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西路军:河西浴血
6201500000026

第26章 1、这里能建立根据地吗?

白灼灼的寒阳伫立在祁连山巅,宛如一尊威武的战神,抖落血染的战袍,将光华溅在雪峰上,渗入峰间的小溪。水流泛起数不清的涟漪,呜咽着向山下流淌,从古流到今,从辽远的过去流向那茫茫的未来。

徐向前威严地站在永昌城头,目光透彻,穿过大漠千山,炯炯地望着眼前的世界。他挥挥手,将挥起如海如涛的冲锋号声,挥起“弟兄们”刀出鞘时壮烈的呐喊。可是此刻,他的心是沉重的。

11月上旬,徐、陈及时调整部署,令部队分左右纵队迅速西插。左纵队红九军袭占古浪,吸引了马家军;右纵队红三十军和红五军乘虚向西疾进,过武威,克永昌,占山丹。按徐、陈已定计划,西路军在进占永昌、甘州一带后,根据情况,略作休整,然后继续西进,接近新疆,打通远方。如今红九军在古浪受损,短暂休整更显迫切。徐向前考虑,目前情况下在此地做短时停留、休整是可以的,接着就要乘马家军主力和蒋军嫡系尚在东南方面,西面敌人兵力空虚之机,立即进兵。

在此期间,蒋军毛炳文部于16日开始西渡黄河,拟向大靖挺进。红军总部将此情况电告了西路军领导人,并指示“你们兵力应相当集结,速打通远方为要着”。17日,西路军领导人向中共中央及红军总部报告了部队行动情况,并提出:“我们决以打通远方与争取在甘、凉、肃地区建立根据地之任务,主力须速西进,迅取甘州”,“再以五军出肃州”,“如打通远方为主要任务,我在现地区创造根据地不能不居次位,如遇特别情况时,是否我们将去打通远方,请速详示。”

18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复电:“我们已告远方但恐准备不及,运输也来不及。如使东面地区为毛炳文过早占去,红军回旋地狭小不利,我们意见在现地区留住一时期,加紧军事训练,恢复体力,检查政治工作,教育每个指战员会做群众工作与人民发生良好关系,严整政治纪律,建立会计供给制度,使尔后和远方同志见面时焕然一新”,“以一部控制古浪险要,远拒毛炳文”。

19日,林育英、朱德、张国焘致电中央军委:

甲、西路军已占永昌,拟以主力在凉、甘之间发展,拟以一部西出肃州、安西,要无困难年前可达,并决定袁立夫秘密入新疆转国际联络。

乙、请以上项转国际,并望能于西路军到达安西控制交通后,即取得远方初步接济(目前弹药最缺),以便回攻。如何办理,请中央军委电示,并候。

(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430页)

周恩来离开陕北保安,赶到甘北的洪德城,会见了在此地的林育英、朱德、张国焘,传达了中央和军委关于西路军停止西进,就地建立根据地的意见。11月19日,林、朱、张、周联名致电徐、陈:

甲、恩来同志昨到洪德城,对你方行动有如下意见:

(一)你们任务应在永昌、甘州、凉州、民勤地区创立巩固的根据地。以一部向古浪、土门方向活动,在有利条件下消灭由古浪来敌,大部向凉州、永昌前进之敌;同时以一部夺取甘州、肃州至安西一带地区;并可以一部在民勤活动,迷惑敌人,使敌疑我西路军由民勤经定远营配合陕甘主力企图。

(二)具体部署在甘州占领后,可以五军在甘、肃两州安西线活动,九、三十两军可在永昌以南地区活动,大大的扩红、筹资,准备灭敌。

(三)远方对于经哈密接济你方已原则上同意,物资、经济均可接济,正设法解决交通运输,拟技术手续。大约以明年开春后可望大批接济,现正急谋小部接济,大的于我占领安西后即可实现。

……

(七)你方须在甘州以东建立根据地,决不可将主力置于甘州以西,更不能有到新疆去的表示。唯远方路途,也须调查清楚。

(八)克服一切通新疆方面的交通和气候上困难的准备是必须的,更须控制安西通哈密的交通。

乙、毛炳文部大约已到大小兰塘,于学忠抽两个师对你方,该敌似已加紧封锁黄河,兰州、靖远、中卫,敌大部对你方,企图封锁你们,不能再东出。

……

(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431页)

18日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电,19日林、朱、张、周电,这两份电报都明确提到古浪,第一份说:“以一部控制古浪险要,远拒毛炳文。”第二份说:“以一部向古浪、土门方向活动,在有利条件下消灭古浪来敌……”以上两份电报发出之时,红九军经血战后已被迫退出古浪。

11月20日,张闻天、毛泽东又致电徐、陈:“主力在永昌、肃州之线,坚决保持东边回旋地区,以小部进占安西敦煌。”

白纸上的电报指示,使身经百战的总指挥紧锁双眉,陷入深长的忧虑之中。对于中央要西路军停止西进的意图,徐向前百思不得其解。兵贵神速!孙子曰:“兵之情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西进就要趁敌人兵力空虚一鼓作气,可是在一条山蹲了那么久,现在又要在永凉一线搞根据地。

