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6198000000004

第4章 保值增值是国有资本经营在

微观层次上的具体要求把国有资本预算当作政府宏观调控的衍生手段,让国有资本在支持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全面改革与解决深层次社会经济问题方面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及做法。需要强调指出的,保值增值是国有资本经营在微观层次的具体要求。如果混淆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资本经营的职能,甚至是以国有资本经营职能来替代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就会严重偏离深化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国有资本经营要求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管理是对占用或使用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进行指导与监督,而衡量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经营能力的主要标准就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按照中共十六大所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要求,各级政府作为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就是要求实现“政资分离、政企分离”,就是要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要求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效率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途径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衡量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国有资本得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其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效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靠什么?很显然,计划经济及计划经济体制所给予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本的“父爱主义”保护将不复存在。在和民间资本的竞争中,国有资本既不能通过行政垄断,更不能靠权力保护和官商勾结等方式凌驾于市场规则之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惟一的、可持续之路就是要依靠资本经营效率的提高。市场机制下,任何资本都没有特权,都要置身于同一市场竞争规则下,依靠科学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经营理念以及优秀的管理人才等要素来实现增值、积累和扩张,并由市场做出优胜劣汰的选择。市场竞争是验证资本是否具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试金石。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强迫一部分经营效率不高、保值增值能力不强的国有资本退出经营领域的方式。

2.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水平必须继续深化企业改革

和其他资本一样,国有资本具有自身所依托的组织形式。正是特定的组织形式,帮助国有资本完成由货币到具体形态的投入、实现国有资本总量的增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资本存在的组织形式是国有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已经被证明是缺乏效率、弊端重重的。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探讨新型的国有资本组织形式。市场经济的实践表明,明晰的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是资本经营的最佳方式。因此,必须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从制度基础上保证资本经营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国有企业二十多年改革的经验教训已经反复证明,无论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投入多少监管人力,在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下都不能实现保值增值。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推动国有企业全面改制,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本经营应该是在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公司条件下的国有股份增减行为。通过国有资本预算,把不能保值增值的国有股权减持,把保值增值的国有股增持。可以说,离开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公司制度,就实现不了国有资本经营的保值增值。

3.创新国有资本经营体制和方式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资本经营质量,进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资本经营体制和方式。我国在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道路上已经走了二十余年,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一系列改革都要求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探索新的国有资本经营体制和方式,强调的不是直接向企业要“潜力”,而是要超脱企业经营的具体事务,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利用新机制、新方式间接来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并且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正是这样一种新的尝试。

二、国资管理应该从保值增值的具体工作中摆脱出来

尽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资本经营在微观层次上的具体要求,但是国有资产管理不应当介入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具体工作中去。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影响的是政府转变职能和政府形象,制约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效益的提高。

1.国有资产管理要超脱于企业经营的具体事务

国有资本总是要表现为具体的形态并依存于特定的组织形式而存在。当前,国有资本的组织形式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或参股公司等等。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需要由这些企业和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来实现,后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要载体。但是,国有资产管理不能干预上述载体具体的经营活动。如果国资管理介入到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运营及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就会弱化国资管理体制的功能。市场竞争的残酷以及现代公司运营的高度专业化,决定了国资部门无法管好企业(公司)具体工作。作为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的国有资本的出资者代表,国资管理中的国有资本经营应主要是在股东大会层次发挥作用,通过股东大会影响与引导董事会。如果国资部门直接在公司管理团队或职业经理层次发挥作用,用行政思维及标准选聘公司总经理及总经理班子,那就会形成新的“政企不分”,甚至是费力而低效。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具体工作中摆脱出来,可以使国资部门更专注于宏观层面的工作,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预算这一宏观调控衍生手段的作用。

2.行使股东权力是出资人经营国有资本的主要途径

随着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国企改革的深入,国有资本依存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股份制公司将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同时也将逐步成为国有资本依存的主要组织形式;二是国有资产管理要由过去的管理资产调整为经营资本。这些变化趋势意味着国有资本出资人经营资本的主要途径将是行使股东权力。应该说,国有资本经营是国有资产管理在微观层次上的工作,但是这一微观层次的工作,只能介入到股东权力这一环节。在国有资本预算体系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监督和反映国有资本经营的工具,但是其作用的发挥不能渗透到企业的具体管理和经营中,而是应该作为国有股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行使相应权利。

三、保值增值是国有资本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终要依靠国有资本经营质量的提高,依靠现代产权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制度保障来实现。作为一种机制设计,国有资本预算是反映、促进和监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工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资本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1.国有资本预算是促进和监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工具

国有资本预算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手段和工具,国有资产管理的微观目标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建立国有资本预算的出发点之一。首先,国有资本预算要客观反映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状况。国有资本预算的最基本职能就是统计和规划,它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变现收入为主要来源,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国有资本的支出,这一过程包含了一个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循环。因此,国有资本预算清晰准确地反映着每一预算年度或一定时期内国有资本总量增长或减少的额度,并通过相关程序,保证出资人的知情权。其次,国有资本预算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国有资本预算不仅要通过自身的机制设计,从国有资产管理的角度实现对资本保值增值能力的监督,同时作为政府预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还要使全部管理内容接受财政内部监督以及人大和审计的监督,从而实现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多重监督”。再次,国有资本预算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本预算本身不能代替国有资本经营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是国有资本预算可以通过体系和机制的设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国有资本预算是促进和监督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提高管理水平的手段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资本预算微观职能的核心表现。具体地说,国有资本预算要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原则性导向之一,同时要在配套机制中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企和国有控股公司经营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的核心指标。在预算编制层面上,保值增值是一个基本原则。例如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导向编制国有资本中长期经营预算收入规模,要以国有资本年度经营预算收入逐年递增累加的数额为标准,即要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反映在国有资本年度预算收入中,继而预测5年度、10年度的经营收入。再如,在国有资本变现预算中,国有资产、国有产权、国有股权等出售必须坚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合理评估和定价。在配套机制层面上,为了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国有资本预算体系中需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其中,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就是国有资产是否实现了保值增值,并以此作为考核企业经营业绩和国资部门营运资本绩效的核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