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西路军:河西浴血
6201500000049

第49章 1、南柳沟突围

浓重的黑暗包围着红军。恢弘而磅礴的万物枯死的大漠冬夜,阒寂而蕴蓄着无限悲愁的大漠冬夜!精力耗尽,疲劳已极的红军战士跃动的雄姿已显得笨拙,两腿的摆幅越来越小,然而,每一个人都不会因为戈壁死命地拽?而盘桓片刻。向着前方,以生命力不可遏止的气势奔驰向前,如陨星俯冲而去。

红军从倪家营子突围,刚刚转移到沙河,马家军大队人马的追兵立即扑来,红军边打边退,继续向西南方向转移,于2月28日拂晓进抵威敌堡南的三道柳沟。

三道柳沟傍依在祁连山下,祁连雪水融汇的三道凝固的小河把村子划成几节:东面一节叫东流沟,西面一节叫西流沟,中间偏南一节叫南柳沟。根据总部命令,红三十军扼守西北,红九军扼守东南。28日,徐、陈致电军委:“我们昨夜全移威敌堡南之东西柳(流)沟……坚决克服困难,在此坚战。”

红军战士疲累得连眼皮都支不起来了,可是乌云似的追兵就在身后,别说睡觉,饭也顾不得吃一口,就立即动手筑工事,挖枪眼,斫鹿砦,准备厮杀。

浓烈的尘土和磅礴的曦潮一起从东天横溢而来,像烟,像雾,由远而近。透过弥漫的飞尘,可以看到马家骑兵奔跑的身影。

红三十军代军长程世才令师长熊厚发坚决固守,并待机出击打垮敌人。熊师长坚决执行固守的命令,亲自到阵地上指挥作战。马家军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以密集队形,冲到红军阵地前。伏在阵地内的红军战士,立即从尘土中爬起来,跳出工事,以大刀、枪刺、梭镖,与马家军肉搏。整个前沿阵地,完全被鲜血染红了。入夜,程军长即指挥八十八、八十九两个师实行反击。这两个师只有3000人了,将进攻的马家军打退,恢复了原来阵地。

夜间敌人用沙堡、箱柜在红军周围筑起工事,生起堆堆篝火。程世才站在围墙上纵顾四野,看到红军被包围在几道火环中间。作为指挥员,他完全明白面临的形势如何严峻。

西路军被围在南柳沟,越到后来,战斗越残酷,越艰险,最终陷入绝境。

3月4日,徐向前、陈昌浩、李特又一次致电中央军委及彭德怀等,“准备战到最后一滴血,同时恳望援军星夜奔来”。

党中央军委并致彭、任、林、刘、萧、郭、王、陈、炳辉:

(一)西路军弹药将尽,最近战斗主要靠白刃格斗,但刀矛又少,体力亦不强,不及敌兵强悍。敌四周封锁,日夜被迫与敌血战,每次伤亡多则数百,少亦数十。卫生材料早已用完,彩病号安插后均被敌屠杀。现敌洞悉我军弹药无法接济,彩病号无法安插及粮、水之困难,正加紧封锁并企图乘虚短期歼灭我军。马敌已派兵配合民团实行封锁要道,转移困难。

(二)在上述紧要情形下援军早到一天,则我无上英勇红色之战士少受一天之损失。万一援军来迟,前途危险堪虑。

(三)我们坚信胜利前途,并号召全军斗争到底。现虽日食一餐,眼前无水,而绝不灰心,准备战到最后一滴血;同时恳望援军星夜奔来,或以更迅速而有效办法灭马敌,保全西路军……取得甘北,奠定大计,策之上也。事急,时盼望速复。

徐、陈、李

(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599页)

3月4日,就在组建援西军之时,就在电告西路军关于此项决定的当日,中央书记处致电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批评了西路军领导人:

一、中央对西路军全体同志奋斗的精神,深表嘉许,对目前西路军所处的危险境地表示深切同情。

中央现在决定派队向你们增援,利用各种其他方法帮助你们,团结干部,激励士气,派□增援军,战胜当前敌人。

二、但中央认为西路军目前所以陷入危险境地,一方面固然由于地形、给养与客观的困难条件,但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西路军的领导者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一切困难,消灭敌人,完成自己的任务,自信力因而扫地,希望寄托在外力的援助上;同时,对群众的关系上,特别是回民的关系与战略战术上的错误,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因为据敌我力量对比结果,我们是完全可能战胜“二马”的。

三、中央认为西路军领导者的这种错误,是同过去四方面军成立第二中央时,采取右倾的退却机会主义,因此遇到新的困难时,又发生这种错误。

四、因此,中央极诚恳地希望你们深刻检查此次西路军受到的重大的损失的经验与教训,彻底揭发过去与现在的错误,以布尔什维克的自我批评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中央的一切指示与方法,西路军在政治上、军事上得到彻底地转变。只有这种转变,才能保证西路军最后的胜利。

(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597页)

这又是一次严厉的批评,在西路军危机深重,濒临灭亡的时候。它的严厉在于把西路军的失败与过去张国焘另立中央联系起来,与逃跑主义、机会主义联系起来,并且认为,西路军的失败是这种错误的继续。

西路军不是一直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和军委的指示吗?又如何成了张国焘的“第二中央”、右倾的退却机会主义错误?

