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上帝本来以为他不会被认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上帝了。想不到的是,一个在麦田里的农民轻易地就认出他来。农夫趋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你的降临,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祁祷,到底在祈求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祁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祁祷,总不能如愿!”农夫说。
上帝回答:“我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人所愿的世界。”
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啊!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地里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
上帝说:“我没的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上帝是公平的,因为上帝给了我们幸福的同时,也赐予了我们不幸。巴尔扎克说:“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不幸,我们要学会从不幸中走出来。
被人们誉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的杰克·伦敦,就是一位苦难造就的伟大作家。
1876年,杰克·伦敦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一户破产农民家庭里。他10岁左右时,父亲就破产失业了。从这时起,他便不得不分担家里生活的忧愁。他走街串巷当报童,到车站卸货车,到滚球场帮助人竖靶子……总之,为了活下去,他什么都干,把挣来的每一分钱全部交给家里。正如他后来所说:“差不多在早年的生活中我就懂得了责任的意义。”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他是一个不幸的人。
14岁,杰克·伦敦小学毕业,进了一家罐头厂当童工。后来又到麻纱厂看机器,到发电厂烧锅炉。在工厂里,他饱尝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童工生活的苦难:每天在非人的条件下工作十八九个小时,直到深夜11点才能拖着疲劳不堪的身子回家。后来,他在回忆这段生活时,愤慨地说:“我不知道在奥克兰一匹马该工作多少钟点”他说自己成了“劳动畜牲”。这发生的一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幸的。但是,他也只有接受命运给他的不幸。
1893年,杰克·伦敦17岁时,受雇到一条小帆船上当水手,动身到日本海和白令海去捕海狗。海上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可是,这次航海却增加了他的见闻,也磨练了他的意志,成了他后来写作一系列海上故事的生活基础。不久,他因为“无业游荡”被捕入狱当苦工。又一次的不幸发生在他身上。
杰克·伦敦出狱以后,刻苦自学。但由于家里一直太贫穷,他直到18岁才上中学。紧接着,又因为生活维持不下去中途退学。1896年,他20岁时,靠自修考上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可是,只读了一个学期,便因缴纳不起学费退学。失学后,他一面在洗衣店做工,一边开始业余写作,希望用稿费来弥补家用。可是,当时稿费不仅低,而且时常拖欠。有时候,他为了马上得到稿费,甚至要跑到杂志社与出版商干上一架。
后来,杰克·伦敦又随众人到遥远的阿拉斯加去当淘金工人。他历经千辛万苦,由于缺乏营养,劳累过度患了坏血病,几乎使他下肢瘫痪。但是,北方壮丽的自然景色,淘金工人的苦难生活,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却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渴望生存》便是收获之一。
苦难的刺激与磨练,使杰克·伦敦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气质的作家。成为职业作家后,他16年如一日,每天工作19个小时,一共写了50本书,其中仅长篇小说就有19部。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充分表现人的生命的伟大,人同困难的斗争,人处于各种逆境中的反抗,给20世纪初的文坛带来一股生气勃勃的力量。
厄运与幸运是并存的,如果他没有经过那么多不幸的话,又怎么会写出名作呢?
