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交友处世常常涉人这样的误区:好朋友之间无需讲究客套。他们认为,好朋友彼此熟悉了解,亲密信赖,如兄如弟,财物不分,有福共享,讲究客套太拘束也太外道了。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不讲客套,这样,默契和平衡将被打破,友好关系将不复存在。因此,对好朋友也要客气有礼,可以不强调自己的“面子”,但不可以不给朋友面子。
和谐深沉的交往,需要充沛的感情为纽带,这种感情不是矫揉造作的,而是真诚的自然流露。当然,我们说好朋友之间讲究客套,并不是说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僵守不必要的繁琐的礼仪,而是强调好友之间相互尊重,不能跨越对方的禁区。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朋友之间过于随便,就容易侵入这片禁区,从而引起隔阂冲突。比如,不问对方是否空闲、愿意与否,任意支配或占用对方已有安排的宝贵时间,一坐下来就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全然没有意识到对方的难处与不便;一意追问对方深藏心底的不愿启齿的秘密,一味探听对方秘而不宣的私事;忘记了“人亲财不亲”的古训,忽视朋友是感情一体而不是经济一体的事实,花钱不记你我,用物不分彼此,凡此等等,都是不尊重朋友,侵犯、干涉他人的坏现象。偶然疏忽,可以理解,可以宽容,可以忍受。长此以往,必生间隙,导致朋友的疏远或厌倦,友谊的淡化和恶化。因此,好朋友之间也应讲究客套,恪守交友之道。
对朋友放肆无礼,最容易伤害朋友,其表现有如下种种,不可不小心约束:
(1)过度表现,言谈不慎,使朋友的自尊心受到挫伤。
也许你与朋友之间无话不谈,十分投机。也许你的才学、相貌、家庭、前途等等令人羡慕,高出你朋友一头,这使你不分场合,尤其与朋友在一起时,会大露锋芒,表现自己,言谈之中会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这样会使朋友感到你在居高临下对他说话,在有意炫耀抬高自己,他的自尊心受到挫伤,不由产生敬而远之的意念。所以,在与朋友交往时,要控制情绪,保持理智平衡,态度谦逊,虚怀若谷,把自己放在与人平等的地位,注意时时想到对方的存在。
(2)彼此不分,违背契约,使朋友对你产生防范心理。
朋友之间最不注意的是对朋友物品处理不慎,常以为“朋友间何分彼此”,对朋友之物,不经许可便擅自拿用,不加爱惜,有时迟还或不还,一次两次碍于情面,朋友不好意思指责,久而久之会使朋友认为你过于放肆,产生防范心理。实际上,朋友之间除了友情,还有一种微妙的契约关系。以实物而言,你和朋友之物都可随时借用,这是超出一般人关系之处,然而你与朋友对彼此之物首先应该有一个观念:“这是朋友之物,更当加倍珍惜。”亲兄弟,明算账。一定要注重礼尚往来的规矩,要把珍重朋友之物看作如珍重友情一样重要。
(3)过于散漫,不拘小节,使朋友对你产生反感。
朋友之间,谈吐行为理应直率、大方、亲切、不矫揉造作,才能显出自然本色。但过于散漫,不重自制,不拘小节,则使人感到你粗鲁庸俗。也许你和一般人相处会以理性自约,但与朋友相聚就忘乎所以。或指手画脚,或信口雌黄、海阔天空,或在朋友言语时肆意打断,讥讽嘲弄,或顾盼东西,心不在焉,也许这是你的自然流露,但朋友会觉得你有失体面,没有风度和修养,自然对你产生一种厌恶轻蔑之感,改变了对你的原来印象。所以,在朋友面前应自然而不失自重,热烈而不失态,做到有分寸,有节制。
(4)随便反悔,不守约定,使朋友觉得你不可信赖。
