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6185400000045

第45章 圣人也是人——《论衡》第二

“所谓圣者,须学以圣。以圣人学,知其非神。”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在东汉时期,社会思想领域不仅流行着上文说到的以“天人感应”和“天谴论”为主要内容的“谶纬神学”,而且还盛行着对儒家圣人以及他们的一些经典著作的盲目迷信和崇拜思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思想局面,不仅是因为当时的儒家学说已经成为了官方支持的正统学说,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而且是由于自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和“天谴论”以来,人们在思想上已经深受一些神话和迷信学说的影响,由此就产生了一种盲目崇拜所谓神圣事物的心理。正是在这样一些因素的作用下,几乎整个汉朝,都流行着盲目崇拜和迷信圣贤及其经典著作的思想。

到了今天,我们或许能够比较清醒地看待这种社会思想现象。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在处理一些永恒的人性和生命问题上面,儒家的一些思想家肯定有着比我们更加卓越的见解。而他们的这些卓见就体现在那些传世的经典著作之中,我们对这些圣贤和他们的著作至少应该保持着某种程度上的敬畏态度。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境况的改变,儒家先贤们的具体的论述和见解未必都能直接用来处理现时代的很多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基于此,就没有必要把他们当作什么老师或者偶像来加以崇拜。由于这个原因,正确的做法就是把他们的见解当作一种很好的参考意见,却并不唯他们是从。

上面的这种态度在我们眼中是很正常的,可是假使把它放到汉朝,尤其是放到东汉时期去说,那就肯定会被众人群起而攻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整个社会,其思想倾向就是崇拜圣贤及其经典著作。然而,不得不说的是,王充这个当时思想界的异数却并没有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王充有着我们上面说到的那种正确的态度,即一种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态度。那么,在王充那里,这种态度是什么?

在阅读《论衡》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王充一方面很推崇孔子等圣贤,可是另一方面也反对盲目地崇拜和神话圣人。比如,王充认为孔子写作《春秋》的行为是“素王之业”,因而孔子也是“百世之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王充就盲目崇拜孔子。相反,为了批驳当时社会中流行的盲目崇拜和神话圣人的思想,王充对这些思想的证据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意图把被歪曲的圣人还原成真实的形象。那么,王充究竟是怎样来反驳的?他需要反驳的思想又是什么?下面我们就逐一来进行解说。

在东汉时期,盲目崇拜和神话圣人的人最喜欢瞎掰的就是圣人的出生情况。在这些人看来,“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见《论衡·奇怪》)意思是说,圣人的出生和常人的出生是不一样的,他们不是生于父母的精血之气,而是从上天那里禀承的精气。这样的学说,自然是十分荒谬的,对此,王充坚决地声称:圣人也是人,也是由他们的父母生育的,他们的耳目视听跟常人没有什么区别。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王充认为孟子所说的“天故生圣人”是没有根据的。

接下来,王充还反驳了圣人天生聪慧,不需要学习就可以获得知识的观点。在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看来,圣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不学自知,不问自晓,故称圣则神矣。”(见《论衡·实知》)也就是说,这些人认为圣人可以知悉往古来今,可是却并需要学习,而是生而知之的。这种观点无疑也是违背人类的认识规律的。对此,王充同样进行了批驳。他一针见血地说:“所谓圣者,须学以圣。以圣人学,知其非神。”(见《论衡·实知》)他的意思是说,所谓的“圣”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达到的,既然圣人要学习才能做成,那么圣人就不是什么神。不仅如此,王充还认为,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学习时都需要借助于自己的感官:“圣人不能知性,须耳目以定情实。”(见《论衡·实知》)从这个角度讲,圣人也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的:“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见《论衡·实知》)圣人之所以能够取得凡人无法取得的知识成就,原因就在于他们勤学好问。通过这些论证,再加上列举的其他一些证据,王充充分地证明了“圣人不能先知”的结论。