同日,张国焘也致电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和军委指示,同时也对西路军领导人进行了严厉批评:

甲、希望你们能够依照中央三月二日指示,发展自我批评,从克服错误中求得胜利。

乙、你们上次来电谈到你们所受损失,应由军委负责,那是错误的。

丙、谈和平不可靠,红军主力应当西移,这是对于统一战线的成就有不正确之估计。

丁、要求四军、三十一军归还建制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戊、希望你们坚决拥护中央,在中央领导之下,团结的像一个人一样,克服困难,战胜敌人。不要从自己手里失去了党和红军的光荣呀!

(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598页)

这是张国焘以个人名义致西路军的第二份电报,也是张国焘署名的仅有的两份电报之一。

3月5日,毛泽东、朱德、张国焘致电徐、陈:

乙、想尽一切办法,至少支持三十天,就有办法。

丙、顾祝同或可答应派飞机送款子与你们,有何办法接收。

(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602页)

3月5日,刚刚组成的援西军负责人刘伯承、张浩、李达致电红四军军长陈再道、政委王宏坤,红三十一军军长萧克、政委郭述申,红三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袁任远,红二十八军军长宋时轮,并报中央军委,西路军领导人徐向前、陈昌浩及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

一、军委命令:我西路军现在甘州附近与青海回军苦战,为增援与接应西路军起见,特以第四军、第二十八军(附骑一团)、三十一军、三十二军组成援西军,刘伯承为司令员,张浩为政治委员,李达为参谋长,刘晓为政治部主任。

二、我们于今五号就职,率队由淳化出动,并带无线电二十五分队与你们联络。

(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603页)

3月5日,援西军从淳化、三原出动向镇原方向开进。

西路军领导人将援西军出动的消息通报全军,激发了指战员斗志,全军上下,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正如徐向前说:“援西军出动的消息,鼓舞我军与敌拼杀,力挽狂澜。”可就在这时,援西军的行动停止了。

3月9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

甲、援西军现停止于白杨城、青石嘴之间待命。

乙、徐、陈所部在沙河堡仅占地十里,被敌包围,粮水均缺,不能持久。

丙、全力用政治方法解决,并须速解,免去军事增援为上策。

丁、此事须在你去南京之前督促张冲、顾祝同即速办理,并得确定结果如:

(一)“二马”撤兵停战。

(二)飞机送款弹。

(三)容许西路军安全东还,或容许其去肃州、安西。

(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607页)

徐向前在《血战河西走廊》中说:

我们不断向党中央告急,请求速派援兵支援西路军。但这时我党与蒋介石的谈判,已进入“拍板”阶段,和平协议,即将达成。一着不慎,就会给蒋介石以借口,破坏和谈,挑起内战,危及全民族的生存。所以,对于救援西路军一事,党中央左右为难,总是尽力争取通过谈判途径得到解决,万不得已时方可诉诸武力。鉴于西路军已面临覆灭危险,党中央除紧急指示在西安谈判的周恩来等同志,强烈要求蒋介石令“二马”停止军事进攻外,二十七日决定组成“援西军”,任命刘伯承为司令员、张浩为政治委员,准备增援西路军。中央指出,增援西路军极为迫切,但必须服从两条原则:(一)不影响和平大局。因此,增援部队开动时,由周恩来即告蒋介石的谈判代表顾祝同,请其谅解。如蒋介石令“二马”停战,援西军即中道停止,将部队位于西峰、镇原、固原地区。(二)不使增援军又陷入困难地位。因此,在取得南京方面的谅解而我军西进时,只能控制黄河附近的一段,接出西路军,共返东岸。增援军不可西进过远,以免造成更大困难。由此可见,援西军的组成,带有向蒋介石施加压力的性质;它的行动,以不影响和谈大局为限。

马家军猛烈地进攻红军阵地。红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像往常一样,扎一根宽皮带,上面插着一支蓝得像鸹翎似的匣子枪。他的警卫员握一口寒光闪闪的雁翎刀,站在他的背后。熊师长正视前方,打量着空间缩小了的马家队伍。