这里能建立根据地吗?创建根据地,离不开两个基本点:一是消灭敌人,站稳脚跟;二是发动群众,建党建政。西路军面对优势敌人的不断围攻,要建立根据地,显然力不胜任;而且一屁股蹲下来,也就失去了战场主动权。敌强我弱,外线作战历来强调灵活机动,这是保证作战主动性的有效手段。红一方面军长征时,中央军委于1935年2月16日发出特别命令:红军必须经常转移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这个特别命令几乎成了长征后期的口号,使红一方面军赢得了作战主动权,从而获得了长征的最后胜利。可惜的是,在西路军问题上,中央忽略了外线作战、战役战斗的速决原则。

这里的地形也难以建立根据地。河西走廊是一条“弄堂”,永凉一线地处走廊蜂腰部。南临终年积雪的祁连山,祁连以南又是大坂山、大通山、宗务隆山等大山;北依龙首山和浩瀚无垠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走廊平川几乎没有回旋余地,甚至没有护卫,仅有的屏障就是星星点点的土围子和战士仅有的枪上刺刀和少得可怜的子弹、手榴弹。

可是,陈昌浩对建立永凉根据地满有把握,劲头十足。几天前,凉州以南寨子的小土屋。一盆炭火旺旺地烧着,火光照红了纸糊的早已破烂的木格窗。徐、陈围着炭火盆,边烤火边争论,谁也说不服谁。陈昌浩认为形势大好,马家军被基本击溃,能在永凉建立根据地。当陈昌浩滔滔不绝地谈论时,徐向前几乎难以保持平静。他火冒三丈地说,什么叫“基本击溃”?基本击溃敌人有个标志,就是我们转入进攻,敌人转入防御。现在恰恰相反,敌人在进攻,我们在防御。

“你这是右倾!右倾!”陈昌浩一拍桌子叫起来。

“我是右倾?你才是昏了头呢!”徐总指挥站起来,也拍了桌子。

陈昌浩把徐向前的正当忧虑视做近似破坏,认为徐是“右倾机会主义”观点,准备召开军政委员会向徐“开展斗争”。后因军政委员会有人反对,只好作罢。争来争去,陈昌浩拿“尚方宝剑”压人,他是军政委员会主席、政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徐向前拿他没有办法,就说:“你说能建立根据地就建立吧!给部队作动员,我可以照你的口径去讲,但保留自己的意见!”徐、陈共事多年,从来没有红过脸,可是这次破了例。徐向前一锅接一锅地吸着旱烟,瘦削、严肃的面孔四周白烟缭绕。

徐、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都习惯于蔑视各种困难。这次两人发生分歧,陈昌浩犯了一个可以理解,但难以原谅的错误。战场实际纷纭复杂,千变万化,许多重大问题要靠身临其境的前线指挥员随机应变,果断处置。对于一支独立作战的军队来说,指挥员能否根据作战任务和战场情况,机断专行,灵活制敌,往往能对战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指的就是军事指挥上的机断专行。陈昌浩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政治委员,对西路军的行动能最后“拍板”。但此时,他身上有着某种执拗、冰冷的违背他自己本身的东西在折磨他,这几乎是无法解脱的。陈昌浩曾是张国焘的追随者,一度支持过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犯了错误,包袱沉重,不易解脱。他曾向徐向前流露,南下的事,共产国际肯定对四方面军另有看法,为了四方面军的前途,今后应唯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意见是从。陈昌浩勇于改错,无可厚非,但在西路军期间,他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自始至终以紧跟中央,回到正确路线上自居,简直到了翘首望天、一切唯上的盲从地步。至于敌我力量对比如何,战场实际情况如何,哪些行不通的指示应向上级反映,哪些事关全局命运战局胜负的问题需要机断处置,他则置之脑后,不敢从实际出发独立判断情况下定决心,结果是作茧自缚步步被动,使西路军失去战机,直至不堪收拾。

李先念等对蹲在永凉地区不进不退也很有意见,他对陈昌浩说:“在这里东不东,西不西,等着挨打,怎么行?要东去,我打先锋;要西去,我也打先锋!”

陈昌浩说:“你懂什么?多嘴!”

徐总指挥站立城头极目远望。澄澈的天空,天空下那发光的石头,没有苍苔点染,没有潮气浸润。一只饿鹰在空中盘旋,俯视着冷凄肃杀的空旷荒野,扑扇几下棕褐色的阔翅,向远处遁去。节令已是冬初,天气越来越冷,空气好像冻结了,凝固了。失群的孤雁哀声不绝,急切而凄凉。这声音撩拨着徐向前的心绪。

徐总指挥无法抛开时刻萦绕在心头的问题,他所关心的是西路军的全局及许多必须解决的有声有色的细节,即军事家们所称的“运筹问题”。这个问题还称不上战略问题,但又大大超过了一般的战术问题。步下城头,回到指挥部,徐向前起草了一份电文,向中央反映情况。这份电报发出时间是11月24日。

