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的密码
6190600000055

第55章 如何安慰别人

人生莫测,不如意、不如人的事是很多的。因此,我们时常得到别人的安慰,反过来,安慰别人也是我们的义务。可是,应该怎样去安慰别人呢?

一个朋友生病了,你到医院或到他家里去看他,你也许会说:“安心地休养一些时候吧,不久一定会康复的。”人们也都这么说,你大概以为这是最妥帖的安慰了吧?但从实际效果看来,这两句话不过是一种善意的祝愿,却不能算是安慰。“你不久一定会康复的”,除了医生,病人不会从任何人口里听到这话而感到宽心。

有一位长者,为人忠厚,处世宽容,堪称是集仁、义、体、智、信与温、良、恭、俭、让于一身,不久前却不幸自杀身亡。因为死于非命,家属总疑虑是不是自己的某些因素造成的,所以愈是悔恨不已,愈是悲痛欲绝。在这种场合,死因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但不少亲友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一进门便追问:“老长官怎么了?他为什么走这条路?”问者无意,听者有心,每来一批人,全家人就痛哭一场,一连几天,老伴和三个女儿哭得死去活来。

为什么面对千般万状的不幸、千差万别的痛苦以及千姿百态的性格,人们却往往使用千篇一律的安慰话呢?我想,大概就是因为我们过于沿袭“应该怎样安慰”的经验,却忽视了“不应该怎样安慰”的教训,所以,那些现成的近似于假、大、空的安慰话便“规范”下来了。应该怎样安慰?能不能变换一个角度呢?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不提之慰

安慰一个死者的家属,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提及死者,让他暂时忘记那些无可挽回的不幸。何必为表示你的惋惜而重又撩起别人的悲伤呢!有人对死者家属作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80%的人感到一些充斥同情的话却不能提供帮助。减轻他们痛苦的比较好的方法,便是真诚地洗耳恭听以及问问对方今后生活怎么办。

看望病人也应以不提或少提病情为好。如果你的朋友虽然不能走路,但却有谈话的精力,那么你去探望病者不一定要直接地说安慰话。因为那些安慰话也许他已听得太厌烦了。病榻的生活是最无聊最枯燥的,给他说外面的有趣的新闻,一些幽默的生活描述,让他从你的探视中得到一点愉快,这也许就是给他最大的安慰。他时许会将你的话一再喜悦地回味。

永远不要絮叨地去直接问病人关于他详细的病状和调治方法,他也许已经对别人说过一百遍了,为什么你还要麻烦他呢。关于这些事情,你还是问他的家人为好,不要以为直接问病人是表示关心,其实这是骚扰罢了。

2.不悲之慰

面对挫折,不同人的心理是不同的。不如意的人与如意的人相比,会产生“比上不足”的各种复杂的感觉,这时就会灰心、泄气。而伴随这种心理而来的,是人人都会寻找安慰自己的理由。于是,当他环顾四周时,发现有人比自己更加不如意时,便会产生“比下有余”的自得感,就能有效地排解人们的嫉妒、绝望等消极情绪,而代之以“知足”乃至振奋的情绪。

引发“比下有余”的情感方法,对于那些身处逆境的人,是急救的良方。两千多年前,吴国灭了越国,越王勾践面对亡国惨相绝望、痛不欲生,想要自尽。这时,范蠡劝他说“大王,国虽亡了,但你有吴国所没有的优势,这就是忠心于你的人民;你有吴国所没有的力量,这就是雪心复国之志!”正是范蠡这种对比的方法,使勾践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从而一步步振奋起来,最后终于灭吴,洗雪了亡国之心。

当你的朋友失意之时,你不妨采用这种“比下有余”的方式,说说还有比你的朋友更失意的人,来冲淡他的失意感。当然,自足决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让失意者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以图东山再起。

3.不悯之慰

当人蒙受不幸时,他的地位往往最软弱,而心灵往往最敏感,特别是那些平时自尊心很强的人,需要别人给他安慰,却害怕别人给他怜悯。

例如,对病人,假如你一定要说几句安慰的话,那么第一不要装成你怜悯他的样子,没几个人受得起别人的怜悯的。因为你越怜悯他,越使他觉得自己的病是一种痛苦。所以我们要用相反的方法。记得我有一次生了小小的病,卧在床上不能起来,一个朋友一见我就说了这样的话:“你多么幸运啊!但愿我也生一点小病,好让我也能安静地躺在床上休息几天。”听了这话,我想起每天繁忙的工作,不觉为自己生病能暂时摆脱一切而私自庆幸起来。

4.不激之慰

安慰别人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火上浇油,把人家刚平息的情绪又激发起来。一个人失恋了,伤心不已,希望能自拔,安慰者合适的做法是应该帮助人家分析分析对方的缺点,让失恋者内心产生一些平衡。但有的安慰者却往往不分青红皂白,故作高深地来一句:“我早就看出他(她)不是好东西。他(她)这是存心骗你,当初说爱你的那些话都是假的。”“你不知道他(她)是在利用你啊?”使失恋者伤心之余,又多了一份窝囊和寒心。

一个人被上级批评了,正确的安慰是对他表示同情与惋惜。可有的安慰者却不分是非曲直,推波助流,如“经理一定是出于打击报复才批评你的”、“一定是你办公室里某人把你卖了”。如果这些话是为了迎合被安慰者的情绪说的,还算情有可原,如果是故意这样,就只能说明是心术不正了。简单化的安慰于事无补,也肯定不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5.不劝之慰

在日常生活里,需要安慰别人的机会很多。一个女孩子受不了苦恼的折磨哭起来了,你不要立即过去劝她不要哭,这是不能解除她的痛苦的。让她好好地哭一会儿,使她的感情得到宣泄的出路以后,你的几句勉励就胜过几百句劝她不要哭的话了。

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也是给人安慰。“这算得了什么呢?”“何必为此而苦恼呢?”如果你仅仅谈这两句话,而不能解释这为什么算不了什么,那么你还是不说为佳。因为他心理可能会说:“你懂得什么?你只会说风凉话,难道我是为了不值得的事情自寻烦恼吗?”

所以,安慰的首要条件是同情。“我明白你的痛苦,不过在人生的旅程中,偶然的苦恼是难免的,我们希望四季皆春,今天虽然下雨,明天阳光依然会照临大地。”这样的话不是更为得体吗?

但是最佳的安慰方法,还是在安慰中给以鼓励。一位作家住房太小,三代四口人铜居一室,屋里只能摆一张小书桌。一次他跟朋友诉苦,说他干了几十年的笔墨生涯,至今家里却放不下一张宽大的书桌。这位朋友听了,却安静地说了句比简单的同情更为深挚的话,他说:“世界上伟大的杰作都是从小书桌上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