第一炮打起的尘烟还不曾散尽,另一团尘烟又喷起来,随后是一声一声的轰隆。弹片和冰冻的土块,雨点似的飞迸着。

师长身旁的一个青年战士被弹片打中,血像喷泉一样从胸口突突涌出来。他用两只胳膊支撑着站起来,呼出了最后一口气,栽倒了。小战士奋力挣扎着仰起头来,寻找他的武器。他无力挪动身躯,只能向心爱的步枪送去一瞥。他的眼睛闭上了,永远地闭上了。湛蓝的天穹上,几朵白云一动不动,把阴影定定地罩在小战士的遗体上。

马家军以密集队形冲到红军阵地前。熊师长从警卫员手中接过雁翎刀,第一个跳出堑壕:“同志们,杀――”伏在阵地内怒视敌人的红军战士,从尘土中爬起来,紧跟师长,跳出工事。刀光闪烁,杀声盈野。每一个倒下去的红军战士周围,都躺着几具甚至十几具敌人的尸体。

傍晚,敌人被反击受挫以后,沿着干涸的河沟,借着堤坝的隐蔽,向红军展开猛烈攻击。红二六八团守卫的两座土围子,首当其冲,遭敌急攻。红军首长的血总是和战士流在一起的。程世才军长和熊厚发师长在弥漫的硝烟和飞舞的弹片中来到二六八团。

“首长,到后面去吧,这里太危险!”

“不危险,我们也就不来了!”

太阳下山了,围子笼罩在一片刺鼻的硝烟中,狰狞的弹片啸叫着,每一块都染上红军战士的血。围墙被炮弹、子弹打得像锯齿似的,西面被炮弹轰开一个缺口。沿着河沟攻上来的敌人,已占领了村边一座独立房屋。

程军长和熊师长登上围墙,刚从缺口上观察了一下敌情,耳边便咝咝地飞过几粒子弹,墙头被打起一溜尘土。熊师长摇晃了一下,一股鲜血蹿得老远,直溅到程军长的身上。熊师长的左臂负伤,鲜血染红了衣袖。

程军长急忙扶着他说:“快下去包扎,我来指挥!”

“不要紧,打断了手,有嘴和腿照样能指挥作战。”熊师长按着伤口,紧紧地咬着牙,望着敌人。

熊师长的胳膊虽然被打断了,但他没有躺下。夜晚,他一只手吊在脖子上,一只手提着马刀,在村子里转来转去,到最危险的地方鼓励指战员坚守阵地。

虽然红军打退了敌人无数次冲击,守住了围子,但是情况却更加险恶了。

3月10日,徐、陈报告中央军委“坚决死战,三百米内亦用电台联系”:

昨晚敌以几个团兵力,抢占我南、西柳(流)沟野外中间地带,我集兵出攻,激战一夜未得出,因火力太弱,伤亡大,出击不易,敌占野外沙滩,层层筑工事,已将红三十军、红九军联系截断,现已无粮,仍战中。附近地区均无粮缺水,转移不易,只有坚决死战,三百米内亦用电台联系,请天明与我们通报。

(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608页)

程世才军长与李先念政委只能靠埋在地下的电话线联系。李政委率二六五团在另一个土围子里与敌对峙。他在电话中告诉程军长,总部已命令九军的两个团从左右两方接应二六八团。

程军长一面坚守阵地,一面待援解围。他在寒风刺骨的围墙上,望着总部驻扎的方向,谛听着是否有从敌人背后传来的枪声。

“噼噼啪啪”,传来猛烈的枪声。但因敌人兵力太多,解围未成。

程世才抓起话筒与李先念商量:“先念,我们必须自己突围了,要不明天孤军奋战,情况就更不妙了!”

“既然这样,就突围吧,我派一个营接应你!”

“你还派得出人来吗?”程军长完全了解政委的处境,他率领的二六五团也只剩下几百人,如果再抽出人来接应二六八团,确实存在着被敌人突破围子,全军覆没的危险。

“困难是困难,可是你们更困难啊!”李政委说。

手表的秒针催动分针,分针催动时针,“咔咔”地走着。当指针重叠在12点上的时候,李政委派出的出击营在敌人背后打响。二六八团像潮水一般冲出围子,冲向敌人。

熊师长艰难地跟着突围的潮水流动,负伤的左臂渗着血,右手仍挥动匣子枪向敌人射击。

二六八团跨过第一道火环,又冲击第二道火环。人人的战刀滴着血水,衣服染着血污。

3月11日夜,西路军由南柳沟突围。红三十军八十八师打开突围通道,八十九师掩护总部,九军殿后。敌人以密集火力阻击。机枪射出的子弹,织成一束束干硬的光带,交叉出破碎的扇面。黑暗中无数火舌喷吐,比火舌更夺目的是飞舞的战旗,战旗下跃动着红军将士的身影。

愤怒的潮水冲出了包围的堤坝,突破口上留下短暂的寂静,似乎草尖都不再摇动。几百名红军战士横躺竖卧,静静地长眠在这悲怆的起跑线上,这浑黄跌宕的漠海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