甲、马敌现伤亡已约五千以上,但能抽大批民团壮丁迅速补充,人马子弹均有。凉州即能抽壮丁三万。因此仍能继续与我拼战。

乙、马敌战术以骑兵四出活动,以成团密集队形猛攻堡塞,前仆后继。黄昏后畏我夜战出击,即退守堡寨。反复攻某点不得手时,即又集兵猛攻另一点。敌大部以乘马为主,进退均速。我方胜利难缴获,败即无生还。

丙、这带地形开阔,区域狭小,无树木房屋,尽有堡垒,不便迂回抄击。

丁、每守一堡寨须一营以上兵力,枪弹少,难阻敌攻。激战终日,部队即可耗尽子弹、炸药,矛刀刺刀极少,又难补充,弹尽致陷损失更多。我今天查九军现有一千八百支步枪,每枪弹两排不足,现全人数四千六百余;五军人四千不足,枪弹更少;三十军人数近六千,步枪二千余,每枪弹有二、三排。人弹有耗无补,无日不战,敌骑到处骚扰,扩红、弄粮、筹资、交通均受限制。我们拟壮大骑兵,但马不易筹。我们现只有五百人马之骑兵。

戊、九军任掩护阻敌,此次激战古浪,敌几面破城而入,人人血战,终将敌击退。三十军连续作战。五军更弱。始终不能以优势兵力击敌。现九军在永昌,因受大损失待休整。三十军主力在四十里铺,子弹、炸弹耗尽,都用大刀拼杀。指直在永昌,大部任城墙守备。敌马彪部三个团两天来仍在城郊活动。

己、骑师、二六九团、三十九团已到甘(州)东二十里铺。守城敌一旅约两团,民团两三千,敌有备,不便硬攻。五军主力明日集山丹。到肃州敌一营。

庚、我们现无能集优势兵力,弹药太少,难在甘东地区灭敌。如何速示。

辛、三十军在四十里铺激战三日,伤亡五百余,昨晚以二六五团夜袭骚敌,获马百余,敌今三个团犯三十军,全日主力被敌杀进两层,终用刀杀退,敌死尸未运者三百余,其一团团长打死未抬走,现仍拟将九、三十军在永昌附近寻机击敌。

(引自《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448页)

25日中共中央复电:西路军应着重在凉州、永昌之线,各个消灭马敌,“毛炳文东撤利于你们发展,主力应准备东进一步,策应河东。”

在永昌,西路军电台收到马步青给马步芳的一个电报。电文大意是:如红军不停留地走,可以不打;若停下来不走,就打!

红四方面军电台的破译工作相当不错。西渡黄河不久,徐、陈两次找三局(通讯)局长宋侃夫和王子纲谈话,让他们重新恢复二局的工作(总部二局未过黄河)。讲到西进敌情不明,语气严肃,希望他们尽快把马家队伍的情况搞清楚。这样,三局又把收音机架起来,电台日夜值班搞敌情。他们利用西北军孙蔚如在陕南送的一本密码底本,突击把马家军的密码基本上搞了出来,为总指挥部及时提供了情报。他们收到蒋介石电告马家军的一份密电:红军的无线电破译工作很厉害,你们要特别注意。这以后马家军的密码就经常变化,但是敌变我也变。

西路军在永凉一线摆开,终日与优势敌人拼搏,试图站稳脚跟。徐向前、陈昌浩发表告指战员书,号召全军战胜一切困难,建立永凉根据地。

中共中央令西路军在永凉地区建立根据地的主要意图,是为了造成河东红军将与西路军在河西会合的假象,调动蒋介石的兵力扼控黄河,以便河东主力红军组成的南路军、北路军东南出和东北出。西路军领导人对于党的战略新计划,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即知道放弃宁夏战役计划,由西路军独立打通新疆,而不知三个方面军将进行大规模战略转移。

西路军在永凉一线与马家军血战,不仅隐秘了河东红军的战略意图,而且吸引了曾在会宁地区“围剿”红军的蒋介石嫡系毛炳文部和胡宗南部杨德亮独立旅进入河西,同时还吸引了关麟征第二十五师进入宁夏北部门户石咀子,曾万钟第三军(王均死后由曾接任军长)进入黄河右岸中卫、金积一带堵截红军北进宁夏。这样,河东紧靠红军主力的只有胡宗南第一军,而第一军又被迫分成几路,以九十七师、四十三师向盐池、定边,第一师、第七十八师分头向东的态势,这就给了我河东红军主力歼胡宗南一部的难得之机。山城堡战役歼胡宗南第七十八师二三二旅全部及二三四旅两个团,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山城堡战役胜利的意义是巨大的。山城堡战役,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第一仗。它壮大了红军的声威,对促进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山城堡枪声的远去,陕北终于暂时平寂下来,随后,随着西安事变的爆发,陕北的内战枪声永远地沉寂下来。徐向前、陈昌浩率领西路军鏖战永凉,是山城堡战役的背景,是山城堡胜利的条件。应当说,山城堡之战的胜利,除了参战部队的贡献之外,也凝结了西路军将士的鲜血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