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北京AtoZ:26个字母里的城市体验
6190200000051

第51章 国子监

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路过这个叫国子监的地方,很容易联想到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如果说孔夫子是个教师,他推行的仅仅是私塾教育,那么国子监可算得上是最古老的大学了,而且是皇家字院。国子监的领导不叫校长,而叫祭酒;至于学生,则叫监生。他们进国子监干什么?还不是为了考状元嘛,这显然是一项旱涝保丰收的教育。他们可比那些民间的穷酸秀才强多了,毕业后大都能分配到外省担任县级“干部”,虽然只是七品芝麻官,但前途无量,运气好的还能留在“中央直属机关”从事文秘工作。所以能进国子监的都是幸运儿,相当于踏上了一条金光大道。所谓的“国子”,不就等于是皇帝的干儿子吗?

北京的国子监初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清两朝又将其发扬光大。元代的遗址已无任何建筑物可寻了,只留下一棵古柏、一棵老槐,据传是当时的首任祭酒许衡亲手种植的。现存的彝伦堂、大成殿以及林立的石碑,基本上都是明清留下来的文物。尤其是作为校园中心建筑的辟雍殿,建成时系由乾隆皇帝亲自剪彩,皇帝还坐上讲坛,主持了开学典礼,并即兴演讲,这无异于聘请皇帝本人担任客座教授或名誉校长了。辟雍殿相当于大礼堂,又是北京“六大宫殿”之一,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是我国现存惟一的古代学堂,乃皇帝临雍讲学的场所。其建筑风格独特,为重檐黄琉璃瓦攒尖顶的方型殿宇,外圆内方,环以园池碧水,四座石桥能达辟雍四门,构成“辟雍泮水”之制,以喻天地方圆、传流教化之意。殿内为窿彩绘天花顶,设置龙椅、龙屏等皇家器具,以供皇帝“临雍”讲学之用。彝伦堂则是“校长”办公室,另有四厅六堂,设作教师的科室和学生的课堂。国子监,可比剑桥、哈佛古老多了。

国子监是培养大学生的,贡院则是高考的考场。明清两代,朝廷一般每隔三年举办一次会考,地点选在京师。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首届,在南京夫子庙附近的贡院举行。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全国科举会考地点移至北京。明朝时南京也有国子监,北京的这一座是后成立的,相当于它的分校。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五百多年里,两朝共举行进士考试201科,取中进士51624人。国子监内最吸引人莫过于那块饱经风雨洗礼的进士题名碑了,其上镌刻着所有进士的姓名。虽然昔人已乘黄鹤去,只留下一个个空洞的代号,但当时他们那种金榜题名的狂喜,仍然是可想而知的。

进国子监,就等于进了名牌大学,鲤鱼跳龙门,需要纵身一跃。但汪曾祺老人说过,国子监后来也有不权威的时候:“(清朝)每年国子监收入的监照银约有十四万两,即每年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花钱向国家买证书而取得大学毕业资格(监生)的人就有八十二二万。原来这是一种比乌鸦还要多的东西!”这等于说,国子监也卖文凭,谁花钱谁就能成为监生,哪怕他连国子监的校门(集贤门)都未亲眼见过。这比当今的函授、夜大什么的还不如。但由此可见,文凭在那时候就很吃香了。

国子监,今已改为首都图书馆的馆址,倒也一脉相承,都是为了安慰读书人的灵魂的,书香依旧。读书才能成材,这在古今是一样的道理。但国子监里出来的人虽然是枓班出身,真正留名青史的却屈指可数。国子监,一所像培养士兵一样来培养文人的学校,培养出的也净是些御用文人。让他们草拟点机关文件、首长发言稿、工作报告还行,却写不出好诗来一即使能写,也脱不下宫廷诗人的紧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