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6184300000068

第68章 遗惠一方

柳宗元一到柳州,就发出了“是岂不足为政”的壮语,而且在任四年,他忠于职守,身体力行,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为政理想。

他在柳州释放奴隶,推广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植树造林,大力发展农、林、畜牧业;致力于普及文化、教育事业。针对柳州文化落后,巫医、占卜等迷信活动非常严重的情况,他一方面曾禁止这些迷信活动,另一方面大力提倡儒教,修缮孔庙,务使“人去其陋,而本于儒,孝父事君,言及礼义”;同时又倡导佛教,其意均在改善风俗,推行教化。柳宗元还充分利用自己的名望和影响,吸引大批年轻学子到柳州来,对活跃当地的文化和学术,推动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由于柳宗元的努力,原本十分落后的柳州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韩愈在《柳州罗池庙碑》一文中对其在柳州的政绩有非常具体的描述:“凡令之期,民劝趋之。无有先后,必以其时。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流亡他乡之人)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修,猪牛鸭鸡,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先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指柳宗元)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悉夺归之。大修孔子庙,城郭道巷,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喜悦。”柳宗元的惊人才具,使其政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得以施展。韩愈热情赞颂了柳宗元在柳州的政绩,也是对柳宗元为官一任,遗惠一方的充分肯定。

柳宗元去世之后,柳州百姓十分感激和怀念这位给他们带来实惠的“父母官”。为了纪念柳宗元,柳州百姓为他修建了罗池庙,奉他为罗池之神,让他世世代代享受柳州百姓的祭祀。

柳州罗池庙,宋代犹有。北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皇帝亲赐灵文庙额匾;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封柳宗元为文惠侯;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6),又加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侯。封建王朝的这些迟到的荣誉,对柳宗元来说虽是无益的虚誉,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柳宗元的功绩和巨大影响。

千载之下,人们仍没有忘记这位政治改革家和清官循吏。至今广西柳州市仍有柳侯公园,园内还有柳宗元的衣冠墓,甚至在湖南省郴州市还有柳子庙。可见,人民永远不会忘怀曾为他们做过好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