民,也有的几十年难得一见,甚至一生也与它无缘。因此有人说,解不开也不该去解这桩千古疑案,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好,就让那佛灯,那幽谷,永远神秘下去,庐山才会永远神秘迷人……

“小档案”

峨眉山佛光的发现者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7年)的蒲海通,他上山采药时,眼前突然出现了绚丽的光环。从西域天竺国(今印度)来的宝掌和尚说:“那是普贤菩萨显灵,化度一切众生。因此来到峨眉山的人只要见到佛光,就认为自己与普贤菩萨有缘,甚至有人不顾性命,从山顶纵身跃入光环,希望由此受到菩萨的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科学工作者研究后认为:佛光是日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的边缘或空隙间产生的展衍现象,是由衍射作用而形成的,由于不同的单色光就逐渐扩散开来,在人们的眼前出现一个彩色的光环。那么,为什么人们只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呢?主要原因是:虽然云层中的水滴和冰晶点很多,但人们各自所见的光环,只是各自眼睛所视为顶点的那个光锥面的水滴或冰晶点作用的结果。就像各自对照着一面小圆镜,可看见的自然就只有各自的身影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影随人动、人去环空的现象,目前还没有找到科学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