除了上面两个方面的观点之外,盲目崇拜和神话圣人的人还喜欢说圣人之道是至善至美的,圣人说出来的话都是至理名言,都是真理一样的话语,需要严加遵守。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圣人也有说错话做错事情的时候。即便是孔子这样的儒家至圣,也是到了七十岁的时候才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说明,在七十岁之前,孔子还是偶尔会犯错误的。既然如此,怎么能够说孔子等圣贤就是真理和美的化身?他们说的话,虽然很大部分是至理名言,可是也会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正是由于看到这些事实的存在,所以王充才大力地批驳盲目崇拜和神话圣人之流的如上观点。王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这一次,他把儒家经典《论语》作为了攻击的靶子。在王充眼中,这本据说充满了真理和智慧的儒家经书,实际是充满了无数的自相矛盾:“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见《论衡·问孔》)也就是说,孔子在《论语》之中,经常出现上下文之间互相矛盾和前后违背的情况。这样的话,怎么能说儒家的经典著作是真理之书?不仅如此,王充通过历史的考察,还发现孔子其实是个“贪官好仕”和“言无定趋”的人。因而,这位圣人也不是什么美德的化身。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王充大胆地提出了如下的建议:“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人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见《论衡·问孔》)在那样一个思想倾向于盲目崇拜圣贤的时代,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有着巨大的气魄和胆识的!

§§《淮南子》

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时候,有一派思想家并不怎么为人们所看重。跟儒家、墨家和法家比起来,他们的思想学说显得比较庞杂,也没有自己的独立体系。如果从内容上看的话,这一派的思想其实是兼取了先秦各家学说之长,合各家精华于一体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这一派思想家被称为“杂家”。

先秦时候的杂家,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吕不韦,而其代表作《吕氏春秋》则是杂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著作。我们知道,吕不韦是秦朝人。那么,在秦朝以后,杂家还有什么思想家和传世名著?可以说,在秦朝以后,真正可称得上杂家名著的就是刘安的《淮南子》了。

刘安是何许人?按照历史资料记载,刘安是生活于西汉景帝和武帝之间的淮南王。看来,这次我们的经典名著有了一个当大官的主人了。可是,这位大官的身世却并不怎么好,甚至可以说是很糟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的历史学家对刘安的血缘做了研究,发现他其实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当年,刘邦在攻打韩王信的时候,经过了赵,那时的赵王张敖献给刘邦一位美人,刘邦于是跟这位美人生下了私生子刘长。后来,这位美人辗转将消息告诉了刘邦。谁知,刘邦翻脸不认儿,拒绝承认这件事情。献上了自己的肉体,还给刘邦生了儿子的美人受到这样的待遇自然想不开,于是就自杀了。刘邦得知消息后,可能是内心觉得有愧,于是就把儿子刘长封做了淮南王。不久,刘邦一命呜呼了,即位的是汉文帝。这位皇帝并不像我们通常所知的那样仁慈,他其实阴险得很。汉文帝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弟弟是淮南王,于是就指使人诬告刘长谋反,把弟弟囚禁在狱中。这位淮南王怎么忍受得了如此的诽谤和关押,于是效法母亲自杀了。刘长死了之后十年,他的长子又当了淮南王,这就是刘安。本来,刘安做淮南王做得好好的,一直对汉武帝忠心耿耿。谁知,到他五十九岁那年,汉武帝突然指使人诬告刘安,同样说他谋反。结果,刘安就效法自己的奶奶和父亲自杀了。想想觉得这三代人可真惨,三代都蒙冤,三代都自杀,这样的悲剧只有在黑暗的帝王政治时期才会出现。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虽然活得不长,但是他却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这就是他召集自己的学者宾客们编撰的《淮南子》。《淮南子》也称《淮南鸿烈》,全书二十一篇,其思想内容既包括了儒家的学说,比如《谬称训》和《齐俗训》;也吸收了不少法家的思想,比如《主术训》等;还纳入了一些阴阳家的学说,比如《天文训》和《时则训》。因此,我们才说,刘安主编的《淮南子》是一部杂家学派的代表作。今日阅读《淮南子》,我们便要注意品味其中的各种思想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