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俗话“好马不吃回头草”不知祸害了多少“好马”,也不知令多少“好马”面对寸草不生的荒野,仰天长啸,在古道西风中断肠。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匹精良的马从草原上经过,眼前全是绿油油的青草,它一边随便地吃几口,一边不停向前走。它越走越远,草也越来越少。几天后,它已经接近沙漠的边缘了。它只要回头走,就可以重新吃到美味的青草,但它坚持向前走:“我是一匹精良的马,好马不吃回头草。”后来,在饥饿的折磨下,它倒在了无边无际的沙漠中。
最先说过“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的人,应该要为很多人的失意和悲剧负责任,这句话让人失去了回旋的空间,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不是都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吗?
每个人的观念都有所不同,但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饿死的“好马”就变成了没有任何价值的“死马”,而不再是一匹值钱的“好马”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吃回头草就会有什么大的损失,它只是代表一种做事的态度。任何事,都要有弹性,因为你一定会经常面临许多抉择。
在吃“回头草”时,或许会碰到周围人对你的种种非议,但不要顾忌那么多,吃自己的草,让别人说去吧。只要你认真诚恳地吃,填饱肚子,养肥自己就可以了。何况时间一久,人们很快就会忘记你曾经是一匹吃回头草的马,甚至当你回头草吃得有成就时,他们还会佩服你:呀,果然是一匹识时务的“好马”!
职场中,要懂得吃回头草
在如今这个现实社会中,“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不知使人丧失多少求职机会。很多人在面临该不该回头时,往往意气用事,明知“回头草”又鲜又嫩,却怎么也不肯回头去吃,自以为这样才是有“志气”。其实好马也可以吃回头草,而且吃过“回头草”后会更回味无穷。
一般会出现吃不吃回头草抉择的不外乎有两种情况:与上司有争执,意气用事而辞职,心平气和后,上司回请;“这山望着那山高”对现在的单位不满意,当到新单位后又觉得不如以前。
晓峰在一公司已工作6年了,一次因工作上的事与顶头上司吵了一架,他的上司火冒三丈地说,不想干就辞职另谋高就,晓峰一气之下还真辞职不干了,他想着:有能力还怕找不到好工作。于是他起早摸黑地奔跑于工业园区、人才市场,可是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钱财花了不少,收获却甚微。
一个星期后,晓峰的上司心平气和后认为晓峰是有用之材,就放下面子给晓峰打电话,请他回公司干,而且还可在原有的月薪上再加200元,哪知晓峰愤然拒绝,缘由就是“好马不吃回头草”!
中国人的确有“好马不吃回头草”的症结,很多人因为一些客观不客观的缘由,学足了那匹饿死都不肯回头的好马,使自己的职业道路越走越窄,最终走进一条死胡同。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无非是“人情”和“面子”在作怪。如果“好马回头”,就觉得没有“面子”,大家也会认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由此就导致许多人“死要面子活受罪”。但是中国人还有一句话叫“浪子回头金不换”,主要是为了给那些“回头”者找到一个美丽的说法。尽管如此,能够回头的人依然寥寥无几,因为它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动力。
万事有利有弊,正所谓旧情难舍,吃“回头草”令人颇费脚步,在面临是否吃“回头草”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这些“草”能不能够自己吃?当然,吃“回头草”时,会碰到周围人对自己的议论,让你“消化吸收”不良。但只要你自己愿意去吃,能填饱肚子,养肥自己就可以。何况时间一长,别人也就忘记了你是一匹吃回头草的马,当你有成就时,别人还会佩服你,果真是一匹名副其实的“好马”。
与晓峰一样,晓军也面临过是不是吃“回头草”的问题,但是与晓峰不同的是,晓军选择了“吃”。
晓军也是因工作上的失误被一向赏识他的工厂老板炒了鱿鱼,炒晓军鱿鱼的工厂老板在一周内先后请了3个人来接替他原来的位置,但是都不能胜任,想想还是晓军行,就致电要晓军回去,晓军二话没说就回去了。二度回去,工厂老板对他比炒鱿鱼前更赏识,年前还给他了发双工资以表回报。
有人这样认为,“好马”吃“回头草”反映了企业和个人对于人才价值双向选择的成熟心态。想做“好马”也不是一厢情愿的,“回头草”综合了公司和个人方面的因素,不过如果几个关键词都相匹配,那好马吃回头草自然是水到渠成,并非不可为,没准还能出匹“宝马”。
只要双方都愿意,公司给予更多机会和重视,吃回头草的应聘者反而会表现出对公司更大的忠诚,磨合的时间也相对较少,更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回头草很有可能成为应聘者职场晋升的敲门砖,“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的古训自有它的道理。
其实想想,回头有草,为什么不吃呢?从自己本身来说,如果回到原单位,就会比从前更加努力地工作,且更珍惜这失而复得的工作机会,这无疑对个人、对单位都有好处。所以,回头是首选。
而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如何对待它的离职员工,不仅是企业文化的体现,而且也是出于对效益与效率的考虑:一个熟悉企业环境、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的人会更容易进入角色。更重要的是,前雇员重返“老东家”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这对他的工作意愿和努力程度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
既然原单位欢迎你回去,说明它依然需要你,说明领导也视你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有这样好的基础,你有什么理由不回头呢?
