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6187000000023

第23章 马援:沙盘推演,军史首创

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年),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其祖先即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赵奢号马服君,秦灭赵后其子孙为避祸而以马为姓。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莽末年天下大乱,马援初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信任。归顺光武帝后,为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少年立志,穷当益坚

马援的祖先是西汉世家,但世代清廉,家中并不富有。很不幸的是,在马援12岁的时候,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几个哥哥将他抚养长大,家里生活更显得拮据。

马援少年有志,曾到颍川学习,但成绩不大理想。当时,同村有个叫朱勃的人与马援年纪相仿,却能口诵《诗经》、《尚书》。马援见此自愧不如,于是就向哥哥提出要去边疆放牧。哥哥十分了解弟弟,安慰马援说:“你是我们马家最有希望的人,只要奋发努力,克服自卑,时间久了,定成大器。”马援还未出发,大哥却去世了。在少年失去父母的马援看来,大哥夫妇就像父母一样照看自己。马援不忍心此时离家远行,便留在家中为大哥守墓。

守墓的这一年,马援就住在墓地的旁边,从没有离开过。对中年守寡的大嫂,马援也极为敬重,衣冠不整坚决不进入大嫂家。为此,他的这种孝行被邻居们大加赞赏并很快传了出去。

在以“举孝廉”作为官员的主要选拔方式的汉朝,马援的这种孝行是需要鼓励和奖赏的。郡府很快便任命马援为督邮,让他代表太守巡视地方、传达政令。马援对这个小官并不怎么看重。

一次,他奉命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身有重罪,马援可怜他,私自将他放掉,自己则逃往北地郡(今甘肃庆阳西北)。后来天下大赦,马援就在当地畜养起牛羊来。马援种田放牧,能够因地制宜,多有良方,因而收获颇丰。当时共有马牛羊几千头,谷物数万斛。对着这田牧所得,马援慨然长叹,说:“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后汉书·马援列传》)。于是,把所有的财产都分给了兄弟朋友,自己则只穿着羊裘皮裤,过着清简的生活。

时日一久,不断有人从四方赶来依附他,于是他手下就有了几百户人家,供他指挥役使,他带着这些人游牧于陇汉之间(今甘肃、宁夏、陕西一带)。马援过的虽是转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但胸中之志并未稍减。他常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被人推荐,改走仕途

王莽末年,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卫将军王林(王莽的叔伯弟)招马援任府掾,遂赴长安上任。他办事得力,王林赏识,便向王莽推荐,被任命为新城(今陕西安康,一说陕西汉中)大尹(太守)。王莽失败后,马援的哥哥马员正任增山连率(职如太守),他和马援害怕被杀,就一起离开了各自的任所,跑到凉州(今甘肃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避难。刘秀即位后,马员到洛阳投奔光武帝,官复原职,后死于任上。马援则羁留西州。

后来,马援认识了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豪杰隗嚣。隗嚣在西汉末年起兵护乡,被天水豪杰推举为西州将军。隗嚣对马援非常器重,任命他为绥德将军,让他参与军事机密,跟自己一起参谋决策,议定大事。

良将择主,臣服东汉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马援的同乡公孙述在蜀郡(今四川成都)称帝,势力也较强盛。隗嚣在两者之间的抉择上犹豫不定,于是就派马援去探听虚实。马援到成都后,公孙述在宗庙中聚集百官,设宴招待他。席间,公孙述表示要封马援为侯爵,并授予他大将军的官位,马援拒受。

汉光武帝建武四年(公元28年)冬,隗嚣让马援带信到洛阳去见光武帝刘秀,刘秀在宣德殿接见了他。刘秀笑着对马援说:“卿遨游于两个帝王之间,今日见到你,真感到惭愧。”马援行礼后,接着刘秀话题说:“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臣与公孙述自小相熟,前日到蜀,公孙述排列开武士然后才令臣上殿。今臣远道而来,陛下怎么知道不是刺客奸人,一点也不加防备?”光武帝听了笑道:“你不是刺客,只不过是个说客。”光武帝壮其胆识,认为他与众不同。不久,光武帝南巡让马援随行,先到黎丘(今湖北襄樊宜城市西北),后转到东海。南巡归来又任命马援为待诏,日备顾问。马援要回西州,光武帝派太中大夫来歙(xī)持节相送。