所以,当厄运降临时,我们不应该悲伤,生气,而要笑对不幸。要知道,厄运与幸运是并存的,厄运之后就会有幸运。
恩格斯曾经说过,不幸是一所学校。那么不幸是什么呢?不幸是只指飞来横祸所造成的灾难。譬如,突然遭遇车祸,偶然得了不治之症,或是遭到了恐怖组织的绑架等。不幸是一个广义概念范畴,不幸是困难降临到头上,因为你害怕困难与成功失之交臂;不幸是绝望袭来之时,你面对绝望而惶惶不知所措,从此你真的滑入绝望;不幸是你被孤独忧虑笼罩住,而你永远没走出它留下的阴影;不幸是你患有心理障碍,处在极度痛苦之中却难于启齿。人生中,不幸的事很多很多,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遭遇不幸,但让人变得聪明、成熟一点的最快办法可能就是不幸了。关键是要学会接受不幸,从不幸中走出自我。
知道“蚌病成珠”这句成语吗?有一天,仿佛鬼使神差,一颗坚硬的小石子突然掉进了河蚌柔软的身体里,河蚌无法把石子排除,那石子的棱角把可怜的河蚌折磨得昼夜难眠。河蚌并没有一味地怨天不公,而是奋起反抗,将这颗石子紧紧咬住,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到把那个惊心动魄的痛苦变成了一颗璀璨的珍珠。
有一位医生在研究贝多芬生平的过程中发现,贝多芬的听觉从小就存在问题,20岁开始影响正常生活,28岁已聋得十分厉害了。但他从小就喜欢上了音乐,创作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也是他的听觉慢慢散失的时候,他接连写出了英雄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第五交响曲等等。
知道发明大王爱迪生吗?虽然他的成果举世公认,但也是不幸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不幸促使他走向成功。爱迪生15岁那年,曾偷偷在火车上做化学实验,不料一不留神,一瓶药水掉下来并引起了火灾。列车长为此大怒,狠狠地打了他一记耳光,结果震破了他的耳膜,使他丧失了听力。15岁是花季,可他偏偏遇到了不幸。但爱迪生并没有因此而哭天喊地,更没有失去上进的勇气,他甚至乐观地认为:耳聋也有好处,听不见别人的闲话,少生闷气;听不见别人的美言,不会骄傲。多么豁达!不听闲言,正好专心搞发明;不听美言,更能养成谦虚的美德。如此结果,岂不应了一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们的生活就是由“幸”与“不幸”混合组成,不幸可以使一些人成为强者英雄,也可以使一些人沉沦,堕落甚至毁灭。于弱者,遭遇不幸就如同面对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于强者,遭遇不幸既是遇到更大的挑战。
一个青年人非常的不幸。10岁时母亲害病去世,他不得不学会洗衣做饭,照顾自己,因为他的父亲是位长途汽车司机,很少在家。7年后,他的父亲又死于车祸,他必须学会谋生,养活自己,他再没有人可以依靠。20岁时他在一次工程事故中失去了左腿,他不得不学会应付随之而来的不便,他学会了用拐杖行走,倔强的他从不轻易请求别人的帮助。最后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办了一个养鱼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将他的劳动和希望毫不留情地一扫而光。他终于忍无可忍了,他找到了上帝,愤怒地责问上帝:“你为什么对我这样不公平?”上帝反问他:“你为什么说我对你不公平?”他把他的不幸讲给了上帝。“噢!是这样,的确有些凄惨,可为什么你还要活下去呢?”
年轻人被激怒了:“我不会死的,我经历了这么多不幸的事,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害怕。终有一天我会创造出幸福的!”
上帝笑了,他打开地狱之门,指着一个鬼魂给他看,说:“那个人生前比你幸运得多,他几乎是一路顺风走到生命的终点,只是最后一次和你一样,在同一场洪水中失去了他所有的财富。不同的是他自杀了,而你却坚强地活着……”
人生一世,风云变幻莫测,有人早早便替自己开辟一条幸福的航道,想让自己在幸福中到达天国,只可惜这样的想法很难如愿。因为,不幸是普遍存在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遭遇到无数不同的不幸。有的人感觉到不幸,有的没有感觉到;感觉到不幸的人中,有的人流露出不幸,有的人没有流露出;流露出不幸的人中,有的人面对不幸选择抗争,有的人则选择忍受;面对不幸有的人采用怨世的心态而嘟嘟囔囔,最终一事无成;有的人则选择抗争的人,以卓越的远见和坚忍的毅力从不幸中得到万幸;以宽大的心容纳不幸,把不幸当做是幸运,从而快快乐乐的度过了每一天。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就是一个善于从不幸中走出自我的人。一天,他的家里被盗,失去了许多东西,于是,不少朋友写信安慰他。而罗福斯则回答他们说:“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他偷去我部分的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生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幸福之旅,而是时时波动在幸运与不幸、沉与浮、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模式里。
当一个人遇到不幸之时,可能会自我叹,逆来顺受;可能会意志消沉,一蹶不振;也可能勇敢面对不幸,迎难而上。不管人生遭遇的是何种形式的不幸,那都是不幸的。不幸是上帝考验你的斗志而安排的考题。往往不幸的出现也许是人生一个转折点,问题在于你直面不幸时所具备的是何种心态。如果一个人在不幸来临之时,被它击中,那他会从此孤苦凄凉,与成功无缘,与财富无份,肯定是不幸的;如果他勇于挑战不幸,化不幸为力量,那么他肯定将来一定是一个成功都和胜利者。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摆脱人生不幸最好的一种方法是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不断提升自我。
不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不幸击中后轻易的成为它的俘虏,可怕的是你永远生活在既成事实的不幸阴影中。
那么,你呢?在面对不幸时,你是否能够做到勇敢地去面对,将痛苦转化成动力,从不幸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