“伯乐”对“好马”“不计前嫌”,依然向这匹骏马敞开欢迎之门。广纳贤才,有容人之度,企业的“宽宏”给人才带来的是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企业发展前景吸引“好马乐吃回头草”,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双赢”!
如果唯一使你犹豫不决的原因就是“好马不吃回头草”这样的观念在作怪,让人觉得当初毅然决然地离开,而今又夹着尾巴回来,很没有面子,其实大可不必。自古道:“良禽择木而栖”,现在人们对跳槽都很理解,就算当初的选择是自己的失误,可谁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何况这也谈不上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错。
作为职场中人,难免被其他单位或者公司所“诱惑”。“人望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追求上进的员工,岂不是有点傻?但是,当我们面对诱惑而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与原来的公司“绝情”,这也是给自己留后路。假如你真的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那么起码还可能有回头草可吃,不至于饿坏自己。
通常,原来的公司如果人事管理正常,会有一个“离职谈话”,以便从离职者这里了解一些事物。
聪明的离职者,会尽可能地表示自己对公司的留恋,而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地把话说绝,并对特别是亲自与自己谈话者表示出由衷的敬佩……当然,要发自内心而不要曲意逢迎。就算肚子里装着一些委屈,也不要抱着那种“终于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总算可以出一口恶气”的心理,于是,“一吐为快”、“越快越口不择言”,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
另外,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你是否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因为作为人才,一定要懂得善始善终,缺少职业道德是万万不能的。好马的特点,不外乎忠勇一生,直到最后。职场中人,如果不能善始善终,肯定不被认为是一匹好马。换句话说,讲究职业道德的人,一定是个人才,就算其技术能力差点,“伯乐”也愿意将他培养成为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才。
当然,回头草能不能吃,该不该吃,也是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的。如吃回头草时,必须审时度势。
现在的公司,其管理者心里感受,恰与职求职者相反:求职者是“找到一份工作不难,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很难”,而求贤者则感叹“找一个人容易,找一个人才很难”。
因此,真正的人才离去后,用人单位总是有些顾盼和留恋的。如果得知其消息,用人单位很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发送一些“信号”。
这时,我们就要冷静分析,看看这些信号是基于哪一种考虑。如果仅仅表示了一点心意,我们就不要感情用事;如果信号强烈,到了那种求贤若渴,愿意悬赏而待,则不妨考虑一下。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原就业单位与现有就业单位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某些情况下,竞争关系之间,也会互相拆墙角,放出一些烟幕弹来动摇对方军心,这种做法虽然是不耻的,但我们作为职场中人,也不可不提防啊!万一判断失误,极可能成为企业争斗之牺牲品,不值得。
除了以上需要注意外,还要注意:有所放弃。
好马吃草,是又快又好的。但吃回头草时,则一定要有所取舍,也就是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显得出好马回头之风范。如果回首时乱嚼一通,则有失斯文,也等于给用人单位一个信号:这匹马离开我们公司的日子里,在外面遭了不少罪。进而一想,这个吃回头草的是不是徒有虚名呢?
仔细想一下,一个人一生中真正不能“回头”的事并不算多,如果说人生有时间和空间两大坐标,唯有时间才是真正不能“回头”,一去不复返的。“不吃回头草”只是一句俗语,如果愿意,任何一匹马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光顾”同一颗草,前提是那棵草还在那里等着这匹马。
人的一生好比一条长河,站在时光的船头上,根本没有回航的可能,我们必须不断向前,应付那扑面而来的惊涛骇浪。可在努力前行的间隙,为何不回望一眼呢?人生里的回望,有或清新或凝重的回忆,也有丑恶,有伤害,有血淋淋,有被撕扯般的惨烈,那是让人一想起来就甜丝丝或隐隐作痛的。但无论是其中哪一种,都值得回头一望。回望并不代表着停滞不前。相反,每一次回望都可能是一次促进的机会。在回望的瞬间,往往可以摆脱事情发生时的心境,发现一些当时未能发现的东西,从而更客观地看清真相。痛定思痛的反思,更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好方法。
但也要明白:好马也吃回头草,好草不怕回头吃!经过比较后再吃回头草,那草绝对是嚼着舒服,咽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