马援回来后,隗嚣跟他同卧同起,向马援询问东方的传言和京师的得失利弊。隗嚣两厢比较决定臣服于东汉,于是派长子隗恂去作人质,马援带着亲眷随隗恂一起到了洛阳。过了数月没有接到任命,马援发现三辅(汉朝的三个行政区划:冯翊、扶风和京兆)地区土地肥沃,原野宽广,而自己带来的宾客又不少,于是便上书给光武帝,请求率领宾客到上林苑屯田。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陈情致意,分崩离析

公孙述多次出兵侵扰汉中,刘秀派人征求隗嚣的意见,想进兵西蜀,如何讨伐公孙述。隗嚣上书说,关中兵力单薄,卢芳又在北方为患,现在还不是伐蜀的时候。刘秀便知道他不愿天下统一,而想两边观望,从中取利,于是对他渐渐冷淡,仅以君臣之礼相待。隗嚣欲自尊,且为人多疑,有远见的宾客、名士都渐渐离开他归附了刘秀。马援在洛阳,数次寄书责劝,又给部将杨广写信,让其劝说隗嚣。隗嚣恨他背叛自己,愈加忿怒,后刘秀伐蜀,隗嚣遂发兵拒汉。

隗嚣反叛后,马援给光武帝上书,说明了事情原委,并表示自己愿为东汉王朝效力,献计献策,消灭隗嚣。光武帝果然召见了他,派马援率领000突骑来往于陇陕之间,游说羌族的豪长和隗嚣手下的将领高峻、任禹等人,向他们陈说祸福利害,做分化工作。接着,马援又写信给隗嚣的右将军杨广,恳切地陈情致意,认清当时的形势,喻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他能醒悟,归顺东汉,并去劝说隗嚣。信写得通情达理,文情并茂。然而杨广却没有回音,隗嚣仍然执迷不悟。但这封信很快传开,并在隗嚣营垒中引起了震动。

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春天,隗嚣兵分五路进攻汉朝,公孙述也派兵协同,进攻略阳(今甘肃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光武帝决心集中力量征讨隗嚣。这年夏天,光武帝亲自统军讨伐隗嚣。当时东汉大司马王遵的老朋友牛邯是隗嚣的大将,早有归附东汉之心,王遵便写信去劝他来降。不久,牛邯来到洛阳,立即被任命为太中大夫。这事震动很大,一下子隗嚣的大将13人、属县16个、士兵10余万,都投降了东汉。

首创沙盘,进行推演

汉光武帝率军到达漆县(今陕西咸阳彬县)时,不少将领认为前途情况不明,胜负难卜,光武帝身为皇帝不该远入险阻。光武帝也犹豫不定,难下决心。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恰好马援星夜赶来,光武帝高兴极了,立即召见,并把诸将的议论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让他发表意见。马援不慌不忙地对双方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他认为隗嚣的将领已有分崩离析之势,如果乘机进攻定获全胜。说着他命人取些米来,当下在光武帝面前用米堆成山谷沟壑等地形地物,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路部队进退往来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无不毕现,对战局的分析也透彻明白。光武帝边听边看顿时明了,高兴地说:“敌人全在我的眼中了!”

