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6185400000020

第20章 “上同而下不比”——《墨子》第四

曾有学者指出,要了解墨子的思想,切入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兼爱”学说。此话不假,一个“兼爱”,便把墨子学说中的其他成分都给串起来了,几乎其他所有的观点都在围绕着“兼爱”而阐发。这样的思想体系,对于我们品味墨子是有帮助的。

正如墨子的“鬼神论”一样,墨子的政治思想也是围绕着“兼爱”而展开的。墨子在政治上的主张,其实也是为了在社会中实现“兼爱”的理想。我们知道,如果只是从实用的角度去说服人们“兼爱”,还是会有很多人不接受,因为他们没有那么长远的眼光。由于这个原因,墨子才祭出了他的“倚天剑”——鬼神,希望通过人们对鬼神惩罚的恐惧来促使人们去“兼爱”。然而,还是会有一些人天不怕、地不怕,他们根本就是吓大了的,哪里会敬畏什么鬼神?因而,在这些人那里,鬼神是不起作用的。这时又要怎样才能实现“兼爱”的理想?墨子的办法就是他所谓的“上同而下不比”。在解说这个句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和事。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肯定见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做人做事不跟高尚的人比,却与品格低下的人比。举个例子来说,当看见坏人为非作歹时,大多数人的表现是无动于衷,而见义勇为的人永远是少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这就是由于人们只知道跟品格低下的人比,却不跟高尚的人比。在那些无动于衷者看来:“既然大多数人都在那里“明哲保身”,我为何要当“出头之鸟”?还是看点热闹算了!”于是,一幕幕的人间悲剧总是被我们看见:歹徒得势更加猖狂、地上流淌着受害者与英雄的鲜血……这样的场景见多了,又怎能不让现在的人们变得越来越冷血和冷漠?

对于上面的现象,我们自然是不能再让它重演了。在这个人世间,多的不应该是杀戮和冷酷,而应该多一些关爱和温暖。不然的话,这样下去,那些受害者的厄运迟早会降临在我们身上的。话虽如此说,可究竟应该怎样办?怎让才能使人们不再敌视、仇杀,而是关爱同类?

正是这个问题使墨子才极力倡导“兼爱”学说。怎样把这个美好的理想付诸现实?在墨子看来,除了要请出鬼神之外,还需要一样比较现实的武器,那就是“上同而下不比”或者说“尚同”。什么意思?墨子的意思其实比较简单:既然大家都只知道比照低下的人言行,那么就应该扭转这个不好的局面,让人们都向高尚的人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兼爱”精神。要扭转这种局面,就要把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统一成那些德行高尚之人的思想。在墨子那里,这些德行高尚之人的思想是用一个字来表达的,这个字就是“义”。“义”这个字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在不同的社会领域有着不同的“义”:在经济领域,“义”指的是富裕百姓和保护私有财产;在政治领域,“义”指的是反对战争和重用贤才等;在道德伦理领域,“义”主要就是指“兼爱”。如此说来,德行高尚之人的“义”内容很丰富,要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德行高尚之人一样,那么就需要在以上各个方面去统一。

可是,具体又要怎样才能统一?在墨子看来,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颁布刑法和政令(是一种广义上的法令,不仅指法律)。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很明显:既然德行高尚之人的思想体现在了社会的诸个领域,如果要让人们学习这些思想,那就需要在整个社会确定这些思想的合法与权威,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其办法只能是政治手段。

在有了这样的思考之后,墨子进一步具体化了颁布刑法和政令的方法。首先,刑法政令的制定者是“家君”;接着,“家君”先颁布这些法令到自己家里,由于这些法令肯定有所不同,那么就需要将这些法令汇集到国君那里,由国君来统一成一部法令;再次,由于当时诸侯并列,国君也有很多,因此每个国君统一定成的法令肯定又是不同的,因而就需要将这些法令汇集到天子那里,由天子来统一成一部法令。走到这一步,“尚同”的过程就基本结束了。还剩下最后一步,那就是由天子将法令“上同”于天——凡是符合上文说到的那些“义”的法令,就确定下来并颁布于天下;而不符合的,就予以删除不用。

按照这样的安排,很自然地天下所有人的思想就都跟德行高尚之人的“义”一样了。这其实是一个层层往高尚思想靠拢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们那些不符合“义”的言行就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墨子正是想利用这个办法,来让“兼爱”成为人人遵守的法令,甚至成为人们会主动遵循的道德规范。

§§《老子》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老子跟孔子一样,都是鼎鼎大名的圣人。他们俩一个是道家鼻祖,一个被尊为儒家的先师。在中国思想史上,就如同两个擎天之柱,撑起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和思维。其实,老子不仅为中国人称道,在外国人那里,他也是被褒扬的对象。据说,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时,有人给他念了一段《老子》,他听了大为惊讶——中国古代竟有如此的高人高论?

对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几位思想家,我们现在基本上都可以知晓一些他们的生平事迹。然而,对于老子今人真是知之甚少。就连仅有的那么一点了解,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看来,也是不那么靠得住的。看来,老子真像孔子说得那样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人。怪不得后来的道教会把他尊称为“太上老君”!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知道一点关于这位圣人的知识好。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老子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当时的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至于“老子”这个名字,那就跟孔子、孟子一样,都是对这些思想家的尊称,因为在古代“子”是用来称呼那些德行高超之人的。据说这位思想家曾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这样的记录或许是有所依据的:如果老子没有当过管书的官,他怎么能拥有那么丰富的历史知识,甚至自然科学知识?

如果说老子本身就是一个谜的话,那么《老子》这本书就更让人难以捉摸了。为什么这样说?这不仅是由于《老子》的难读,而且是由于《老子》这本书究竟是谁的作品至今还无定论。一般以为,《老子》就是老子的作品。这种说法主要的依据就是司马迁的《史记》:据说老子后来不当官了,就西去函古关;在出关的时候,守关的人让他留给世人一点文字,于是老子就写了五千字的经文(《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这便是著名的《老子》。写完经书之后,老子就骑着青牛飘然而去了。

如此写下的经书,自然是神秘和高超的。这就难怪千百年来,真正能够读懂《老子》,品味到其中蕴涵的哲学真谛的是人少之又少。历代想要进入“老学”堂奥的人不计其数,他们或用训诂学,或用文法学,目的只有一个:推开老子那扇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我们今日品味《老子》,或许不需要运用这么学究的办法,而是从贴近现实的角度去阅读。那么,我们的阅读可能更加有味道,也更加真切。现在,就让我们从下面的一些角度试着去推那扇奇妙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