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北京AtoZ:26个字母里的城市体验
6190200000078

第78章 琉璃厂

琉璃厂是北京一条古老的文化街。

辽、金时期,这一带地方是京城东郊燕下乡的一个村庄。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琉璃厂窑户掘土时,在这里发现一座辽墓,出土的墓志上清楚地记载着这里名叫海王村。明初永乐年间,为了修建宫殿,除由临清、苏州、房山、曲阳等地运来砖石以外,还需要琉璃瓦。明代以前,北京已有从山西潞安迁来的赵姓,设窑于京西琉璃渠村,专门烧造琉璃瓦件。但是由于明初北京营建工程浩大,所需琉璃砖瓦非赵家窑所能全部承应,因而明政府便在南城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设琉璃厂,烧制琉璃砖瓦,以供应皇家建筑的需要,这就是俗说的“内厂”《“外厂”在琉璃渠村、于是南城琉璃厂附近就堆满了沙土砖石,今天琉璃厂附近的地名如沙土园、西北园、东南园、八'角琉璃井等,就是从那时得名的。

根据明末和清初的一些文献记载,当时的琉璃厂附近,大致就和现代的旧货市场(包括卖旧书的)差不多,是一些流动摊贩的集中地,并设有小旅店,厂甸(店)街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自从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全国文人聚集北京,琉璃厂就逐渐地兴盛起来了。当时书籍店铺多至三十余家,加之清代考据学派的兴起,琉璃厂就成了文人集游的场所。来京的文人都以到琉璃厂买书为乐事,他们往往和书店的店员结为厂友,有的人因在琉璃厂买书,经常见面,也互相结成了朋友。

琉璃厂的经营范围除了古玩、字画、旧书、碑帖之外,还有南纸店、笔墨店、裱画店、帖套处、刻碑处、图章馆等。最有名的南纸店当推荣宝斋。荣宝斋的木版水印画,一向享有国际声誉。和鲁迅合编《北京笺谱》的郑振铎,当年就游走于琉璃厂,搜访笺样、交涉印刷事务。他最赞赏荣宝斋,称之为“一家不失先正典型的最大的笑肆”,在这里,他找到了林琴南的山水笺、齐白石的花果笺、吴待秋的梅花笺等诸多珍品。郑振铎踏破铁鞋也不嫌其累,因为这一系列鳞次栉比的老字号像约好了在等他这个有心人似的。

琉璃厂是看牌匾、看名人手迹的最佳场所。宝古斋古玩铺是翁同龢题写,韵古斋是宝熙题写,萃珍斋是寺石公题写,静文斋南纸店是徐世昌题写,松古斋是胡浚题写……类似的老字号还有松华斋、清秘阁、淳菁阁、懿文斋什么的。不过有些因世事沧桑早已停办,不仅找不见牌匾,连门脸儿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