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
6167300000008

第8章 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

投资者的发展历程

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996~2002年的起步阶段;2003~2004年的探索阶段;2005~2007年的全面展开阶段;2008~2010年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阶段。中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结构安排相似,大多是具有雄厚资本、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大型跨国公司,尤其是跨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所占比例最大,占到70%以上;按国家和地区划分主要集中于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瑞士、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资参与已经覆盖了三个层次,即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心的跨区域的商业银行和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区域性商业银行。

一、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起步阶段

1996~2002年间,是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起步阶段。1996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拉开了中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序幕。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入股当时的上海商业银行(现称上海银行)。这一时期由于中国法规禁止外国金融机构入股中资商业银行,所以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入股上海银行均需上报国务院审批。当时外方投资者的股权份额较低,虽派驻了股权董事,但双方基本没有业务和技术合作,外资入股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确定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时间表,放开了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的限制,中资银行开始尝试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进行技术和业务合作。按照“入世”的承诺,中国逐步放开了对银行业的限制,外资可以逐步进入中国银行业。2001年11月,国际金融公司以2700万美元收购南京市商业银行15%的股份,成为该行第三大股东。2001年12月,上海银行一次性向汇丰银行等三家银行和机构转让了13%的股份。2002年,国际金融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参股西安商业银行,分别持有西安商业银行12.5%和12.4%的股权;花旗银行参股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持有5%的股权。这一时期外资主要入股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参股资金和比例相对不是很高。自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首开国内银行吸收国际资本先河以来,中资银行通过股权方式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已成为中外资银行合作、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中国政府逐步放开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外资入股中资银行已成为国外大型银行、金融集团进入中国的首选方式。

二、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探索阶段

2003~2004年间,是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政府政策的放开和支持使得战略投资者入股中国银行业的步伐加快。2003年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明确了外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相关规定。2004年,银监会管理层多次表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的变化是外资银行给中资银行带来的催化剂,银监会欢迎、鼓励合格的境外投资者与中资银行开展各种股权形式的合作,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外资银行股权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2003年,单个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资中国商业银行的上限比例由15%上升到20%,所有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也可高达25%。2003年1月,花旗集团宣布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首期取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5%的股份。紧接着,国际金融公司、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香港恒生银行等纷纷进入。2003年年底,兴业银行与香港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签订协议,香港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分别持有兴业银行15.98%、4%和5%的股权,共认购兴业银行发行的新股9.99亿元,占兴业银行增发后总股本的24.98%,投资总额为27亿元,成为当时国内商业银行外资入股比例最高、涉及金额最大的交易协议。随后,汇丰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德国D。E。G投资银行、荷兰银行等实力雄厚的跨国集团和具有专业优势的银行都在积极地入股中国商业银行。作为中国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交通银行于2004年8月6日与汇丰银行达成协议,汇丰银行入股19.9%,交通银行成为最早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内地国有银行,为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投石问路和积累经验。以后新桥投资、荷兰国际集团、澳洲联邦银行等都以第一大股东的面貌出现,占股比例提高。2004年年底,渣打银行宣布已与天津第一家民营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达成入股协议,渣打银行将通过购买渤海银行19.99%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二大股东。2004年12月,深圳发展银行新董事会诞生,其中至少有5人具有新东家新桥集团的背景。新任董事长是在中国银行业享有盛名的摩根士丹利资产服务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主席蓝德彰,这是外资首次控股中国的商业银行,而且还是控股一家上市的全国股份制银行。这一时期,从已经入股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尚在筹备中的股份制银行,几乎在所有的股份制银行中都能看得到外资的身影。外资银行的进入,推进了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程。

三、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全面展开阶段

2005~2007年间,是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全面展开阶段。该阶段境外战略投资者大举进入中国银行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中国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最活跃的阶段,把中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推向了高潮。中国银监会成立以后,在实践中大力倡导引进合格境外战略投资者,外资金融机构从早期财务投资者逐渐转变为战略投资者,从最初仅谋求在董事会发言的权力发展到与中资银行在业务和技术层面进行多项合作。中国商业银行也实现了从单纯引入国际金融资本向引“智”和引“技”转变。2005年12月31日,中国商务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制定了《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为上市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引进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资金,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这一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监管部门的立场,鼓励境外机构对国内上市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参与上市公司实际运营。因此,也增强了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国内上市公司的信心。从此,中资银行引入境外投资者的工作在全国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2005年3月,荷兰最大的银行荷兰商业银行会同国际金融公司向北京银行(原名北京商业银行)购入接近25%的股权。2005年4月,澳大利亚最大的零售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也以大约800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杭州城市商业银行19.9%的股权。

作为中国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交通银行于2005年6月23日成功在中国香港股市挂牌,为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投石问路和积累经验。

2005年6月,美洲银行首期投资25亿美元购买了汇金公司持有的9%的建行股份,然后在建行海外IPO时认购了5亿美元的股份,并且在后来的数年内享有增持至19.9%的期权。建设银行于2005年6月17日与美国银行正式签署了战略投资合作协议。2005年7月,建行又与淡马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公司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并且亚洲金融控股公司又从汇金公司手中购买了5.1%建行的股权。在建行海外IPO时又认购了10亿美元的股份。2005年10月27日,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建行首先实现了海外上市。

