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6160900000037

第37章 靖康之耻,亡国遗恨

危难降临时屈辱求和,暂得苟安后不思进取,这不能不说是宋初统治者“重文轻武、攘外必先安内”等祖宗法度政策的流弊,赵氏家族一味求和,终于造成了靖康之耻,使延续了168年的赵宋政权暂时告一段落。

金兵退去后,北宋朝廷又恢复了以往那种平静的生活,钦宗赵桓更是认为天下已经太平,丝毫没有加固边防的意思,他还把南逃的宋徽宗赵佶接回了京城。只有大臣李纲忧心忡忡,多次上书请求加强战备,以防金兵再侵。赵桓不仅不采纳李纲的意见,反而通知门下侍郎耿仲南等人扣押李纲上书,不得上报。墨竹图郑(局部)李纲的建议,也受到了一些投降派大臣的坚决阻挠。不料东路的宗望率领的金军刚退兵,西路的宗翰率领的金兵却又加紧攻打太原。赵桓派大将种师中带兵援救,半路上被金兵包围,种师中兵败牺牲。投降派大臣正嫌李纲留在京城碍事,就撺掇赵桓把李纲派到河北去指挥战争。赵桓把李纲派到河北不久,却又在投降派的攻击下把李纲撤了职,贬谪到南方去了。

金朝君臣最怕李纲,现在李纲被罢了官,他们就没有什么顾忌了。金国派出的刺探回报说宋朝廷没有什么举动,金国认为宋朝软弱可欺,于是,仅仅过了半年,就又卷土重来,再度南侵。而从八月金兵再度南犯以来,宋朝君臣一直忙于求和,对战守防御没有一个放在心上的,所以等到金兵第二次围城时,其形势比起第一次来要严重得多。

此时,由于各地勤王兵接到不得妄动的命令,并且离京城甚远,不能解燃眉之急,而赵桓身边也只有卫士和弓箭手七万人左右,形势十分危急。八月,金太宗再度举兵,遣粘罕、斡离不大举南侵。九月太原失陷;十月,真定失陷;十—月,汴京再度被包围。此时,宋朝已无主战派,当政者均为主和派。赵桓悔恨万分,痛哭道:“朕不用种师道之言,以至于此。”可惜,后悔已晚。

闰十一月二十五日,汴京城破。宋钦宗赵桓听到城破的消息,惊恐万分,掩面痛哭。而后,又马上即遣使节和济王赵栩去金营请和。使节带回话来说,金人坚请太上皇出郊议和,赵桓不由得紧张出一身汗来,他与父亲虽有矛盾,却毕竟碍于伦常,不得不以孝事之,倘临此危难之际让父亲身陷敌营,他觉着自己于心有愧。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赵桓决定还是带着降表亲自去向金人恳求。

在青城,宋钦宗赵桓奴颜婢膝,低声下气地对金人俯首称臣,乞求宽恕。签字已毕,赵桓又摆下香案,望金国方向拜了几拜,算是尽了臣礼,金人这才同意放他回城。

金人的命令是绝对不敢违犯的,回城后,赵桓下令搜集金银、骡马、美女送与金使。计有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牲畜七千余匹、少女一千五百人,甚至连赵桓自己的嫔妃也拿来充数。

尽管以赵桓为首的北宋政府如此不顾廉耻地奉承金人,金人仍嫌索要的金银数量不足而大不满意,声称要纵兵入城洗劫,要求宋钦宗再去金营议事。赵桓终究不敢违抗金人的命令,只好命孙傅辅助皇太子监国,自己硬着头皮再去青城。

不料,此次前往金营的赵桓却被金人当作人质扣留了下来。赵桓被迫下令城中官吏加紧搜刮金银,即使妇女的钗钏之物也在搜刮之列,直弄得汴京城里翻江倒海,民不聊生。金人还逼赵佶的皇后及赵桓的皇太子前来。

这次“议和”让赵桓在金营内受尽了苦头和屈辱。他整天被囚在一间小屋里,忍受着砭骨寒风,缺吃少喝,晚上蜷缩在一铺土坑上,连被褥都没有,真是生不如死。不久,他的父亲太上皇赵佶也被押来了。

四月一日,金兵在大肆掳掠之后开始撤退。金兵退走时,带走了大量金银财宝、仪仗法物、图书典籍、古董文物、百工技艺、倡优杂技人等,北宋王朝“二百年府库蓄积”为之一空。赵桓及赵佶、皇后、妃嫔宗室、大臣等两三千人也成为俘虏,随金兵北归。他们一路上受尽了金兵的屈辱折磨。而延续了168年的北宋王朝也至此宣告灭亡。经历过靖康之变的宋人,都不会忘记这场民族的灾难、祸乱和耻辱。于是,就有了刻骨铭心的雪耻情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在南宋凝聚成了挥之不去的“恢复”意识。

同年五月一日,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遥尊宋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

赵桓到金国后,头戴斗笠,骑着马,由人监管。每过一城池,他就掩面而泣,然而,泪水再多也洗不掉这亡国之君、阶下之囚的耻辱。金人封赵桓为“重昏侯”,意思是他与被金人封为“昏德公”的父亲赵佶加一起是一昏再昏。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关系有所缓和,韦贤妃由五国城归宋。韦贤妃离开时,钦宗赵桓挽住她的车轮,缂丝画金地玉兰加图:《二十四史》p453的Sa12请她转告高宗,若能归宋,自己当一太乙宫主足矣。高宗赵构担心其兄回来后威胁自己的地位,表面上高喊迎接徽、钦二帝,内心却巴不得他们客死异地,因而他终生都在与金人议和,根本无心恢复中原。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命令赵桓任骑兵小队长,使之在校场中狂驰不已,最后坠落地上,死于乱蹄之下。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金太宗将赵桓葬于巩、洛之原。后又迁到今河南省巩县北宋帝陵区。

赵构(1107—1187),宋徽宗第九子,钦宗赵桓之弟,母为显仁皇后韦氏。靖康二年,北宋灭亡一个月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赵构史称宋高宗,公元1127—1162年在位。赵构在位36年,被迫让位后病死,在位期间,他偷安忍耻,屈辱求和,残酷剥削人民,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