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北京AtoZ:26个字母里的城市体验
6190200000013

第13章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极大地推动了北京大学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标志着新教育体制在这古老的封建国度里的推行,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这对中国现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以北京作为策源地,起着至关重要的铺垫。

同样是在1917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被聘请到北京大学。画京师大学堂睡额。在此之前,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率先举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是否可以这么认为:新青年们从那时起开始移师北京了?那时候的北京大学集结着一批最精锐的新青年,蔡元培功不可没。正因为他提出“兼容并包”的方针,北大才仿效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吸收了大批持各种思想观念的师资力量,既有以梁漱溟、辜鸿铭、林纾为主的宣扬国故旧派,又有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主张变革的新派。两派同在一座校园之中,针锋相对,通过授课、演讲及辩论等方式进行着白热化的思想斗争,进而影响着青年学生、广大知识分子甚至整个中国思想界。据载:1918年统计北京大学教员总数达217人(内含教授90人)学生总数1980人(内含研究生148人),在当时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所以它容纳着那个时代如此众多的文化精英。难怪有人说:在五四运动以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可见北京新青年们思想的先锋,已比1919年5月4日的游行队伍提前出发了一一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当时的北京大学校园坐落在景山东街马神庙(今已改为文化部办公院及宿舍区),大门朝向横贯东西的五四大街。站在五四大街,能看见老北京大字的红楼(详见尸20“北大红楼”),处于北京城区的中心地带,多年以后才改迁到京城西北角的海淀区。

那段时间,北京大学的学生中恰巧有个叫徐志摩的人。据梁实秋介绍:徐志摩在20岁的时候与张幼仪女士结婚于浙江硖石,翌年入北京大学。他在北大读了两年书,又于1918年到美国入克拉克大学社会学系。有趣的是,十年以后他居然重回北大做了教授,因为当时胡适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劝寓居上海的志摩去北平换换空气。由此可知,那个时代的北大可谓人才济济,甚至无名学生中也会涌现长来的英才。很多人与其说关注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前后的那段历史,莫如说在关注那个时代的思想与文化,或者说在关注那个时代。那是一个文化精英辈出的时代,而北大的新式教育,把全国各地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吸引到北京这座城市来。整个20世纪,北京一直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是对外省文人最大的诱惑。

与北京大学一样名震寰宇的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他们当之无愧为20世纪进入北京的第一代外省文人的代表。他们置身的是刚刚推翻了帝制、刚刚结束了数千年封建时期的新时代,他们进入的是一座没有皇帝的京城,一座以民主和科学为文化旗帜、但又在背影里隐约拖着传统的辫子的古都。所以他们不得不以远道而来的斗士形象出现,在血气方刚的壮烈搏击中又不乏浪漫的游侠作风。他们先声夺人地占领了这个国家文明断层的上风和世纪更替的关卡,20世纪一代代外省文人涌进北京的滩头阵地,是他们最先构筑的。或者说,他们是第一代新青年,新型知识分子。在他们之后,进入北京的外省文人才有了周作人、郁达夫、沈从文、叶圣陶、何其芳、郭沫若、茅盾、艾青等等同样振聋发聩的名字。

如今的北京大学坐落于海淀的中关村附近,占地面积开阔,层楼叠嶂,金漆彩绘,画栋雕梁,林木狭疏,更加上人潮如织,书声琅琅,与位于沙滩破落萧瑟的旧校址已不可同日而语。北大的灵魂全在于未名湖,这是画龙点睛之笔。菁菁校园,莘莘学子,在水一方,便获得了生命本质的倚仗与烘托。水是生命之源,水边的物性人情一向显得滋润潇洒。逐草而聚,傍水而居,青灯黄卷的苦读生涯亦能洋溢游牧的情调。那塔、那湖,颇让人生出些对时空的湎怀与瞻仰。这所与20世纪的中国共同经历了风雨洗礼的高等学府,忠实记录着无数代新青年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