第二天,光武帝挥军直进,抵达高平第一城(今宁夏固原市)。当时凉州牧窦融率河西五郡(指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车000辆与刘秀会合,分数路攻陇。隗嚣大将13人及部众10万余人不战而降,隗嚣逃至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支援隗嚣的西蜀军李育、田弇逃至上邦(今甘肃天水)。汉军占天水16座属县,刘秀派吴汉、岑彭围西城,以耿彝围上邦。至此,隗嚣军主力基本上被汉军消灭。整个战役干净利落,显示了马援出色的军事才能。

此战,马援“堆米为山”的沙盘推演是此战取胜的重要原因,这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定西北,大获全胜

汉光武帝建武九年(公元33年),马援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做来歙的副手,统领诸军驻守长安。来歙对光武帝说,公孙述以陇西、天水为屏障,苟延残喘;如果平定了这两个地方,公孙述也就无所依凭了。光武帝同意了他的意见,并做了一系列的准备。

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公元34年),刘秀亲统大军到陇城(今甘肃天水清水县北),派遣马援去招降了隗嚣的大将高峻,收复了高平第一城。接着,来歙大军攻下落门(今甘肃天水武山县东洛门镇),并挥帅北进,平定了武威。接着,来歙又在金城郡、陇西郡(今甘肃定西地区临洮县),大破先零羌人。至此,陇西基本平定,凉州通往西域的道路也通畅无阻,光武帝便班师还洛阳。

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西北羌族屡扰金城,光武帝任命马援为陇西郡郡守。马援一上任,便整顿兵马,派步骑000人出征。先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数百人,获马牛羊1万多头,守塞羌人000多望风归降。当时,羌族各个部落还有几万人在浩亹(ɡémén,治今甘肃永登西南)。占据要隘进行抵抗,马援与扬武将军马成率精锐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羌人营地,羌军大为惊恐,远远地逃入唐翼谷中,将精兵聚集北山坚守。马援对山摆开阵势佯攻,吸引敌人,另派几百名骑兵绕到羌人背后,乘夜放火,并击鼓呐喊,大获全胜,斩首千余级,但因为兵少,没有穷追敌人。

在这次战斗中,马援的腿肚子被箭射穿,流血不正。光武帝得知后,立即派特使前去慰问,赐给他000只羊、300头牛,他将朝廷的犒劳品,立即分发给部下。

马援收复金城破羌后,将投降及归服的客户000多,各自返回旧邑,并统领军民修缮城郭,建起岗楼,开渠引水,灌溉良田,鼓励人们耕作牧畜,发展农牧业生产,郡中人民从此安居乐业。马援还派羌族豪强杨封说服塞外羌人,让他们与塞内羌族结好,共同开发边疆。另外,对武都地方背叛公孙述前来归附的氐人,马援以礼相待,奏明朝廷,恢复他们的侯王君长之位,赐给他们印绶,光武帝全部照准了。从此,金城破羌以西,各民族和睦相处,过着和平生活,共同建设边疆。

谈论兵法,不谋而合

马援在陇西郡作了六年太守,业绩卓著,以后就调回朝廷。马援回到朝廷后,屡次被接见。他须发明丽,眉目如画,善于应对,尤其善于叙述前代故事。在他口中,三辅长者、闾里少年,均有可观可听之处。皇太子、诸王听马援讲故事,从不感到厌倦。马援还善言军事,光武帝常对人说:“伏波将军谈论兵法,与我是不谋而合。”因此,凡是马援提的建议,光武帝都予采纳。

有一次,马援在浔阳(今湖北黄冈东北)平定山林乱者,曾上表给皇帝,其中有这样的话:“破贼须灭巢,除掉山林竹木,敌人就没有藏身之地了。好比小孩头上生了虮虱,剃一个光头,虮虱也就无所依附了。”据说,光武帝览书后,觉得马援这办法、这比喻都堪称绝妙,赞叹之余,当场试验,下令把宫中小黄门(小宦官)头上有虱子的,一律剃成了光头。

“点评”

马援与其他开国功臣不同,他大半生都在“安边”战事中度过。马援忠勤国事,为国尽忠,令人钦佩。他进身朝廷,全靠自己公忠为国。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