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离京的时候,许寿裳曾托他在南方谋职,然而到了乌烟瘴气的厦大以后,却一直苦于找不到机会,为此,常常在信中向许广平吐露内心的不安。后来,他把事情转托孙伏园,终于在中大找到了一份教职。待他来到广东,亲自接洽以后,立刻写信催促许寿裳南下。
经过一番辗转而重逢故友,别有一种愉快。鲁迅得悉许寿裳到达广州的讯息,因脚伤不便行走,便请许广平立刻驱车接来。
大钟楼上,于是有了两张书桌,两副床铺,分别安置于屋内对角线的两端。从当晚开始,直到开学前十多天,鲁迅每日同许寿裳、许广平一起吃馆子,看电影,上公园,逛书店,星期天犹作远足旅行。许寿裳发现,他是少有这种豪兴的。
大钟楼大而无当,深夜有十几匹头大如猫的老鼠赛跑,清早有成群的工友在门外引吭高唱,晚饭过后,鲁迅方面的来客络绎不绝,大谈而特谈,大约到11时才散,客散以后,鲁迅才开始写作,有时至于通宵达旦。许寿裳习惯早睡早起,但各行其是,互相间丝毫也不感到窒碍。
3月中旬,鲁迅开始找房子了。
各种访问对他的干扰实在太大,他总想静下来专注于他的工作,而且天性又不是那种喜欢热闹的人,后来他听说顾颉刚要来中大,尤其是在文科主任傅斯年那里获得证实以后,便再也呆不住了。他对顾颉刚讨厌到了极点,只要中大接受了顾颉刚,那么辞职对他来说将是必然的选择。但他不想在辞职以后脱离中大,好像早日独立出去,就可以免除悬想中的某种屈辱似的。莫名其妙的洁癖。
租赁的房子是白云楼26号二楼三房一厅的一组。鲁迅把南向的最大的一间让给许寿裳,他住偏西的一间,把相挨的另一间留给许广平。楼下两侧是走廊,螺旋式的楼梯是二三楼共用的通道,会客厅就在入门处,有长方形的窗子正对着马路。饭厅也设在这里,三个人常常一边用饭,一边讨论问题或者聊闲天。
白云楼确乎是一个清静的所在。鲁迅的窗下有一条河涌,小艇往来其间,时有家妹的歌声荡起;远处,还可以望见如练的珠江,数点帆影,一脉青山……
是应该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了!
记得一个多月以前,《新时代》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鲁迅先生往哪里躲》,里面说:你不要尽在大学教授室里编你的讲义,更不要只叫青年们尽情地喊和尽量地写,而自己却默然无语。希望你不要做“旁观者”,继续“呐喊”,喊破沉寂的广州青年界的空气,这是你的使命。如此社会,如此环境,你不负担起你的使命来,你将往哪里去躲?虽然写得很严厉,很尖锐,但他知道那是广州青年的好意,于是教许广平以《鲁迅先生往那些地方躲》为题,回答道:他是需要“辗转”的生活的,他是要找寻敌人的,他是要看见压迫的降临的,他是要抚摩创口的血痕的。等着有终竟到来的机会,他就有文章可做了……
这机会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想起青年的忠告和许广平的答复,鲁迅便感到愧赧。可以自慰的是,搁置许久的《眉间尺》,终于在日内完成了。
那是一个古代的复仇故事。
复仇是他热爱的主题。有失败便有复仇,它们是孪生兄弟。
这里写的眉间尺是一个尚未长成的少年。以十六岁的年龄负担复仇的使命未免太早了,但是没有办法,青年一代的命运就是这般沉重!在眉间尺动身报仇之前,小说通过一个打鼠的场面刻画他的优柔性格。开始,他对老鼠的落水感到畅快,继而目睹它丑陋的形体而产生憎恨,用芦柴把它按下水底,但又因了它的小红鼻子而觉得可怜,如此反复几次,终于在惊觉间将它踏死。这时,他又觉得很可怜,仿佛自己做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他蹲着,呆看着,站不起来。
显然,这里有着同顾颉刚调侃一下的意味。
然而眉间尺复仇的对象毕竟还不是一匹老鼠,而是强大得无法比拟的国王。因为王妃生下了一块铁,国王知道是异宝,便决计用来铸一把剑保国防身。不幸的是,眉间尺的父亲偏偏是被选中的铸工。他深知国王善于猜疑,又极残忍,一定会在宝剑炼成之后把自己杀掉,于是把雄剑留给后一代,只把雌剑献给国王。果然,第一个以血饲剑的人就是这铸工。为了防鬼魂作怪,还把他的身首分埋在前门的后苑。历代统治者都有一种病态的疯狂。小说写他在宫内常常感到无聊,常常要发怒,无论无聊或发怒时,“总想寻点小错处,杀掉几个人”。
