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6160900000063

第63章 吐蕃高僧:恭帝的最后岁月

从天真孩童到一国之君,又从一国之君降为阶下之囚,再从阶下之囚到西藏高僧,最后,仍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赵的经历,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

德佑二年(1276年)春,赵一行被掳北上。闰三月二十四日,赵抵达大都(北京)。此时,由于忽必烈在上都,恭帝一行随后又启程前往上都,于四月底抵达。五月二日,忽必烈接见了赵等人,赵被降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瀛国公。元朝统治者此举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表面上优礼有加,事实上,全太后母子只能在高墙深院中度过时日,无法自由行动。随后,赵等人又被迁回大都。

忽必烈清楚地知道,赵虽已退位,并且年纪尚幼,但仍然具有潜在的号召作用,只有对他妥善地安置,才能招徕那些尚未归顺的南宋遗民,因此,对其十分优待,给予了优厚的物质条件。这些宋室成员,虽然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但毕竟身负亡国之恨,精神上受到的折磨,是难以用语言加以描述的。谢太后内心极度痛苦,与人“冷眼交流”,在度过7年不自由的时光后,于74岁时病逝。全皇后则带着年幼的赵出家为尼,之后,死于正智寺。与以谢太后为首的皇室高级成员相比,一些低级的妃子由于地位低下,得不到元朝的优待,境遇十分凄惨,有些人无奈之下只得以死相抗。赵等人抵达上都不久,陈氏、朱氏两名妃子和两名宫女就上吊自杀了,朱氏在衣服中留下了一首诗:“既不辱国,幸免辱身。世食宋禄,羞为北臣。妾辈之死,守于一贞。忠臣孝子,期以自新。”既表达了誓死不辱的意愿,也希望以自己的死来唤起宋室“忠臣孝子”图强自新的斗志。忽必烈得知后大怒,将四人头颅割下,悬挂在全皇后寓所,以示警告。

赵毕竟是赵宋遗民心目中“正统”的代表,对那些宋室“忠臣孝子”仍然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这是忽必烈的心头大患。至元十九年(1282年),福建有位僧人告诉忽必烈,他夜观星象,土星侵犯帝座,必将有人危害皇帝,应该加以提防。接着,中山有人自称“宋主”,聚众千余,声称要进大都劫取文天祥。京城里也有人上匿名信说有人要为“文丞相”起兵。事后查明,以上诸说纯系谣传,但忽必烈已然感到,此时刚满12岁的赵和囹圄之中的文天祥依然是对元朝统治的威胁,因此下诏,以赵不宜居大都为名,将他迁往远离内地的上都。

玉雕水月观音像加图:《二十四史》p462的S1704之后,南方的抗元运动仍然此起彼伏,有地方官上奏说:“江南归附十年,盗贼迄今未靖者,宜降旨立限招捕。”虽然南宋灭亡已12年之久,元朝在中原的统治也大体稳定,但赵的存在,仍使忽必烈感到担忧,终于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冬天,忽必烈颁布诏令,将赵迁往更加荒远的吐蕃去学习佛法,即日启程。这时,赵仅19岁。

赵到达吐蕃后,居住在萨迦大寺,被尊为“合尊”法师,意思是“天神家族的出家人”,这是对王室子弟出家僧人的尊称。为了忘掉以往的伤心事,赵终日以青灯黄卷为伴,研究佛法,学习藏文,过着孤寂清苦的僧侣生活。多年的苦读,使他精通佛学,成为了一代高僧,还一度担任过萨迦大寺的总主持。赵从事佛经翻译工作,一些比较深奥的佛学专著都出自他的手笔,如《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门论》,等等。由于在佛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为汉藏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赵被藏史学家列入翻译大师之列。

至治三年(1323年),赵已经是53岁的老人了,假如不出意外,他将在异乡安享晚年,但他在云游之际兴之所至,作了一首小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此诗表露了他怀念故国而又无法归去的悲苦思绪。元英宗听说以后,认为赵是在“讽动江南人心”,便将他赐死于河西。这样,寄人篱下数十载的宋恭帝赵,最终撒手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