你也许不那么看重朋友间的某些约定,对于朋友们的活动总是姗姗来迟,对于朋友之求当时爽快地应承,过后又中途变卦。也许你真有事情耽误了一次约好的聚会或没完成朋友相托之事,也许你事后轻描淡写解释一二,认为朋友间应当相互谅解宽容,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可是,朋友们却可能会因你失约而心急火燎,扫兴而去。虽然他们当面不会指责,但必定会认为你在玩弄朋友的友情,是在逢场作戏,是反复无常、不可信赖之辈。所以,对朋友之约或之托,一定要慎重对待,遵时守约,要一诺千金,切不可言而失信。
(5)趁人不备,强行索求,使朋友认为你太无理、霸道。
当你有事需求人时,朋友当然是第一人选,可你事先不通知,临时登门提出所求,或不顾朋友是否情愿,强行拉他与你同去参加某项活动,这都会使朋友感到左右为难。他如果已有活动安排不便改变就更难堪。对你所求,若答应则打乱自己的计划,若拒绝又在情面上过意不去。或许他表面乐意而为,但心中就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道理。所以,你对朋友有求时,必须事先告知,采取商量口吻讲话,尽量在朋友无事或情愿的前提下提出所求,同时要记住: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强求。
(6)不识时务,反应迟缓,使朋友对你感到厌嫌。
当你上朋友家拜访时,若遇上朋友正在读书学习,或正在接待客人,或正和恋人相会,或准备外出等,你也许自恃挚友,不顾时间场合,不看朋友脸色,一坐半天,夸夸其谈,喧宾夺主,不管人家早已如坐针毡,极不耐烦了。这样,朋友一定会认为你太没有教养,不识时务,不近人情,以后就想方设法躲避你,害怕你再打扰他的私生活。所以,每逢此时此景,你一定要反应迅速,稍稍寒暄几句就知趣告辞,珍惜朋友的时间和尊重朋友的私生活,如同珍重友情一样可贵。
(7)用语尖刻,乱寻开心,使朋友突然感到你可恶可恨。
有时你在大庭广众面前,为炫耀自己能言善辩,或为哗众取宠逗人一乐,或为表示与朋友之亲密,乱用尖刻词语,尽情挖苦嘲笑讽刺朋友或旁人,大出其洋相以博人大笑,获取一时之快意,竟不知会大伤和气,使朋友感到人格受辱,认为你变得如此可恨可恶,后悔误交了你。也许你还不以为然,会说朋友之间开个玩笑何必当真,殊不知你已先损伤了朋友之情。所以,朋友相处,尤其在众人面前,应和蔼相待,互敬、互慕、互尊,切勿乱开玩笑,用恶语伤人。
(8)过于小气,斤斤计较,使朋友认为你是悭吝之人。
你可能在择友交友时,认为朋友的友情胜于一切,何必顾虑经济得失,金钱不能使友情牢固。这种思想使你与朋友相处时显得过于小气,事事不出分文;或患得患失,唯恐吃亏。对朋友所馈慨然而受,自己却一毛不拔,这会使朋友感到你视金如命,是个悭吝之人。所以朋友之交,过于拮据显得悭吝小气,而适度的慷慨则显得豪爽大度,它会使友情牢固。
(9)泛泛而交,大肆渲染,使朋友感到你是轻佻之人。
你可能由于虚荣心或荣誉心所驱,也可能交友心切,认为交友愈多,本事愈大,人缘愈好,往往不加选择考察,泛认知己,患“好交症”。此时,朋友已在微微冷笑,认为你是朝三暮四的轻佻之人,不可真心相处,结果你会失去真正的朋友。所以,朋友之交,理应真诚相待,万不可认为泛交会使自己显赫。
(10)一意孤行,不听建议,使朋友感到你是无为多事之人。
是朋友就是要同舟共济,对好友的意见应认真考虑,适当采纳。如果你无视这一点,每遇一事,一意孤行,坚持己见,无视朋友之见,依旧我行我素,结果自己吃亏,朋友受累。这必定使朋友感到失望,认为你太独断专横,不把朋友放在眼里,是个无为多事之人,日后渐渐疏远你。所以你在遇事决策时,应多听并尊重朋友意见,理解朋友的好心,即使难以采纳的意见,也要说清楚,使人觉得你在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