2005年3月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2005年8月18日两家银行最终签署协议。继苏格兰皇家银行之后,中行相继与淡马锡旗下的亚洲金融控股、瑞士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签署了引资协议。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瑞士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四家战略投资者共投资67.75亿美元,合计占中行21.85%的股份。截至2006年1月10日,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亚洲金融控股、瑞士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分别购入中国银行10%、5%、1.6%和0.24%的股份。但是,股票解禁后,瑞银集团减持中国银行34亿股H股,美国银行抛售56亿股,李嘉诚、苏格兰皇家银行也分别将20亿股、34亿股中国银行H股悉数卖出。

工商银行在2005年4月18日获得国务院的批准进行股改,计划70天完成财务重组,到2005年8月30日就与高盛、安联、运通组成的财团签署了投资备忘录。随后,中国工商银行与高盛投资集团签署了战略协议,高盛投资集团出资37.8亿美元入股工商银行,股权比例约占10%。2006年1月27日正式签署协议收购工行10%的股份。2006年4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完成总计约38亿美元的资金交割。

2005年下半年,建行、工行、中国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总额为100多亿美元,超过1996~2005年十多年间外资入股中国商业银行总额的1.5倍。中国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最大三家银行的参股比例控制在10%~25%之间,中国银行业的外资权益总计达到了近180亿美元。

随着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的结束,2006年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准入环境日趋宽松,监管部门也鼓励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参股中资银行,这些都为外资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05年10月17日华夏银行与德意志银行等三家境外投资者正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而花旗集团计划入股广发行的资金在250亿元人民币左右。到2005年,共有13家外资金融机构投资于中国商业银行。2005年10月,共有19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了16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165亿美元。2006年年底,中国共有3家国有商业银行、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0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家农村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截至2006年年末,累计已有21家中国商业银行引进29家境外投资者,投资总额达到190亿美元。2007年9月,有32家外资战略投资者参股23家中资银行。截至2007年年底,共有35家境外机构投资入股23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达210亿美元。

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减持阶段

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4家实施股改的大型商业银行先后引进9家境外机构投资者,24家中小商业银行引进3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3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进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共引进资本327.8亿美元。2009年年末,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投资参股基本覆盖了以四大国有银行为龙头、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间层次、以城市商业银行为第三梯队的整个商业银行体系。

2008~2010年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等原因,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权疯狂减持。2008年12月31日,瑞士银行率先拉开了减持风暴的序幕,该行通过配售方式向15家机构售出其持有的所有中国银行H股共34亿股,总计套现约62.6亿港元,约占中国银行总股本的1.33%。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抛售了中国建设银行56.2亿股H股,套现约194亿港元,约占中国建设银行总股本的2.4%。2009年1月8日,香港地区李嘉诚基金会有限公司抛售其持有的20亿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约40.6亿港元。2009年1月14日,苏格兰皇家银行更是恐慌性地在15分钟内全盘抛出其持有的108亿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约209亿港元,约占中国银行总股本的4.26%,并将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权推向第一个高潮。在第一轮疯狂减持结束后,境外战略投资者发现其手中的筹码几乎都抛在了低点,而且恐慌性的减持造成了二级市场的剧烈震荡,其自身也因此损失惨重。于是,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此后的减持中改变了减持的方法和策略。2009年4月28日,德国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通过私募方式分别售出其全部中国工商银行H股32.16亿股和6.38亿股,各自套现约115.79亿港元和24.63亿港元。2009年5月12日,美国银行在股市运行的阶段性高点再次减持中国建设银行135亿股H股,持股比例降至10.6%(但仍为中国建设银行的第一大战略投资者)。美国高盛集团的减持行为则更加理性地考虑了市场因素,该集团持有的部分中国工商银行非流通限售股与德国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一样,均于当年4月28日解禁。但是,高盛集团并没有选择在解禁当日减持,而是在解禁一个多月后的6月1日才减持中国工商银行30.3亿股H股。这期间中国工商银行H股股价上涨幅度达23.57%。由于时机选择恰当,高盛集团减持收益较4月28日解禁之日大幅提高。通过减持股权,高盛集团套现148.6亿港元,约占中国工商银行总股本的0.9%。减持后,高盛集团仍然持有131.81亿股中国工商银行限售H股。

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权的行为,尤其是第一轮的恐慌性抛售,对二级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中国香港股市也因此出现了较大的震荡和恐慌。据统计,从2009年1月5日至第一轮减持基本结束的1月14日共8个交易日内,香港恒生指数下跌幅度达12.18%,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下跌幅度达16.88%。相关个股的跌幅更是剧烈,例如,中国银行(HK3988)、中国建设银行(HK0939)和中国工商银行(HK1398)的跌幅分别达14.03%、18.28%和22.35%。受其影响,交通银行(HK3328)、中信银行(HK0998)和招商银行(HK3968)这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H股股价也分别下跌15.46%、8.47%和21.75%。而在2009年4月末以来的第二轮减持高潮中,利空预期更是提前释放。例如,在4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限售H股解禁之前的6个交易日内,香港恒生指数下跌5.78%,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下跌7.34%,中国工商银行(HK1398)更是下跌了10.67%。2009年4月28日,境外战略投资者美国运通及德国安联通过私募配售方式出售刚获得解禁的6.38亿股及32亿股工行H股股份。私募配售的方式使解禁对H股二级市场的冲击力降到最低,对A股二级市场基本没有影响。2010年,将有多家境外战略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限售股解禁。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减持行为已经对中国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关于2008~2010年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权减持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