这样,代替眉间尺报仇的强者出现了,那是一个名叫宴之敖的黑色人,他无条件地牺牲自己,但又拒绝“义士”一类名称,以为是莫大的污辱。他对眉间尺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另外,还有一段很深沉的自白:“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他把自己同众多不幸者的命运一起背负在身上,悲愤是深广的,仇恨是强烈的。他知道复仇所需的代价,因此必须把眉间尺的剑和头抓在手里,当然,这是不得已的事。当他提起眉间尺的头时,不禁对着温热的已死的嘴唇接吻两次,并且冷冷而且尖利地笑起来。他怀有热情,但又极其冷峻,他的爱全部消融在火一般的仇恨里了。
的确,黑色人是善于报仇的。在强权者面前,他非常讲究策略,决不蛮干。他利用国王戏弄生命的习性和无聊透顶的心态,诱至金鼎旁边看眉间尺的头在沸水中跳舞歌唱,然后掣动青剑,将国王的头劈落鼎里。当两头在水中死战,眉间尺被王的头咬定不放时,也就是黑色人献身的机会了,他从容地劈下自己的头,入水以后,即刻径奔王头,死劲咬住王的下巴,撕得王头合不上嘴,直咬得王头眼歪鼻塌,满脸鳞伤,气息奄奄,沉到水底里去。这就是黑色人的韧战精神。
鲁迅曾经使用过“宴之敖”的笔名,在黑色人的身上,分明赋予了自己的复仇性格和战斗激情。
黑色人唱的歌深奥古怪,其实,鲁迅是故意弄成这个样子的。一来为了表明,真正的战士,其复仇的行动本不易为一般的人们所理解。小说里所安排的眉间尺途中受困的情节,与黑色人的歌唱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复仇的战士无形中成了示众的材料,眉间尺那种“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的状态,同样包含了作者的自我注释。再者,通过复调的运用和叹词的设置,以有限的几个实词,强化复仇的内容,明显是剑与血之歌。
意味深长的是,这战歌几乎每首都突出一个“爱”字,爱乎爱乎,爱乎呜呼……
爱未尽是轻柔的,爱是刻骨般沉重的东西。
正是由于鲁迅对赖以生存的中国土地怀有一种类似“恋母情结”般的感情,所以才选择了文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可是,他永远潇洒不起来,不像别的作家那样至少有一份虚拟的快乐。在他的文学世界里,满布着痛苦的喧嚣和坚忍欲裂的哑默。他珍重这种痛苦。当他一旦意识到时代需要火与剑的毁灭的力量,而且在革命战争的进程中因兴奋而备感旧世界的撕扯与崩坏时,竟把自己所热爱的文学价值都给否定掉了。
4月8日晚间,他在应修人的陪同下,在黄埔军官学校作了一次题为《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讲,其中说的就是“文学无用”论。
这是他第一次公开表白的文学社会观。两个月前,他还曾表示过对于文艺运动的热忱,虽然演讲的对象可能对内容和调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最根本的是个人思想的变化,至少表明了某些视角的偏移。鲁迅未必是固执的,他不间断地解剖自己,扬弃自己和改变自己,然而又是固执的,他永远不会放弃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社会进步的信仰。
演讲开始时,他宣布了自己对前人所讲的文学理论的疑点。“文学文学,是最不中用的,没有力量的人讲的;有实力的人并不开口,就杀人,被压迫的人讲几句话,写几个字,就要被杀;即使幸而不被杀,但天天呐喊,叫苦,鸣不平,而有实力的人仍然压迫,虐待,杀戮,没有方法对付他们,这文学于人们又有什么益处呢?”他接着比喻说:“在自然界里也这样,鹰的捕雀,不声不响的是鹰,吱吱叫喊的是雀;猫的捕鼠,不声不响的是猫,吱吱叫喊的是老鼠;结果,还是只会开口的被不开口的吃掉。”他是从政治家和文学家不同的历史地位出发,阐述文学和政治的关系的。中国数千年的超稳定的权力结构,注定文学要成为政治的附庸和奴隶。这里包含着他几年来在北京所得的经验,既是对过往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预见。
他认定革命可以改换文学的色彩,但是否定把文学当成革命的宣传工具。在讲述中,他使用了“小革命”的概念,以为革命就是进化,是进步的政治。“革命”一词,在这里是作为历史性的时代转换的意义上被使用的。对于“革命文学”的创作,他有一段很精彩的论述:……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感动人了。为革命起见,要有“革命人”,“革命文学”倒无须急急,革命人做出东西来,才是革命文学。在这里,他十分强调作家必须获得自由创作的条件和状态。在文学的外部所附加的各种规范不是重要的,更不要说是虚伪的装潢了。作家首先应当忠实于自己对于生活的主观感受,惟有真诚,才是检验文学价值的最基本的标准。文学创作必须充分发挥作家的主体意识,而主体意识的质量,也即素质是决定一切的。
