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6185400000004

第4章 君子究竟长啥样?——《论语》第四

“无所为而为之”

人类无论生活在什么时代,总是希望社会中能够多一些性格正直无私、德行高尚和关爱他人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会成为他人的危害,相反还会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有了这种人的存在,才能让生活在他或者她身边的人感觉到生活的温暖。这样的人在孔子那里就是“君子”。

在中国人的语言中,“君子”是一个褒义词。每当人们发现一个人比较正直,做事秉执公道,人们就会由衷地赞扬此人是个“正人君子”。对正直之人的这种赞誉主要就来自《论语》。

在《论语》里面,有很多文字都谈到了“君子”。在这些文字之中,有的是谈“君子”的言行的,比如《论语·为政》:“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君子要先做然后才说。有的是谈“君子”的性情的,比如《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君子的性情必须稳重,不然就没有威严了。有的是谈“君子”的交往的,比如《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与人团结而不结党营私,而小人相互勾结却不团结。有的是谈“君子”的处世的,比如《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君子在社会中有三件敬畏的事:敬畏天命、敬畏身处高位的人和敬畏圣人说的话。

把《论语》读完后,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孔子赞不绝口的“君子”似乎“长”着好几副面孔,这样也是“君子”,那样也是“君子”。如果谁有兴趣,将《论语》中所有讲到“君子”的语句摘抄下来进行对比,他肯定会找到十来二十个“君子”的。这让我们生出一个疑问:“君子究竟长啥样?”

在孔子那里,“君子”指的是某一类人。只要一个人具有这类人的特征,那么此人就是一位“君子”。通观《论语》,虽然我们可以找到“君子”的无数张“面孔”,但是当我们把这些“面孔”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时,我们就会看出“君子”具有一个共同的“面部”特征,这就是所谓的“无所为而为”。那么,什么是“无所为而为”?

稍微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人都知道,道家学派是讲究“无为”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刻意地做事情,应该顺其自然。然而,在孔子等儒家圣人看来,人不可能是“无为”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肯定会做一些事情。不仅如此,在人所做的所有事情之中,还有一些是人应该去做的,这些事情就是上文曾经说过的“仁爱他人”的事情。在孔子看来,做这样的事情其实是一个人的“义”,也就是该做。当一个人做这样的事情时,他完全是基于“仁爱他人之心”去做的,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因而他是“无所为”。这里的“为”是“为了”的意思,连起来就是“不为了其他目的”。不为了其他目的而去做该做的事情,也就是“无所为而为”。

如此看来,孔子所谓的“君子”就是“无所为而为”之人。我们在《论语》中,的确看到了很多“君子”的言行,它们虽然互不相同,却都是“君子”在做他该做之事的表现。举个例子来说,在《论语·颜渊》之中,孔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句话中的“君子成人之美”意思是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之相反。“君子”为什么会成人之美?有人或许会说:“‘君子’这样做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成就了别人的好事,自己往往会吃亏!”如果有人这样说的话,那他就太不了解“君子”了:正如上文说到的那样,“君子”的成人之美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好处,而是他认为该这样做,因为这样做是在“仁爱他人”。至于对自己有无好处,那根本就不在“君子”的考虑范围之内。只有这样的人,才够得上真“君子”。

要成为一位“君子”并非易事,因为如果真有那么简单,这世界不早就“君子”遍地了?还需要孔子再三教诲吗?“君子”是难以修炼成的,原因在于:人不可能没有私欲,一旦一个人在做那些该做之事时掺进了私欲,那他就不再是“无所为而为”,因此也就与真正的“君子”失之交臂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大家不用为这个问题困扰,因为孔子也没有成为“君子”。只不过,孔子没有成为“君子”的原因不在于私欲太甚,而是由于社会太过动荡。孔子曾不无遗憾地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见《论语·宪问》)意思是:“仁德”的大道不论是行得通还是行不通,都要由天意来安排。在孔子的年代,国家战乱频繁,美德崩颓,的确让孔子的“君子”理想一再搁浅。然而,如同被当时一位隐者嘲笑的那样,孔子仍然在“知其不可而为之”(见《论语·宪问》)。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人却往往把“无所为”变成了“无所谓”,自然离真正的“君子”就越来越远了。

§§《孟子》

第一次听说孟子时我还在念小学,老师给我们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当时觉得这位老太太很麻烦——老是搬家多累!至于《孟子》说了什么,就根本听不进去了。

真正认真地读孟子,是在我念高中的时候。那时已经知道了《孟子》的伟大,心中对“三迁”的老太太更是佩服的很:太有先见之明了,孟子那么小她就知道要给这位将来的“亚圣”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虽然老太太让我佩服,但是真正让我肃然起敬的还是孟子和他的文字。《孟子》一书共有七篇,各篇都被东汉人赵歧分为了上下卷,共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个字,几乎篇篇都是理直气壮的文字,读来有气吞山河的感觉。年少的我,每每被他的雄辩吸引,尤其是他讨论“浩然之气”和“大丈夫”的文字,更是让我生出追贤之心。

这位生活在约公元前373至公元前289年的思想家是当时的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原名轲,字子舆。孟子的祖上曾经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只不过到孟子出生时,家族已经破落,因此孟子小时侯家境十分贫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民子弟,却在孔子思想的感召下,发愿要宏扬孔子的学说。

据史料记载,孟子曾经到鲁国游学,在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手下做过学生。因此,孟子可以说是子思的再传弟子。虽然是再传弟子,然而比起子思的那些亲传弟子来说,孟子无论在气魄上还是在学问上,都要高出很多。孟子曾经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放眼当时的学问界,有谁能有如此的豪情和胆识?

豪情和胆识不是空穴来风,它们是建立在坚实的学问基础之上的。在《孟子》里,孟子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性善论”、“仁政”和“义利之辩”等哲学和政治社会思想。尤其是孟子提倡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更是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因此,比起孟子景仰的“至圣先师”孔子来,孟子的思想更加贴近现实。

在儒学的历史上,孟子亚于孔子被尊称为“亚圣”。其实,这并不是孟子生前得到的称号,而是到了元朝的时候才有的。因而,孟子的地位是在历史中逐渐提高的。在孟子生活的时代,他并没有受到多少统治者的亲赖。一直到了唐朝,大文学家韩愈才推崇孟子是承继孔子道统的圣人。宋朝的时候,孟子的地位明显提高,他的塑像进了孔庙,跟孔子一起接受祭拜。到了元朝,孟子的地位达到最高,被统治者封为了“亚圣”。从此,孟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圣人地位,就根深蒂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