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6185400000053

第53章 “破心中贼”——《阳明全书》第二

“静坐息虑”

“省察克治”

“克于方萌之际”

一如上文所说,王守仁“心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存理灭欲”,使人心不再受欲望的遮蔽,进而使人能够按照内心的善良知识做人。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则必须进行“正心”。既然如此,弄清楚王守仁所谓的“正心”是什么意思,对于“致良知”就是至关重要的了。那么,“正心”意味着什么呢?

在品味王守仁的“正心”概念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王守仁的一点生平事迹。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按照某些学者的说法,王守仁的思想具有跟他的言行比较符合的特征。也就是说,王守仁是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我们了解一点王守仁的生平,对于理解他的思想学说是有好处的。

按照历史学家的研究和现有的历史资料记载,王守仁在明朝的时候可不止是一位思想精深的哲学家,还是一个能够领兵打仗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他一生的仕途之中,他曾经好几次进入深山去剿灭农民起义军。本来,这些农民起义军是被政府的黑暗统治逼得造了反。可是,作为当政者的王守仁,在看待这些起义军的时候,自然认为他们是土匪或者“山中之贼”。因此,王守仁就把自己剿灭农民起义军的事情称作“破山中贼”。

可以想象,想要“破山中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肯定需要付出十分的辛劳。有时甚至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可是,在王守仁看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件事情比“破山中贼”更为难办的。这件事情就是他所谓的“破心中贼”。

什么是“破心中贼”呢?其实,它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正心”。在王守仁看来,一个人想要“破心中贼”或者“正心”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灭掉人的各种欲望,使得人心不被欲望遮蔽,进而使人们按照内心的善良知识做人。可是,人的欲望哪是那么容易就灭掉的?在王守仁看来,这比杀死几个山中的毛贼要困难得多,必须一个人认真地下功夫。下什么功夫呢?这就是所谓的“克己”。

“克己”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控制自己内心的各种欲望。可是,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怎么才能“克己”呢?在王守仁那里,有着一整套的方法来进行“克己”的工作。下面我们就逐一进行品读。

一个人想要“克己”以“破心中贼”的话,首先得有一个心理准备,那就是明白“克己”的艰难,并且能够持之不懈地努力:“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见《阳明全书·传习录上》)在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克己”工作了。在王守仁看来,“克己”的第一步要做的是“静坐息虑”,这也是“克己”的第一种境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很简单:在王守仁眼中,很多人之所以欲望强烈,就是由于他们的思虑过多,因此必须加以忘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人“初学时心猿意马栓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见《阳明全书·传习录上》)这一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达到排除内心杂念,使精神处于“悬空静守”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第一步的要求,心神已经“悬空静守”了,那么他就可以进入第二步“省察克治”境界了。这一步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让人进行反思,以将内心之中那些一己之私进行克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见《阳明全书·传习录上》)如果人能够实现这个境界,那么离“克己”的目标就已经不远了。

人内心的欲望虽然通过第二步的“省察克治”得到了驱除,但是欲望是很顽固的,驱除之后一旦有适合的时机又会再生。因此,“克己”还需要进入到第三种境界“克于方萌之际”,也就是在欲望刚刚产生的时候就将其驱除出内心。在王守仁看来,一个人如果想要真正地“纯乎天理”,“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见《阳明全书·答陆原静书》)王守仁还认为,最终的“克己”是建立在以上三个境界基础之上的第四种境界,就是要看破“生死关头”。在王守仁看来,一个人的所有欲望,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保存住自己的生命。因此,只有一个人把生和死看破了,他方能最终“克己”。而想看破生和死,则要使自己怀着视死如归的心态。这样的话,人就真正做到了“克己”,人就能到达“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平怀”的超然境界了!

§§《李温陵集》

人都是会向往自由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匈牙利诗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心灵的解脱和放松,自由是没有羁绊和束缚,自由是灵性的舒展和挥洒。因而,自由才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的美好生活理想。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我们都可以见到一些为了追求自由,而甘愿放弃现实富足物质生活,甚至不惜为自由献出生命的人。这些人是不甘心受到无论外在还是内在约束的,由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很高,所以他们常常为了摆脱束缚而奋起抗争。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也绝非没有,我们即将品读的明代思想家李贽便是其中的一位。

在讲解李贽的生平事迹以前,大家必须了解这样的一点:我们今天虽然把李贽推崇为一位争取自由的斗士,但是在他生活的时代,李贽却不仅被政府认为是“敢倡乱道,祸世诬民”的反贼,而且被一般老百姓也目为“狂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在他的《李温陵集》中,就有着好几本被政府禁止出版的书,最著名的自然就是《焚书》、《续焚书》、《藏书》和《续藏书》了。

李贽出生于公元1527年,去世于公元1602年,字卓吾,别号“温陵居士”,是福建晋江人。李贽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贫穷,很小母亲就离他而去,只好跟着父亲相依为命。他二十六岁中举;三十岁以后做地方官;四十岁时由于沷南闹饥荒,他的两个女儿都饿死了;五十四岁辞官潜心学问。综观李贽一生,可以说是磨难多多。他虽然天资聪慧,学业有成,考中过进士,做过礼部司务等京官和云南姚安知府等地方官,但是他早早就厌倦了官场生涯。他在京城做官时,收入微薄,却一心向学,曾跟随王守仁后学学习“心学”。后来,他干脆辞掉地方官不做,来到湖北麻城龙潭湖芝佛院,专心治学达二十年之久。据说,在佛院期间,他“朝夕读书,手不敢释卷,笔不敢停挥。……日日如是,关门闭户,著书甚多,不暇接人,亦不暇去教人。”想想也是,像他那种追求自由,不愿受到约束的性格,也的确不适合在官场混,还不如过自由的学术生活呢!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李贽的思想,那就是对自由的极端追求。这种思想又主要体现在了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李贽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平等;其次,李贽认为自私一点没有什么不好的;最后,李贽还劝说世人要有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这些思想观点,其核心就是追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自由。如果说近代以来的中国人,其生活的日益改善实际就是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那么李贽可以说是最早提倡且以身示范的先驱。这就难怪有的历史学家盛誉他为“十六世纪以前中国第一思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