他把大革命划分三个阶段,谈它对于文学的影响:一、大革命之前多是“叫苦鸣不平的文学”,但这类文学于革命没有什么影响,有影响的只是怒吼的文学,复仇的文学。二、大革命时代既忙且穷,因此文学只好暂归沉寂。三、大革命成功后,将产生两种文学,即对旧制度的挽歌和对新制度的讴歌。
那么,如何看待广东的社会和文学的性质呢?他指出:“中国革命对于社会没有多大的改变,对于守旧的人没有多大的影响,所以旧人仍能超然物外。广东报纸所讲的文学,都是旧的,新的很少,也可以证明广东社会没有受革命影响;没有对新的讴歌,也没有对旧的挽歌,广东仍然是十年前底广东。不但如此,并且也没有叫苦,没有鸣不平;止看见工会参加游行,但这是政府允许的,不是因压迫而反抗的,也不过是奉旨革命。”所以他认为,“非先行变换现代社会底状态不可”!对“革命的策源地”做这样的判断和批评,确乎是十分放肆的。
与“革命文学”宣传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无论中国或世界都没有平民文学。他对中国的小说和诗评价不高,其实在他看来,在一个专制的等级社会里是谈不到平民文学的。必待工人农民得到真正的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
最后,他取文化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的性质。“自然也有人以为文学于革命是有伟力的,”他说,“但我个人总觉得怀疑,文学总是一种余裕的产物,可以表示一民族的文化,倒是真的。”他坚持文艺必须为人生,但同时坚持与政治保持适度的距离。正因为他把文学同文化联系起来,所以认为在真正革命的环境里,是应该容许唱起挽歌吊旧社会的灭亡的。当然,这样的文学必然“都是悲哀的调子”,但有人便以为这是“反革命的文学”,鲁迅对此表示说,“倒也无须加以这么大的罪名”,充分表现了他的宽容。
当他以“愿意听听大炮的声音,仿佛觉得大炮的声音或者比文学的声音要好听得多似的”结束演讲,心里竟觉得不安起来,好像把最重要的意见给遗漏了似的。大炮,它可以为革命所利用,难道就不可以为反革命所利用么?何况空气是如此紧张,单一的鼓吹武力是否适当?……
一个怪圈。二十年前的问题,再度返回到眼前来了。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国共合作关系出现了破裂的危机。
在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发生以后,蒋介石加紧进行反苏反共活动,一方面争取同北方奉系军阀,以及日本、英国和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达成“和解”,一方面武装摧毁由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占有优势的各省党部、工会和农会,培植右派势力。他接连发表声明演说,向武汉政府提出“集中党权”的要求,宣称个人拥有“制裁的能力”,叫嚷“谁反对我的革命,就是反革命”,初步呈现了作为一个政治流氓和大独裁者的性格。
负有指导中国革命任务的共产国际,一直相信蒋介石和汪精卫,把国民党当作中国惟一强大的革命组织,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不断给予援助,极力帮助它在统一战线中取得领导权。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受共产国际的直接领导,因此,陈独秀等尽管对某些问题存在不同的意见,在共产国际的监督和约束下,也不能不放弃自己的独立主张而执行其指示,从而导致灾难性的错误。
3月22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举起义成功,北伐军占领全上海;24日,继而攻克南京。这时,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愈来愈尖锐,中国革命的症结问题完全暴露出来。
蒋介石于3月26日由南京到上海,立即采取一系列行动,反对上海总工会,禁止总工会集会,宣布戒严,改组上海的政治和军事机构,并且支持西山会议派发起的“护党救国运动”。这样,“消灭共产派”的斗争愈来愈有了具体的形式。4月7日,蒋介石委任白崇禧为上海驻军司令,任务之一是解除“一切非法武装分子的武装”。9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八名委员致电汪精卫,警告武汉方面不得藐视南昌党部的权威,强调国民党是领导国家建设和国家革命力量的惟一革命党。其实是打着“革命”的旗帜,把象征性权力和强制性权力统一起来,为一个反动政党的未来的专制统治扫清道路。
