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1~公元1031年)
在位时间:公元982~公元1031年
曾用年号:乾亨、统和、开泰、太平
谥号:文武大孝皇帝
庙号:圣宗
安葬地:庆陵
公元971年,耶律贤的儿子耶律隆绪出生。
公元982年,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
公元986年,宋辽雁门之战,宋军大败。
公元1004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
公元1011年,耶律隆绪下令按长安和开封城为蓝图,修建陪都大定府。
公元1031年,耶律隆绪病逝,享年61岁。
耶律贤的病死,为自己的儿子,辽所有皇帝中最有作为和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耶律隆绪让出了皇位,于是12岁的耶律隆绪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耶律隆绪即位后,由于年幼,大权都落在母亲皇太后萧燕燕的手里。萧皇后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有才能的女政治家之一,她命令辅佐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协助自己主管朝政,派耶律休哥主管对宋朝的军事行动。她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耶律斜轸,又让耶律隆绪和耶律斜轸约为密友。还把耶律隆绪的坐骑给了耶律休哥。萧大后处心积虑地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皇权的措施,使得文武大臣都死心塌地地效忠小皇帝耶律隆绪。
尽管这样,萧太后还是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年幼的耶律隆绪,因此还是事必躬亲,决不放手。萧太后对耶律隆绪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而耶律隆绪知道这是母亲为他好,也没有什么怨言。
在萧太后的严格管束和调教下,耶律隆绪成为一名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他喜欢读书,尤其对唐代的《贞观事要》和《明皇实录》爱不释乎,他还把白居易的《讽谏集》亲自用契丹文翻译出来,让契丹的大臣们都来传读。
这时的北宋,也是刚刚灭掉南唐,统一中原,国势盛强。志得意满之中,便有了想征讨辽国,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打算。公元986年,北宋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率宋兵,分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向辽杀来。
战争初期,北宋的三路大军一路高奏凯歌,已经攻到涿州附近。结果在这里,北宋军队遭到以逸待劳的辽军主力迎头痛击,毫无招架之力,只好全线溃退。于是辽军就在耶律隆绪和萧太后的率领下,追击宋军,又在沟关和五台、飞狐击败宋军,杨继业战死。宋太宗赵光义的北伐,再一次遭到惨痛失败。
自此,宋辽之间军事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辽军由守势转为攻势,并且屡战上方,而北宋就只有挨打的分了。之后的十几年当中,辽几乎年年都要派兵南伐,逼得宋太宗只得花钱买和平,后来继任的宋真宗也保持了同样的政策。
公元1004年,耶律隆绪和萧太后亲率20万大军南下攻宋。辽军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天雄、德清两大军事重镇,直抵澶州城下,遇到宋军的奋力抵抗,用床子弩迎击辽军,辽统军顺国王萧挞览也为伏弩射中前额而死。主帅阵亡,攻势受挫,辽军只得暂时停止了进攻。即便是如此,澶州的形势对宋军还是十分有利的,但一心想花钱买和平的宋真宗却放弃了机会,不顾主战派的反对,决定谈判议和。经过几次谈判,议定宋真宗以萧太后为叔母,以耶律隆绪为兄弟,每年宋给辽绢30万匹,白银10万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签订,使得辽、宋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原许多先进的东西都传到契丹,促进了辽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耶律隆绪现在还是没有能亲理朝政,直到公元1009年萧太后病死,他才真正地执掌国家。耶律隆绪治国的一条根本指导思想就是学唐比宋。他亲政后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将国号改回“契丹”,然后营建新都中京,将许多重要的政务移到京城中办理之后,耶律隆绪又扩大了辽景宗时就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的规模,决定针对汉人正式开科取士,把一大批汉族的优秀人才通过科举吸收到统治机构来。
耶律隆绪比较值得称赞的两个政策是改革部族编制和同罪同罚。改革部族编制,使奴隶取得了平民地位,也使得辽从此消除了部落奴隶制的残余,彻底进入封建社会。而契丹民族和其他各民族犯罪后同罪同罚,则调和了阶级矛盾,改善了民族关系。
耶律隆绪统治时期,国家内部政治清明,臣民和顺,社会内部相对的比较稳定。外交问题上,他始终与西夏交好,保证了辽和西夏之间没有发生战争。
在处理对外关系上,耶律隆绪和宋朝的交往中,可以说是树立了一代楷模。他言而有信,严格按照和约上规定的条文办理。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宋派使者到辽报哀,耶律隆绪预先得到消息后,就召集契丹和汉族大臣举朝发哀,后妃以下都穿孝服痛哭。等到使节来后耶律隆绪又下令在燕京悯忠寺设宋真宗的灵位,为其建资福道场。又传令宋辽边境的各州各军不得作乐,全国有犯真宗讳的人,都必须改名。
宋真宗死后,耶律隆绪也大病一场,并于公元1031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