与此遥相呼应,4月6日,军阀张作霖派出警察袭击苏联大使馆,逮捕了李大钊等大批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28日,李大钊被判处绞刑。
鲁迅是从香港《循环日报》上看到李大钊被捕的消息的。他不禁深深怀念起《新青年》时代的这位谦和的旧同事,李大钊的圆圆的脸,细细的眼睛,和中国式的下垂的黑胡子便时时在眼前浮动,一连几天不曾消失。现在该怎么样了呢?他问,但是无法回答。
记忆与怀念,使他忧心如焚,寝食不安……
来到广州不久,曾听许广平谈过廖仲恺遇害的经过,当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宋教仁被杀后,袁世凯复辟称帝,现在廖仲恺被害,下一步将会是什么局面呢?住了两个月,鲁迅骇然发觉广州并非是什么“革命的策源地”,而是军人和商人所主宰的国土。政治阴谋在庄严的大幕下进行,即使身在广州,也不可能知道得很清楚的,只是不如在厦门时的过于隔膜罢了。每天读报纸,看墙报,还有各种报纸和宣言,他沉重地感到:革命的果实有可能被最后葬送。
他决定再说些坏话。现在,他已不复如初来时的谨慎了。
4月10日,当广州热烈庆祝北伐军攻占上海和南京的时候,他写下《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希望给革命的人们增加一点危机意识。
“黑暗的区域里,反革命者的工作也正在默默地进行,虽然留在后方的是呻吟,但也有一部分人们高兴。后方的呻吟与高兴固然大不相同,然而无裨于事是一样的。最后的胜利,不在高兴的人们的多少,而在永远进击的人们的多少。”他引用了俄国革命领袖列宁的一段名言,批评中国的革命者对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说:“小有胜利,便陶醉在凯歌中,肌肉松懈,忘却进击了,于是敌人便又乘隙而起。”他知道这是中国人的常见病,这种揭发,与前些时候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的赞扬正相契合。
文章重申了两年前关于打“落水狗”的主张。他认为,中国历来的胜利者都是苛酷的。近来,报纸大谈“南北和解”,《现代评论》改变腔调,他都觉得是十分可虑的现象。革命同反革命随时都有妥协的可能,因此他提醒说,在中国,凡有大度、宽容、慈悲、仁厚等等美名,大抵是名实并用者失败,只用其名者成功的。
他给庆祝活动泼冷水,说:“庆祝和革命没有什么相干,至多不过是一种点缀。”他发现了一种近于“悖论”的现象:革命的势力一扩大,革命的人们一定会多起来;然而这样的人们一多,革命精神反而会转为浮滑、稀薄,以至于消亡,再下去就是复旧。他以佛教为例,批判当前投机革命的人物,强调革命者必须对革命抱有真诚的信仰。他说他有一种“偏见”,以为坚苦的小乘教是真正的佛教,而居士的出现和大乘的弘扬,戒律荡然,正是佛教的败坏。对于中国革命来说,他的观察和推断是十分深刻的。
总之,革命的策源地也可以做反革命的策源地,最先成为革命的后方的,也就必然最先出现信仰危机。这就是庆祝的“那一边”的问题所在。
他希望这样几句“出轨的话”,不至于使大家扫兴。革命本身是容许批评和欢迎批评的。所以他说,拒绝批评只能是“革命精神已经浮滑的证据”。
由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鲁迅思想的侧重点,仍然在于对付北方军阀及其背后的主子与胯下的文人。与创造社联名发表宣言是对外的,《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和后来的讲演都是对内的,是对于国民党和革命军队的忠告,因此,这类文章都不曾寄给北京的刊物,他根本不想在敌人的治下去发表。作为一个理想化的目标,他希望革命能够在不断的坚苦的进击中,使自己的队伍趋于纯洁。
严格来说,《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不属于时事评论,而是思想评论。它虽然指出了革命的潜在的危险,立意究竟高远,有一种战略的眼光。然而,他没有想到,文章来不及发表,一场巨大的灾变就在革命队伍内部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